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多人看聖經忍不住會想,聖經這麼大本,很難整理出他的重點,如果誰能將他的重點整理出來,那該多好。登山寶訓正是真理的精華,靈性的長進就像爬一座高山,這段教訓是耶穌在山上的教導,所以叫登山寶訓;從另一方面來說,也是教我們如何爬這座屬靈高山,而不至於摔到山谷。登山寶訓簡明扼要看似簡單,其實隱藏許多人所不知的道理,它是真理的精隨。
一般人看聖經注重細節,對它整體的結構反而疏忽了,其實很多重要的道理隱藏在整體結構中,就像舊約以色列人出埃及,隱藏重要的教訓,象徵新約信徒走天路的遭遇。你要認識台北市光是街道一直繞,繞了老半天,對他的輪廓還是模糊不清,須到半空由上往下看,才有整體的概念。某些抽象畫近看,看不出所以然,遠看才知道它畫什麼,聖經近看、遠觀各有不同的發現。
登山寶訓大致上分為四個段落,第一段題到如何判斷一個人靈命的有無,這是太五1-20;第二段題到靈性要進步,首先需除掉的幾項罪過,這是太五21-46;第三段告訴我們怎麼做,靈性才會長進,這是第六章;第四段告訴我們,雖然靈性已不錯,但活在世上,有些事要能正確判斷,這是第七章。
許多人自認為靈性很好,或看某些人身居高位,或某人很熱心,就誤以為他們靈性很好,結果到頭來發現錯得離譜。第一段告訴我們如何判斷一個人,它可從幾個不同角度,由當事人、由他人、由神的角度看,角度不同所見不一樣,但都可評估一個人的靈性。
屬靈的生命(太五1-20)
一、由個人的角度看:
靈性的長進就像爬樓梯,一階一階無法跳越,靈修比作聖工重要,要蓋高大的房子,須打下紮實的基礎,否則房子蓋越大,越容易垮。光做聖工卻忽略靈修很危險,聖工作越多越驕傲,會害死自己,當然兩者都需要,光靈修不作工也不好。
「虛心的人有福了!因為天國是他們的。」(太五3)
能進天國的,都是虛心的人,驕傲的人天國無份,虛心能分三方面,對神、對人、對事。對神方面。虛心的人懂得敬畏神,遵守誡命,知道自己在宇宙間,只是渺小
的一份子,需要神的保守與看顧,知道順天則興,逆天則亡。驕傲的人自我中心,認為自己很重要,很了不起,不需要神的照顧,甚至藐視、否認神的存在,認為人
定勝天,科學萬能,不把真理放在眼裡。
在對人方面,虛心的人能尊重別人,不自高自大,對人有禮貌,不愛出風頭。驕傲的人自負自是,到處炫耀,一負很了不起的樣子,要人對他奉承拍馬屁,喜歡高高在上,作威作福,你不巴結他,他就想辦法刁難你。
虛心的人能尊重別人的權利與意願,不過度干涉別人,不強迫別人,能為人設想,體諒別人,容易與人相處。驕傲的人只顧自己,完全不考慮別人,處處要人照他的意思,不照他的意思,就亂吵亂鬧,甚至用武力解決,任性霸道,很難相處。
在
做事方面,虛心的人不自以為是,不固執己見,能容納不同的意見與批評,對不明白的事,不立刻下判斷,能客觀的蒐集資料,再做結論,因此他能不斷的長進。驕
傲的人自以為是,固執己見,不接受別人的建議,看不見自己的缺點,當被人指出無法否認時,也會找出一大堆理由,推得乾乾淨淨,不知反省,沒有長進的空間。
大
部分的人都有驕傲的毛病,雖然外表很客氣,其實內心很自負。如果神想救一個人,第一步就是先讓他學會謙卑,要人謙卑實在很難,往往只有在經歷許多挫折、失
敗後才逐漸學會,甚至還不一定學得來。因此當你經歷挫折、失敗時不要太傷心,先反省一下,是否有什麼地方需要改進,這往往是登天的第一步。
「哀慟的人有福了!因為他們必得安慰。」(太五4)人會哀慟常因受到嚴重打擊、走投無路,或失去摯愛的人,在他們的感覺,就像世界末日來臨,生命不值得再活下去。
