2015年5月6日 星期三

傳道書 第七章 看到永遠



想要回天家,必須學會用永遠的眼光來看事物,一般人只看到今生幾十年的時間,看不到永遠的將來,只考慮目前怎樣,很少考慮將來會怎樣。如果短暫的痛苦,能為你換來永遠的幸福,所受的那點苦是值得的;如果短暫的幸福,最終是永遠的痛苦,那種幸福不算幸福。常看到許多戀人,剛開始甜甜蜜蜜,過沒多久,就吵吵鬧鬧,最後弄得彼此深仇大恨,不如當初不曾相識還比較好。
        生命中有許多東西是需要學習的,如果你從小就很順利,沒痛苦過,沒被人藐視過,沒被人欺負過,你不懂得那種滋味,很容易就傷到別人,雖然不是故意的。很容易就得到的幸福,人不懂得珍惜,以為理所當然;曾經痛苦過,才懂得珍惜生命中美好的事物,不至於任意糟蹋,才能永遠享有,懂得感謝神。

一、看破生死:看破生死:人都很忌諱死,認為很不吉祥,各種跟死有關的東西,都儘量避開,嚴重的鴕鳥心態,不願相信世上有死這件事,認為自己可以永遠活著。「死是眾人的結局,活人也必將這事放在心上。」(2)不管人怎樣逃避,死遲早都需面對。
「名譽強如美好的膏油,人死的日子勝過人生的日子」(1)膏油很香人人都愛,那為什麼說名譽比他還好呢,膏油香是香但很快就散掉,不像名譽可持續很久,同樣的人在世間的日子很短暫,死後的日子卻很漫長,兩者不成比例,我們要看得久一點,不要只在乎短暫的現在。
從另一個角度看,人間是苦海,充滿憂愁痛苦,對一個時常行善的人來說,死讓他脫離苦海進天堂,是一件很快樂的事。當然如果他常常作惡,那死對他來說,是件很不妙的事,一般人常常在作惡,難怪會很怕死,他潛意識裡,不敢去面對將來的審判。
        「往遭喪的家去,強如往宴樂的家去」(2)前者提醒你儘早做好準備,後者讓你卸下防範的心,當事情臨到時,你會措手不及,所以前者對你比較有利。事實上生死是一體兩面,當你活在世間時,你就無法進入屬靈的世界;當你死時,表面上你的肉體是死了,但你的靈魂並沒死,而是脫離肉體的束縛,進入屬靈的世界。所以死,對已經成為聖潔的人來說,根本沒什麼好怕。

二、戒慎恐懼:我們遲早要到神面前交帳,所以活在世上,要謹慎戰兢,做好得救的工夫。(腓二12)「憂愁強如喜笑;因為面帶愁容,終必使心喜樂。」(3)如果常為能否得救而煩惱,那不容易出差錯,最後常能交出好成績;如果半點也不擔心,那你的前途恐怕不太樂觀。今天大部分的信徒,都自認為必能得救,實際上問題大得很。
        「智慧人的心在遭喪之家;愚昧人的心在快樂之家。」(4)聰明人明白神的公義,自己提高警覺,時刻警醒;愚昧人神經大條,吃喝玩樂,以為神很慈愛、天國很好混。

三、虛心受教:「聽智慧人的責備,強如聽愚昧人的歌唱。」(5)人都喜歡聽好話,聽別人說你多麼熱心、多麼屬靈,就把別人當成知己;聽別人說你有哪些缺點,立刻翻臉,惡言相向。自己的缺點自己看不見,別人卻很容易就可看見,當然別人說的不一定對,但值得參考,不清楚的地方可向神求問。常存謙卑的心,聽得下難聽的話,這些能幫你擦亮屬靈的眼睛。
別人說你好,那未必是他的真心話,人很複雜,有些人是別有用心。大部分的人沒屬靈智慧,是非不清,人云亦云,這樣的人說你好,沒什麼好高興的,因為很快的他就要咒罵你了。

