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5月6日 星期三

傳道書 第二章 看破享樂



自古以來人最喜歡做的便是追求享樂,用盡一切辦法努力追求,而且要樂上加樂,永不滿足,哪天不能再享受了,就好像被判死刑,活著半點意思都沒了,叫人看破享樂,比判他死刑還可怕!人不是不能享樂,而是要適可而止,不要被肉體情慾牽著鼻子走,甚至為此做出傷天害理,出賣靈魂的事,要控制你的肉體而不是被肉體控制,要像保羅說的「我是攻克己身,叫身服我,恐怕我傳福音給別人,自己反被棄絕了。」(林前九27很不幸的絕大部分的人都是心為形役,讓神有點失望。

一、錯誤選擇(1-9):所羅門得天獨厚,他所得的權力、地位、財富是別人無法比的,如果他把它們拿來造福人群,他可做出許多對人有貢獻的事;可惜他把它們拿來造福自己,最後對人對己都沒好處。所羅門的錯也是一般人常犯的錯,人都是為自己打算,如何得到最多的幸福,至於別人那是他家的事與我無關。唯一的不同是他有很好的機會可行善或作惡,而我們機會有限。
        人應該有廣闊的視野,對神有認識,既然全部的人都是神所造,祂是慈愛公義的神就不可能偏心,對任何一個有心向善的人祂都疼愛,對詭詐狡猾屢勸不聽的祂都厭惡。神賜給人特殊的才華,是要他們來服事人,讓所有祂創造的人都能活在幸福中;如果當事人只是炫耀自己的偉大、造福自己,完全不管他人死活,甚至奴役壓榨人,那絕不是祂的本意,那樣祂豈不成為幫兇。
        所羅門所以能有那麼大的智慧、榮華富貴,難道他哪裡比人強嗎?只因為神要賜給他他就有了。神為什麼願意給他,只因當初神問他要什麼,他向神求智慧以便判斷是非,讓國內有公理正義,他是為眾人的緣故而求,不是為自己,所以蒙神悅納,不但他求的給他連他所沒求的也給了他,(代下一7-12)可惜他後來的表現讓神失望。
許多人向神求東西不見得能得到,往往因為出發點都是為自己,得到恩賜後炫耀自己、藐視別人、欺壓別人,結果害了別人也害了自己,所以神不能給。如果他靈性成熟,神給他越多恩賜,相對的就有越多的人因此蒙恩,而他也不至於跌倒,神是樂意給他更多恩賜,可惜這樣的人不多,一般人多得一點恩賜就飄飄欲仙了。
我們應該把神給我們的時間能力,拿來做對人有幫助的事,雖然所能做的有限,但如果我們能把恩賜正確使用,而不是誤用,慢慢的祂會賜給我們更多的恩賜,「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,在大事上也忠心;在最小的事上不義,在大事上也不義。」(路十六10)「凡有的,還要加給他,叫他有餘;沒有的,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。」(太二十五14-29