所以會這麼傷痛,主要因為人眼光有限,以為生命只是這短暫的片刻。其實不是這樣,肉體固然短暫,靈魂卻是永遠,許多東西一時失去,以後還可得回,你失去的親人,將來還看得到,所以不用擔心。只是一般人信不來,他們對屬靈的世界完全沒認識,很自然的以為一切都完了。
有時是問題太大,以他的力量根本無法處理,因此他非常傷痛。「在人是不能,在神凡事都能。」(太19:26,可10:27)神有無限的能力,能幫我們處理一切的問題,你所得到的,會比你所失去的更加美好,所以不用擔心。
一般人很少想到神,眼睛只往下看,很少往上看,只有當他們面對重大問題時,那時他們才會想,自己到底在做什麼,該追求什麼。如果他們懂得尋找神,他們的問題能徹底得到解決。
另外,人如果在神面前謙卑自省,會發現自己有無數缺欠,在公義的審判下岌岌可危,當他為自己無可彌補的過錯惶恐時,神應許他,只要他真的有誠意悔改,神還是會給他機會。(歷下六24-30, 七12-14)
目前世界很淫亂,有些人從小就受洗,卻沒受到適當的教導,受不了色情的誘惑,犯了第七誡,在我們教會傳統的觀念,認為這是無解了(來十26,27),
許多人因此而自暴自棄。其實他如果真的有心悔改,神還是會給他機會,但他須為自己的糊塗,付出某種代價,就像大衛一樣。不要誤會以為我說可以隨意犯罪,我
是說不可以,但如果不小心犯了,那就不該一錯再錯,而是要早點回頭。作聖工的人在這方面應有所認識,不要隨便斷了別人的生路。
「溫柔的人有福了!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。」(太五5)溫柔有兩方面,對神與對人,不管是對神或對人,只要你能溫柔,將來都能蒙福。
對神的溫柔指的是聽話順服、遵守誡命,許多人雖然信耶穌,但聖經看都不看,道理也不遵守,只是以基督徒的名義,到處滋事生非,讓人誤以為,信耶穌的人都是這副德性,羞辱主名。目前許多基督徒,都是掛名信徒,叛逆不聽神的話,如果不悔改的話,結局很不樂觀。
對人的溫柔指的是性情溫和、不與人爭,事實上,這樣的人在世上很吃虧,幾乎難以生存。現今的人大都勢利現實,表面上笑嘻嘻,遇到利害關係,搶起東西來不顧人情道義,不像人倒像凶猛的動物。一隻綿羊跟一群狼在一起,那是何等的痛苦。
承
受地土就是承受產業,世上的東西是用搶的,搶得越兇,得的越多,但那只是短暫片刻。真正永遠的產業在天上,那是神給的,神看你是否遵守誡命,是否有度量能
忍讓人,而決定給你多少,神做一切的事,都有公平的原則。至於那些搶得很兇、很狠的,他們的結局是跟他的同類,在地獄永無止境的廝殺。
「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!因為他們必得飽足」(太五6)人生有許多的目標:考上好學校,有好成績,好對象,美滿的家庭,漂亮的房子,成功的事業,令人羨慕的身分與地位…。從小我們拼命努力,為了達成目標,往往得付出相當的代價,真的能得到所期望的,一百人中不到三、五個,樣樣都得到的,幾乎沒有。
一
件東西當我們還沒得到時,總以為得到後會很快樂,真的得到後,在短暫的快樂後,卻發現沒當初所期望的那麼好,似乎還缺少什麼。我們不斷的尋找,不斷的努
力,雖然已經功成名就了,旁人以為我們會很快樂,可是我們卻發現,離目標越來越遠,越來越不快樂,世上功成名就的,似乎沒幾個是快樂的。