四、不可糊塗:犯罪會使人屬靈的眼睛昏花,常犯的罪就是淫亂與貪財,「愚昧人的笑聲,好像鍋下燒荊棘的爆聲」(7),現代人非常淫亂,一些綜藝節目主持人,為了提高收視率,專講一些淫詞妄語,讓聽眾發笑,有些話實在不堪入耳, 那些笑聲像爆竹聲很低級,這些東西要遠遠離開,免得被污染。
        「勒索使智慧人變為愚妄;賄賂能敗壞人的慧心。」(8)貪財是另一個常犯的錯,有的是主動去勒索,有的是被動、是別人來誘惑你,不管怎樣這些都是不該做的,很不幸的、無數的人都敗在這裡,如果想進天堂,這道考題必然臨到,也非過不可,遇到時不可打瞌睡。

五、最後結局:「事情的終局強如事情的起頭;存心忍耐的,勝過居心驕傲的。」(8)人生大部分的事都是有起有伏,有時順利、有時不順,就像一場球賽時贏時輸,未到最後關頭,一切都還有變數。許多人強調人生要贏在起跑點,從小就花許多錢,讓孩子受最好的栽培,以為這樣就可放心,其實差多了。
        人生是塲馬拉松長跑,不是百公尺短跑,生命是漫長的學習,不是一時片刻的努力,今天拼命衝,等一下就後繼無力,要節制你的力氣,等待最後的衝刺。
一時輸贏免不了,今天別人尊重你,明天藐視你,變來變去,沒什麼好高興,也沒什麼好難過,人就是很善變,重要的是你最後是輸還是贏,最後決定一切,我們要注重人生的結局,一時的輸贏不算。
        「存心忍耐的,勝過居心驕傲的。」許多人一開始是贏,由於沒人提醒他,很自然的就自認為高人一等、藐視別人,結果是「神阻擋驕傲的人,賜恩給謙卑的人。」(雅四6),失敗是難逃的結局。有些人一開始是輸,但他堅持做人應守的規距,忍耐一時的羞辱,不灰心繼續走下去,結果蒙神祝福,得到最後的勝利。
        「起初速得的產業,終久卻不為福。」(箴二十21)不只是產業,才華、權勢各種美好的東西都一樣,別人把你捧得高高的,對你惟惟是諾,你能保持謙卑嗎?能體諒別人的痛苦嗎?每次考試都第一名,能不驕傲嗎?也許一時能謙虛,可是過不久,就越來越自以為是了,許多世上的成功者都是這樣,在短暫的成功後,是永遠的失敗。
        如果神真的要賜給人特別的恩典,祂一定會讓他經過許多熬煉,讓他學會謙卑、忍耐、體諒人,這樣他才能永遠保有,否則很容易就失去了。試想掃羅跟大衛,應該能明白,前者沒受過訓練,很快就走偏了;後者即使受過特別訓練,也差點摔得爬不起來。這是天路難走的原因,看你要一時的痛苦,永遠的幸福;還是一時的順利,永遠的失敗。
這句經節很短,卻是許多人一生的寫照,有些人花了一輩子的工夫才認識它,但認識時已太晚了。如果早點知道,學好謙卑,他的一生可完全改觀,可惜許多人對神的話都不聽,聖經有看沒有懂。「智慧護庇人,好像銀錢護庇人一樣。惟獨智慧能保全智慧人的生命。」(12
        「你不要心裡急躁惱怒,因為惱怒存在愚昧人的懷中。」(9)有些人一時不順,就暴跳如雷,埋怨神不公平,不再相信神,不再遵行真理,最後吃虧的是自己。聰明人忍耐一時的不順,堅持原則,繼續往前走,最後看見神美好的安排。

六、面對現實:「不要說:先前的日子強過如今的日子,是什麼緣故呢﹖你這樣問,不是出於智慧。」(10)世事變幻無常、時順時逆,遇到逆境,人常回想過去美好的時光,比較現今的痛苦,對人對神有許多不滿,卻很少自我反省。苦難臨到,正是催逼人改進缺失,努力奮鬥的時候,沒這些壓力,人容易委靡不振。內在的靈性與外在的壓力有正比的關係,壓力越大、長進越快;壓力越小、長進越慢;沒有壓力、靈性會倒退;先決條件是你要懂得倚靠神,否則很快就被壓垮。