        二、外強中乾(12-16):世上許多的事是虛有其表,外面看似乎能帶給人許多快樂,真的身歷其境才發現什麼也沒有。
「凡我眼所求的,我沒有留下不給他的;我心所樂的,我沒有禁止不享受的……後來,我察看我手所經營的一切事和我勞碌所成的功。誰知都是虛空,都是捕風」(10,11)這也是一般人常犯的錯,他們過度注重肉體享樂卻忽略心靈的滿足,實際上人有肉體也有心靈,這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,肉體的享樂無法帶給人心靈的滿足,當你心情很不好時,吃再好吃的東西,也無法帶給你快樂。肉體的享樂需有心靈的滿足做基礎,才能真正得到快樂;只有肉體的享樂而沒心靈的滿足,那是淡淡沒有滋味。心靈的滿足是神所賜的,是當人遵守誡命時神所賜的。
        人跟其他動物不一樣是人有良心,知道是非善惡,其他動物沒有良心,良心是神放在人裏面來指導、監督人,免得人犯錯。良心有笑容也有怒容,當人遵行真理雖然外表受了許多苦,但良心對他微笑,他會覺得心裡很快樂;當人違背真理,良心對他發怒,他會很沮喪。當人縱慾狂歡,以為會很快樂,其實只是換來良心的斥責與心靈的憂傷。
        曾經在部落格上看到,版主是現代女性非常開放,她像所羅門一樣「凡我眼所求的,我沒有留下不給他的;我心所樂的,我沒有禁止不享受的」,她同時跟幾個男性胡亂來,以為會很快樂,她的心得是「雖然把身體弄得很累,但心裡只覺得很虛空,以後就不再做這種事了」,她跟所羅門有點類似領教了良心的怒容。現代憂鬱症的病人非常多,多少跟人違背真理、違背良心脫不了關係,他們心裡像被一塊沉重的石頭重重壓住,重到讓人不想活下去。

        三、不堪回首(17-26):要把握機會、時間稍縱即逝,年輕力壯正是充實自己、服事神的時候,浪費好時機往往後悔莫及。有一首古詩勸人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:「枯魚過河泣,何時悔復及?作書與魴鱮,相教慎出入。」(註1)它是說一條已被曬乾的魚,被運到別處去,路過從前住慣的河川,想起生前的不慎被漁夫捉住,以致變成今日的模樣,想後悔也來不及了。不禁痛哭,同時寫信叮囑以前的老朋友,教牠們要謹慎出入,不要步上自己的後塵。今天教會裡也有許多被曬乾的魚,然而他們不會為自己哭泣,只有末日審判時才會哭。
        「我所以恨惡生命;因為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事我都以為煩惱,都是虛空……我轉想我在日光之下所勞碌的一切工作,心便絕望。」(17,20)如果你尊重神、照神的吩咐去做,生命是美好、充實、有意義的;如果你不尊重神、自己亂闖,到頭來不但沒半點快樂,而且充滿苦澀,很自然的會覺得生命沒意義、生不如死,縱使能再回頭,卻已錯失許多良機,留下無法抹滅的傷痕。
「人在日光之下勞碌累心,在他一切的勞碌上得著什麼呢﹖因為他日日憂慮,他的勞苦成為愁煩,連夜間心也不安。」(22,23)大部分的人在世上都有許多經濟壓力,充滿雜七雜八的煩惱,甚至連睡覺都不得安寧。
「惟有罪人,神使他勞苦,叫他將所收聚的、所堆積的歸給神所喜悅的人。這也是虛空,也是捕風。」(26)有些人(不一定是罪人)雖然有權有勢,但忙得團團轉,根本沒靜下來享受的機會,都是別人在替他享受,看來擁有很多,實際上只是為人做牛做馬、白忙一塲。