真正的原因是,人是神所造,當神創造人時,將追求神、追求永生的慾望,放在人裡面,讓人來尋找神,以便得到永遠的福氣。人間是有許多美物,很吸引人,但除非他找到神,找到永生,否則永遠覺得似乎還缺什麼。阿貓、阿狗,吃飽睡,睡飽吃,不會去煩惱這些,因為神沒賦予牠這種慾望。人就不一樣,閑著沒事做,就一直想。
當人認真學習真理,真理會幫他找到神,讓他知道,神為人預備了永遠的生命與福氣,就等他來享受,因此他內在的飢渴就得到滿足,雖然外在物質上有某些缺乏,但那只是短暫片刻。
當耶穌說「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;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。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,直湧到永生。」(約四13,14)祂的意思是,人有許多慾望,雖然你拼命努力,不斷的滿足它,但它永遠無法得到滿足。如果你渴慕真理,學好真理,聖靈會住在你裡面,充滿你的內心,你就不再有這些飢渴。
「憐恤人的人有福了!因為他們必蒙憐恤。」(太五7)人種的是甚麼,收的就是什麼(林前九6),怎樣待人,神就怎樣待你,有一天都要回收。(詩四十一1,太七12)聰明人要把握機會多多行善,否則哪一天需要別人幫忙時,會後悔以前為什麼那樣待人。憐憫需要實際付出,不是光說不做,一般人喜歡做人情、裝慷慨,不花力氣的甜言蜜語說一堆,真的要付出,立刻拔腿就跑。
行善不一定要多富有才能行善,對別人應有的禮貌、關懷,有時是舉手之勞,無形中就將神的愛散佈出去,不知不覺中影響到許多人。行善從小地方開始,養成習慣,慢慢越做越多,愛心越來越大。
舊約神吩咐以色列人「在你們的地收割莊稼,不可割盡田角,也不可拾取所遺落的。不可摘盡葡萄園的果子,也不可拾取葡萄園所掉的果子;要留給窮人和寄居的。」(利十九9, 10)「你在田間收割莊稼,若忘下一捆,不可回去再取,要留給寄居的與孤兒寡婦。」(申二十四19)「每逢三年的末一年,你要將本年的土產十分之一都取出來,積存在你的城中。在你城裡無分無業的利未人,和你城裡寄居的,並孤兒寡婦,都可以來,吃得飽足。」(申十四28, 29)
神
要人寬厚一點,給別人留一些餘地,不要只顧自己的利益,也要給別人一些生存的空間。對照目前許多企業家,不斷的壓低價碼,幾乎不給人半點利潤,讓人不偷工
減料就無法生存。人是群體的生物,當你身邊的人都活得很好時,你也會活得不錯;當你身邊的人都倒時,遲早你也要倒。錢不能只有自己賺,也要留一點給別人
賺。
「清心的人有福了!因為他們必得見神。」(太五8)每個人都想看見神,可惜看過神的人不多,耶穌應許我們,如果我們內心夠乾淨的話,祂就要讓我們看見。看見神並非用肉眼看見一個形象,而是用心靈的眼睛認識神的本質、性情、還有神想做什麼。
有些人雖然飢渴慕義,認真追求真理,也有憐憫的心樂意助人,跟一般信徒比起來已經很不錯了,可是他們跟神還有一些隔閡,到底神在做什麼,不太清楚,似乎神還躲著他們。
主
要是大部分的人心裡還不太乾淨,有某些雜念,神是聖潔的神,住在乾淨的地方,不夠乾淨,祂就比較少光顧。人有許多雜念,如追求世間的成就,追求物質享受,
為世間的事過度操勞,花太多時間在屬世的事上,很多信徒上網的時間,是禱告時間的好幾倍,雖然他們是愛神,但在神的感覺,他們還不夠乾淨。一個人越親近神,就離世界越遠;當他越親近世界,就離神越遠,網路是世界的一部分。
清
心的人看輕世間的事務,不注重物質享受,生活簡單樸素,活著只是親近神、思想神的話語,作神要他做的工。這樣的人神不會躲著他,會讓他清楚的知道,祂在做