七、一無所能:「你要察看神的作為;因神使為曲的,誰能變為直呢﹖」(13)人常認為自己很行,有辦法完成許多的事;事實並非如此,如果神不允許人根本動彈不得。這一兩百年來科學進步,生活改進,人定勝天的呼聲震耳欲聾,其實在整個宇宙中,人是微不足道,一點點氣候的變化,人立刻應聲倒地。不要高估自己,人是非常軟弱的,如果沒其他的人,沒其他的物種,沒神的看顧,人根本無法生存。
        年輕人身體健康,常炫耀自己多行多能幹,其實那些都是神賜的;當你上了年紀,身體慢慢走下坡,各方面都出狀況,那時就知道人是非常軟弱,在肉體或心靈上都是一樣,年輕時都說我很行,上了年紀才知道,自己很不行。

八、一無所見:「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;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;因為神使這兩樣並列,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後有什麼事。有義人行義,反致滅亡;有惡人行惡,倒享長壽。這都是我在虛度之日中所見過的。」(14,15)人都希望知道未來,希望看清楚神的作為,但神並不想讓人知道,如果讓人看清楚了,那這場考試不就變成考假的了,不夠刺激,考生會嫌不過癮。為了應付刁鑽的考生,所以這塲考試,把人考得過癮得要死。

九、一無所誇:「不要行義過分,也不要過於自逞智慧,何必自取敗亡呢﹖」(16),人需要遵行真理,也要有屬靈的智慧,但不要過了頭,到處表現自己對真理多麼了解,追求自己的榮耀。比方說不干你的事,卻到處去打抱不平,愛管閒事,愛出風頭,一付真理鬥士的樣子,自己要量力而為,不在其位,不謀其政,不自量力的結果是自討苦吃。當然如果是神要你做,或大是大非不能退讓的情況下,該挺身而出,還是得挺身而出。
「不要行惡過分,也不要為人愚昧,何必不到期而死呢﹖」作惡的人喜歡表現自己的威風,要人人都怕他,手段常很歹毒。然而就像耶穌說的「凡動刀的,必死在刀下。」(太二十六52),種的是什麼,收的就是什麼,他們常死於非命、下場悽涼。
不管好人或壞人,只要是人幾乎都免不了喜歡自誇,誇說自己多麼出色,世人以世間的榮華富貴、才華美貌誇口,屬靈的人以做了多傑出的聖工,多高超的靈修,什麼地方別人做不到,只有自己作得到來誇口。事實上人是很軟弱的,我們能完成什麼,都是神的賞賜與帶領,我們所有的只是缺欠,因此我們沒什麼可誇,若要誇口,只有誇自己的軟弱與主耶穌的完全。
「這樣,你們做完了一切所吩咐的,只當說:我們是無用的僕人,所做的本是我們應分做的。」(路十七10)「為我自己,除了我的軟弱以外,我並不誇口。」(林後十二5)「除了基督藉我做的那些事,我什麼都不敢提」(羅十五18)工作做完,就閉上嘴巴,默默離去。

十、不偏左右:「你持守這個為美,那個也不要鬆手;因為敬畏神的人,必從這兩樣出來。」(18)事情適可而止,不要過分偏激,我們要保守聖潔,不同流合污,但也不要自命清高,讓人覺得難以相處;自己內心有一定的尺度,但外面表現得平平凡凡。體諒別人的軟弱,對人不苛求,當別人需要幫忙時,適度的幫忙,與人和睦相處,有一天才能救人脫離黑暗。
        在生活上、在各方面不論飲食、工作、休息都中庸有節制,在順其自然、不勉強、不強求的狀況下,走完我們一生的路程。

十一、一無所有:「時常行善而不犯罪的義人,世上實在沒有。」(20)雖然歷史上有許多可歌可泣、令人景仰的事蹟,但我們所看到的,只是他們生命中最燦爛的一部分,有許多隱藏的東西,我們沒看到,人只是人,人性裡有許多軟弱,不要高估自己與別人,我們都需要耶穌的救贖。
        人是受造物,神若不賞賜,人什麼也沒有,神賜給人某些才華品德,是要人用來服事他人,而不是用來炫耀賣弄,要把神給的恩賜做正確的使用。雖然人在世間,一時似乎擁有許多,但當我們離開時,什麼也不能帶走。