        四、結論:生命需要有它的目標,絕大部分的人都以追求享樂,追求屬世成就為目標,一時間似乎活得有聲有色、很了不起,但最後一回頭才發現兩手空空。人需要以愛神愛人為目標,雖然一時看來很吃虧、很笨,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,但最後是豐豐富富進天堂。前者你以為他得了許多,其實是外強中乾,甚至還沒到地獄,就已經嚐到地獄的滋味了;後者你以為他受了許多苦,其實他有許多內在的平安喜樂,你看不到,嚐不到,雖然還沒到天堂,但心已經在天堂了。
        不是要你不食人間煙火,只禱告就好,其他什麼都不用做。不是這樣,我們活在世上,要作工維持生活,只要日子過得去就好,多花點時間親近神,在聖靈的帶領下,渡我們寄居的歲月。不要過分投入塵世,全部時間都耗在其中,追求虛浮的榮耀。
        在不違背真理的範圍內,偶而生活上的享受,不是罪過,但如果想進天堂,這方面要看開一點,不能期望太多。從埃及進迦南須經過曠野,一直呆在埃及永遠進不了迦南,曠野是荒涼枯燥的地方,以色列民走曠野是把身上的妝飾全摘下來(出三十三5)。這些有它屬靈上的涵義──我們要進天國需經過苦難的操練,一直過舒適日子的人,離天國還很遠。主要因為我們有許多不良的性情:驕傲貪心自私任性好色、……(加五16-24),這些需經過試煉才能除掉,不除乾淨永遠不能進天堂。
        我們常嘆息所羅門喪失了大好機會,如果他把握機會,可以做出許多造福人群的事,為自己在天堂累積無數的福分,可惜他錯失良機。類似的情形也發生在我們身上,回想人類六、七千年的歷史,在物質層面未曾有這一百年來這麼發達,尤其這十年來網路世界的進展,讓人有機會接觸到許多資訊,好的跟不好的都有。這是一個很幸福的時代,也是很不幸的時代,對一般無神論者,在色情的衝擊下,很容易迷失在罪惡中。
對一個靈性成熟,聖靈帶領下的人,他可以輕易找到許多真理,觀看世間萬事萬物,讓他的靈性更長進,這是以前的選民所沒有的機會。人的靈性跟他對真理的認識,有密切的關係,對真理越有認識,越能明白神的旨意,靈性可以長得更美好,就像一件藝術品,做得非常細膩、精美。許多信徒是愛神愛人,可惜對真理認識有限,就像一件藝術品有點粗糙、不夠精緻。
有些人是講了老半天,還不懂你的意思,就像許多神的選民(耶八7, 詩八十二5);有些人是需要說明,才知道你的意思;有些人是看一眼,就知道你的意思。人無法給神什麼,人對神有認識,祂就很高興了,「喜愛認識神,勝於燔祭」。(何六6

1:魴鱮:魴魚及鰱魚

2:出版業巨子,享樂主義龍頭,單菲力(Felix Dennis)最近走了,享年六十七。西方媒體競相報導,並回顧白手起家的他,大膽、多彩、成功的一生。近年,他的男性雜誌Maxim銷路兩百五十萬份,知識分子雜誌The Week銷路五十七萬份。他乘坐私人飛機、遊艇。擁有廣大莊園,在那植樹一百萬株。出版八本暢銷詩集。從事慈善事業。獲許多成就獎。
他透露:曾在十年內花了一億美金,同時維持十四位女友。因為:「只要天上可飛、海上可飄、床上可樂的,沒必要買,租用即可。」他快樂嗎?他說:「所有創業富豪內心深處,都藏了把冰製的刀片,冷酷絕情。」他又說:「我喜歡致富。可是,賺錢,然後賺更多的錢,只是安撫內心的魔鬼,並不能獲得快樂。」
什麼使他快樂?他說是些簡單的事,而且偶爾才發生:「樹林裡獨行、全神貫注構寫艱難詩句、安靜的與老友品酌一瓶葡萄酒、或餵食一隻流浪貓。」

感想:雖然他是享樂主義龍頭,專門研究如何才能快樂,是所羅門的忠誠信徒,但他沒有屬靈的智慧,所以找不到答案,反而內心藏著刀片,時常被割傷。就像我們說的,魚需要活在水中,離開水,牠活不下去;人需要活在愛中,離開愛,人無法生存,只是人間的愛非常淡薄、膚淺、善變,真的彼此相愛,靠得住的沒幾個,所以人間真正快樂的,沒多少。
從他的回答,讓他感受到快樂的事,可知道他很可憐,沒活在愛中。這個問題是可以徹底解決的,真理正是要幫人解決這個問題,只是要學好真理,需要花漫長的時間,吃許多的苦。一般人不願付出代價,所以永遠生活在愛恨交織、感傷憂悶中,最後變成只有物質生活,沒有精神生活,心靈被壓縮,像沒有靈魂的人,這是一種悲哀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