什麼,想做什麼,可惜這樣的信徒不多。ㄧ個人如果內心充滿真理、充滿良善,而不是一堆雜七雜八的東西,神就要讓他們看見祂。
「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!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。」(太五9) 要人和睦其實不容易,許多人表面上很熱絡,其實內心有許多隔閡。主要因為人有私心,想比別人好,看到別人比自己好,就忍不住又忌妒又羨慕。要人沒有私心談何容易,俗語說:人不自私天誅地滅,私心越重,越不容易與人和睦。要將人的私心除去,靠人是辦不到,唯有創造人的那位神才辦得到。
那麼神是怎麼辦得到的?就是讓人重生,經由重生,將人老的、不好的生命換掉,換上從耶穌那裡來新的、好的生命,也就是耶穌說的:「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,就不能進神的國。」(約三5)這不光只是表面上的受洗、得聖靈而已,他需要經歷漫長的試煉才能達成目標。沒經過這個手續,人間的許多和睦,都只是表面上的和睦,說變就變,不是真正的和睦。
因此真正能使人和睦的,是傳福音、幫人做好靈修的人,也就是做聖工的人。雖然教會中有許多人在做聖工,但大多數是表面、膚淺的工作,無法讓人靈性真正成長。
一
般人不知道,其實神的工人分為兩類,一類比較明顯,在教會中服事神,為眾人所知、所尊重。另一類比較隱蔵,為人看輕,因為他們不是什麼大人物,平凡卑微,
但在救人脫離黑暗的事上,他們扮演著重要的角色。他們主要的工作是與耶穌同背十字架,為真理的緣故受了許多苦,有些信徒不知道,還以為他們做錯什麼事,被
神懲罰了。雖然被人藐視、冤枉,神也沒告訴他們為什麼遇到這些,但他們流著眼淚繼續往前走,在天上他們所得的賞賜比前者大,因為他們的付出比前者多。
「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!因為天國是他們的。人若因我辱罵你們,逼迫你們,捏造各樣壞話毀謗你們,你們就有福了!應當歡喜快樂,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。在你們以前的先知,人也是這樣逼迫他們。」(太五10-12)
有
些人傳福音、作聖工,花了許多心血,卻受人誤解、批評、論斷,就氣得要死,下決心再也不做了。其實這種事多少會遇到,只是一般人沒心理準備,以為善有善
報,作聖工一定蒙神賜福,結果跟他想像的完全不一樣,讓他幾乎信心全失。善惡有報這是沒錯,但那是在末日審判的時,今生報應沒那麼明確,甚至剛好顛倒,多
少要有心理準備。從另一個角度看,其實這也算是為義受逼迫。
許多人努力做聖工,可是傳了老半天,別人就是不信;雖然一直見證神有能力,可是別人就是體驗不到,主要的原因是,作聖工的人需要與主同擔苦難,否則看不見神的榮耀,今天大部分的人都注重屬世的平安,拒絕與主同擔苦難,結果就看不到神的作為。並不是每個信徒所受的苦,都是與主同擔苦難,在罪性尚未洗淨前,所受的苦是為自己的罪所受的。
信徒都知道「我要回天家,十字架領導路,此外方法皆錯誤。倘若失此路,向左道而奔,必不能看見榮光門。」(讚美詩192首)「故我最愛高舉十字架,直到在主台前見主面,我一生要背負十字架,將來可換得公義冠冕」(讚美詩77首)。什麼叫做十字架?就是神加在你身上的痛苦羞辱,也就是烒煉,不是自己的苦修苦行。今天大部分的信徒是逃避十字架,而不是背十字架,逃避十字架要如何見耶穌?如何得獎賞呢?