十二、一無所求:「人所說的一切話,你不要放在心上,恐怕聽見你的僕人咒詛你。因為你心裡知道,自己也曾屢次咒詛別人。」(21,22)人常覺得自己對別人不錯,別人應該會很感謝,實際上真的會感謝的並不多,覺得你欠他很多的,倒是不少。對別人不能期望太多,可以給別人,但不能要求別人給你什麼,希望太多會很失望,我們是白白的付出,只從神那裡得賞賜。
        我們對人固然一無所求,當靈性長進時對神也要一無所求,我不是說你不用禱告、不用祈求,你要求,但你求的是神的國、神的義,為眾人而求;而不是為自己求,求恩賜、求特別的獎賞。當你為神、為眾人而活,你今生所需要的,雖然沒求,神也會為你準備(太六7,8);反過來說,如果你只考慮自己、不考慮別人,那麼雖然你一直求,也依然得不到(雅四3)。如果你一生是為真理而活,雖然你不為自己求什麼,在天堂神仍然將最好的獎品為你準備,等你來領取。

十三、一無所知:「我曾用智慧試驗這一切事;我說,要得智慧,智慧卻離我遠。萬事之理,離我甚遠,而且最深,誰能測透呢﹖」(23,24)雖然人努力的追求學問、追求智慧,想明白神的作為,但人所知道的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,那麼少、那麼有限。在這浩瀚的宇宙中,我們所不知道的實在太多了,舉最簡單的例子,吃東西、呼吸、打哈欠,一些很簡單的動作,它卻牽涉到無數的肌肉纖維及腦細胞的協調合作,它的複雜程度,遠超出人的想像。在神面前人是一無所知,這樣說並不過分。

十四、一無所戀:「我得知有等婦人比死還苦:他的心是網羅,手是鎖鍊。凡蒙神喜悅的人必能躲避他;有罪的人卻被他纏住了。」(26)所羅門有權有勢又有一千零一個太太,每個人為了得到他的注意,很自然的會用各種方法、手段去達成目標。越是權力的巔峰,人的競爭越激烈,許多不該做、不該發生的事都會發生,甚至變得沒有人性,這就是為什麼神不讓人有無形偶像的原因。
        人生在世需要許多生活的必需品,缺了這些我們活起來會很苦,我們需要的神都知道,只要我們遵行真理、認真工作,祂都會賜給我們,我們不需跟人搶,也不要過度迷戀,不要因此做出不可原諒的事。
        「看哪,一千男子中,我找到一個正直人,但眾女子中,沒有找到一個。」(27)現今女性權利抬頭,所羅門很幸運沒活在現代,否則眾姐妹一定給他一點教訓,讓他沒齒難忘,她們會說把這句話的男子、女子掉換位置,這樣就對了。

十五、必須重生:「我所找到的只有一件,就是神造人原是正直,但他們尋出許多巧計。」觀察小孩子的行為,會發現他們很天真可愛,隨著年齡增長那股純潔逐漸喪失,反而越來越世故、越虛偽,所以所羅門的推論並沒錯。實際上自從亞當夏娃犯罪後,罪就進入人裡面,代代相傳越積越重。人有許多罪性,雖然想改但心有餘力不足,需倚靠主耶穌的救贖,受洗且經歷試煉,將老的自我除掉,讓耶穌那裡來的新生命,在我們裡面成長,這樣才能去舊換新,成為一個聖潔的人。

十六、結論:要進天堂必須有眼光看到永遠的未來,不要只看短暫的今生,須看破生死,因為那只是一時的幻象;須謹慎戰兢,因為許多東西能把人迷得昏頭轉向。要保持屬靈眼睛明亮,就需虛心一點,能接受別人的批評,自以為是是件危險的事;另外在錢財與美色上要小心,大部分的人都敗在這裡,染上這些你的屬靈眼睛會看不見。要注意最後的成敗,別人一時的藐視與侮辱在所難免,不要太在意;要勇敢去面對問題、克服困難,而不是怨天尤人。
不只看到永遠,而且對人、對自己、對各種事物,都要看見他的真相。要認識自己的軟弱、無知、無能,懂得倚靠神,與主同死同復活;做事要中庸有節制,不偏左右;不要自誇,要專心愛神、愛真理,對其它事物不要過度留戀;白白的付出,不要期望別人對你有什麼回報。
        要知道宇宙萬物是一體的,任何一個物種出了問題,其他的物種都受牽連,生命的意義不在追求肉體短暫的享樂,也不是追求自己多偉大,而是幫助宇宙萬物,都能活在幸福快樂中,讓萬物在愛裡合而為一,在愛裡得到滿足,在愛裡永續生存,因為神就是愛,祂創造萬物,也照顧他們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