這八個項目又叫八福,整體來說,靈性要長進有一定的步驟,首先要有謙卑的心,不自高自大,對不明白的東西,先客觀的參考一下,不要見面就拒絕
(虛心)。如果人能自我反省,在真理的照射下,會發現自己有許多過失,他如果有誠意改進,神會給他機會 (哀慟)。當他認識自己的真面目後,不再自以為是,能溫柔的接受真理的教導,不再像以前那樣,處處跟神唱反調 (溫柔)。
他如果能順服真理,神會讓他知道的確有屬靈世界,永遠的禍福與是否遵行真理有關,那時他會渴慕明白真理 (飢渴慕義)。當他明白神就是愛,神要人和睦相處,人只有活在愛中,才會得到真正的幸福,那時他會學習去憐憫別人 (憐恤人)。
當人確實這樣做,他屬靈的眼光會越來越亮,知道物質世界轉眼成空,屬靈的世界才是永恆,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,天上通通都有,而且更加美好。世間是努力耕耘的地方,今天不努力,明天就沒收穫。因此他看開世間的一切,努力奔跑天路 (清心) 。
當他靈性長進,知道活著要做有意義的事,不能空手見耶穌(太二十五14),不論為自己或別人,幫助人認識真理,遵行真理,都是人生最有意義的事,那時他會努力傳揚福音(使人和睦)。當他認真傳福音時,很自然的就會面對惡勢力的攻擊,除非他想放棄天堂,否則努力爭戰,是唯一能走的路(為義受迫)。
目前大部分的信徒靈性都很軟弱,這八層階梯走不了幾層,有愛心的不多,清心的更少,雖然有人努力在傳福音,可是基本的靈修沒做好,脾氣大、不謙卑,結果是徒勞無功,至於忍耐背十字架的,更是少之又少。
二、對他人的影響:一個人有屬靈的生命,旁邊的人一定感受得到,他會將神的恩典帶給別人,先是像鹽,其次像光,最後像一座城。
「你們是世上的鹽。鹽若失了味,怎能叫他再鹹呢﹖以後無用,不過丟在外面,被人踐踏了。」(太五13)鹽是鹹的,菜中如果不加鹽,淡而無味難以下嚥;人體中如果沒有鹽,會痙攣而死。舊約獻祭都須加鹽(利二13),鹽象徵愛,表示我們奉獻一切東西給神,都必須帶有愛,生命中如果沒有愛,那種生命就沒什麼意思。巴勒斯坦那邊的鹽,跟我們這邊的鹽不一樣,那裡是石鹽又叫鹽岩,要用時將石鹽在鍋底抹一下就行,用久了沒味道,只好丟掉。
人
有屬靈的生命,自然會照真理所吩咐的,去關心別人,他就像鹽一樣,任何人與他接近,都會感受到他的溫柔善良。基督徒如果沒有愛,就不像基督徒,最後會被神
捨棄。世人都希望別人愛他,卻不願去愛別人。愛要有智慧,不是亂愛,一個人學好真理,才懂得什麼是真正的愛,真正的愛帶人走上正路,才能讓他得到永遠的幸
福。糊塗的愛是他走錯路不知悔改,不校正他,只是一昧幫助他,最後把他害慘了。
鹽是白色有防腐的作用,基督徒做人需聖潔不沾污穢,這個世界很墮落,一直往罪惡狂奔,一個團體裡的基督徒如果多一點,那個團體就比較不易墮落,比較不會活在痛苦中。
「你們是世上的光。」(太五14)當
人靈性更長進,那時他就像光,鹽要接觸才感受得到,光是遠遠就看得見。有愛心去幫助人,這個比較容易,要成為光,需要有道德勇氣,有時需面對惡人的逼迫。
一個團體大家都在吃喝嫖賭,批評論斷,你不跟他們一起做,他們把你當成異類。大家都在收回扣、貪污舞弊,你不跟他們一起做,他們不排擠你才怪。
這是個黑暗世界,許多地方是非顛倒,處處講究人際關係;當你堅持原則,不隨便通融,許多人會覺得你不給面子,自大狂妄,他們會聯合起來攻擊你。一個是非分明,不同流合污的人,常成為孤獨的人。
對喜愛黑暗的人來說,他很刺眼;但對黑暗中找不到路,憂傷絕望的人,他是一盞燈,指引他們正確的路。犯罪作惡一時快樂,但遲早會嘗到苦果,罪有罪的代價,那是逃不掉的,等他想逃時,已來不及了,他也不知道該往那裡去。
一個公義正直的人,雖然不受歡迎,但神與他同在,覆庇著他,他以行為,而不是言語,告訴人什麼是真理。他讓人知道,唯有歸向耶穌,離棄罪惡,走上正路,才能脫離苦海。
「人點燈,不放在斗底下,是放在燈臺上,就照亮一家的人。」(太五15)有些人雖然不做惡,但為了不得罪人,許多時候都妥協讓步,該說的不說,該做的不做,就像燈放在斗底下。除了在信仰迫害,或某些特殊情況下,不然我們在能夠的範圍,應該盡量讓亮光照到黑暗中的人。有些人更嚴重,不該說的說了,不該做的做了,那就已經黯淡無光了。
「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,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,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。」(太五16)傳福音不是靠嘴巴而是靠行為,你的確有好品德,就算你不說話,別人有困難、孤獨時,也會來找你,因為知道你會幫他的忙,不會出賣他;如果你的行為很差,你會讓許多人,因此而唾棄真理。
我們能有好行為,並不是自己有的,而是因聖靈的帶領,與真理的薰陶才有的,所以要將榮耀歸給神,而不是歸給自己。一根樹枝結的果子都很酸,不得已只好將它剪下來,接到一棵果子很甜的樹幹上,結果它終於結出好果子了,這不是樹枝的功勞,而是那棵樹的功勞。
「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。」(太五13)前面兩項鹽與光,一般的基督徒多少都知道,但最後這一項,知道的人就不多了,隨著靈性的長進,慢慢的會有所了解。
當
一個人靈性更長進,那時他就像一座城建在山上,別人不一定看得到,但魔鬼跟天使卻看得很清楚。從前的時代為了防備敵人攻擊,常把城建在山上,那樣易守難
攻。他像一座城,把許多人保護在裡面。有些信徒靈性軟弱,禁不起太重的試煉,再煉下去,他們就要跌倒了。一個優秀的信徒,就像一座城,他帶領、教導他們,
某些別人禁不起的試煉,藉著代禱,他幫他們擔當了,讓他們在那場考試可以過關。
如果不是他的幫忙,許多信徒的天國路走不到終點,他就像一座城,把軟弱的信徒保護在裡面,可惜目前這種信徒很少。真正有果效的代禱,都有相當的付出,一般人不願做這種傻事,而且也未必有資格做,自己的罪性都還沒洗乾淨了,就不可能與主同擔苦難,做救人的工作。
走天國路就像爬一座山,在平地時你很難看出,自己是否入了歧途,只有到了山上,從上往下看,哪一條是正路,哪一條是叉路,哪裡有陷阱才看得清楚,才不至於把人帶錯路。
三、由神的角度看:許多人誤以為神會偏心,信耶穌就可進天國,不信就要下地獄。不,神不偏心,審判是公義的,人生就像一場考試,有無數的試題,你考幾分就幾分,無法投機取巧。審判是照人的行為,給予公平的判斷 (啟二十12,13賽五十九18),雖然信耶穌但做人卑鄙,一樣要下地獄;雖然沒信耶穌,但做人公義正直,一樣會進天堂(羅二11-16)。
許多人會想,那我不用信耶穌了。不,當你有機會要把握,過去的罪行,祂幫你擔當,你的罪性,祂幫你安排試煉,讓你潔淨。沒信耶穌,你的罪自己擔,你的罪性,戒來戒去,戒不掉。
簡單來說,天堂分為三層天,神的工人將來到第三層天,神的選民,罪性除淨後到第二層天,第一層天留給外邦有宗教信仰,懂得敬畏神,照著良心及他們宗教告訴他的原則去做的人。主耶穌的國度在第二跟第三層天,這三層天居民的品德與所得的福氣各不相同。
佛教的涅槃似乎指的是第一層天,其他宗教的信徒聽了也許很不服氣,他們只到比較不好的層次,而基督徒就到比較好的層次。雖然各個宗教都有某些信徒很虔誠、很努力,但要看努力的方法對不對,靠自己苦修苦行,效果有限,一粒鑽石要自己雕塑自己,那是很困難的事。
不
要認為只有我們才是神的選民,其他教派的基督徒,在他們知道的範圍,規矩的遵守聖經的教訓,他們也是神的選民,有些地方他們不清楚,並不是他們故意的,神
也不會怪他們。不要為一些外在的儀式辯半天,真理重要的是他內在的精神,外在的儀式是其次,如果那麼重要與得救有關,神早就講得非常清楚了。
「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和先知。我來不是要廢掉,乃是要成全。」(太五17)律法分兩部分,一部分是做人應守的規矩,另一部分是一些儀式,新約以後儀式已經不守了,做人的規矩依然遵守。事實上儀式那部分,是用抽象的手法,描繪許多屬靈的奧秘,可惜信徒靈性軟弱無法領悟。
律法的精神永不改變,表面上似乎有改,其實沒改,耶穌並沒廢掉律法,並非只要信耶穌就可不守真理。不,耶穌要讓你確實的遵守真理,以前是想作,做不到,現在是讓你確實做到,所以沒有廢掉,而是讓人遵守得更完全,讓你成為真正的義人,
而不是有名無實的義人。
「我實在告訴你們,就是到天地都廢去了,律法的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,都要成全。」(太五18)
天地萬物不斷的改變,但真理是做人的基本原則,永不改變。舊約要受割禮,新約不再受割禮,而是受洗,不管割禮或受洗,他真正的涵義,都是要將邪情惡慾除乾
淨。舊約的摩西五祭,他真正的涵義是,教人怎樣歸入主內,過聖潔的日子,將罪孽除乾淨。舊約許多飲食與潔淨的禮儀,他真正的涵義也是要我們不沾染污穢,做
一個聖潔的人。
「所以,無論何人廢掉這誡命中最小的一條,又教訓人這樣做,他在天國要稱為最小的。但無論何人遵行這誡命,又教訓人遵行,他在天國要稱為大的。」(太五19)
真理永不改變,從頭到尾都要求我們作一個聖潔的人,要知道它整體的精神,不能斷章取義,以偏概全。今天基督教的墮落,主要因為誤解因信稱義,及信而受洗必
然得救,這兩句話,以為信耶穌、受洗,已經聖潔,已經得救了,隨便做什麼都沒關係。實際上,它有內在的涵義,一般人不懂,只看表面的字句,就像保羅說的「字句是叫人死,精意是叫人活。」(林後三6)。
「我告訴你們,你們的義若不勝於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,斷不能進天國。」(太五20)文士和法利賽人,表面上都很虔誠,是其他猶太人的模範,耶穌說這句話,是提醒我們要確實有好品行,要做名符其實的義人,而不是有名無實的義人,否則的話天國絕對進不去,今天許多的基督徒,離及格的標準還很遙遠,卻在那裡高枕無憂。
四、結論:這一章告訴我們靈性長進的幾個階段,首先要謙卑,其次要懂得自我反省,再來性情要溫和,要公義正直,慈愛善良,清心寡慾,熱心傳福音,忍耐背十自架,從這幾點可以評估一個人靈性的成熟度。
一個人有好的靈性,很自然的會關懷身邊的人,將溫暖帶給冷漠的社會;其次以身作則,不同流合污,把亮光帶給迷路的人;最後藉著代禱與背十字架,將許多軟弱的信徒保護住,帶他們回天家。
一般人誤解因信稱義的含意,以為我信耶穌,我是義人,將來一定進天堂。這是斷章取義、以偏蓋全,是有名無實的聖潔,末日審判一切照公義的原則處理,趁早做好準備,不要自欺自誤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