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、麵酵的比喻(33- 35):
「他又對他們講個比喻說:天國好像麵酵,有婦人拿來,藏在三斗麵裡,直等全團都發起來。」(33)每個基督徒都知道,在聖經中酵代表罪,可是為什麼有這種含意,讓人很難理解。酵母是真菌,是製作麵包常用的東西,不加酵的麵糰咬起來很硬,很難吃,除非把它做成很薄的餅,否則很難入口。酵會將麵粉的麥麩蛋白、澱粉,轉化成二氧化碳和少量的酒精,使麵粉膨鬆、變軟,咬起來才不會太硬,對麵粉本質沒太大影響,對麵食國家來說,沒酵的生活,會讓生活品質大打則扣。
神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,從一開始就吩咐他們要守除酵節,七天之內家中不可有酵(出十二15)。一種日常生活常用的添加物,為什麼這麼罪大惡極,非把它除乾淨不可?耶穌曾對門徒說,要防備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酵,門徒聽不懂甚麼意思,後來才知道是要防備他們的教訓(太十六6- 16),為甚麼把錯誤的教訓比喻成酵,讓人有點難以理解。
真理對人要求嚴格,要人攻克己身,不放縱邪情惡慾,就像麵糰沒發酵,咬起來很硬,讓人難以下嚥,牙齒健康的比較沒感覺,如果牙齒本身就有毛病,如蛀牙或牙周病等,咬起來會很痛,幾乎無法吃東西。同樣的,人如果沒做甚麼壞事,聽到真理不會有甚麼感覺,如果做了許多壞事,聽到真理似乎樣樣都在指責他,不火冒三丈才奇怪。發酵後食物比較容易入口,牙齒有毛病的人,多少還能吃得下。
一切錯誤的教導,都是讓人捨本逐末,不注重根本精神,把注意力放在枝節瑣碎的事上,以為把那些做好,就能進天國。重要、不易做的事不做,只做不重要,容易做的事,誤解真理,以為神很慈愛,隨便做甚麼都沒關係,只要認罪悔改就沒事,最後把人害慘了。
發酵的麵團讓人吃進很多空氣,肚子很快就飽,以前的人大都從事粗重工作,又沒甚麼油類、肉類,因此很快肚子就餓了,沒力氣做事。錯誤的教導讓人誤解真理,讓他們很快就飽,又很快就餓。比如說當他們聽到「信而受洗必然得救」,「因信稱義」,「聖靈是得天國基業的憑據」,他們很高興,自認為已經保證進天堂,已經吃飽了。實際上還沒成為聖潔,當試煉臨到,因為沒半點心理準備,很容易就發怨言,信心全失,半途而廢。
「這都是耶穌用比喻對眾人說的話;若不用比喻,就不對他們說什麼。」(34)真理不是給所有的人,只給渴慕的人,有些人沒誠意,只是聽聽好玩;有些人不懷好意,要來抓把柄;有些人虛情假意,別有企圖;有些人忘恩負義,沒有人格,對這些人講再多也沒用,只有自討苦吃。
「這是要應驗先知的話,說:我要開口用比喻,把創世以來所隱藏的事發明出來。」(35)神有無數的奧秘要讓人知道,讓他們更成熟,但神沒直接了當說出來,而是用比喻來表達,基礎打穩的人,領悟越多,基礎不穩的人,領悟越少。越是單純、謙卑、順服、有愛心的人,領悟越多;越是詭詐、驕傲、虛偽、聽而不行、沒愛心的人,越聽不懂。
七、閉門授課(36- 43):
「當下,耶穌離開眾人,進了房子。他的門徒進前來,說:請把田間稗子的比喻講給我們聽。」(36)前面耶穌講了一些,有的沒詳細解釋,門徒不清楚,因此趁沒外人的時候,把事情問清楚。同樣的,我們對聖經也有許多不明白的地方,那就不要從事太多外在活動,與世界保持距離,多花點時間到神面前禱告,當靈性逐漸成長,許多東西聖靈會讓你知道。
「他回答說:那撒好種的就是人子;田地就是世界;好種就是天國之子;稗子就是那惡者之子;」(37, 38)一般人以為信教的人比較善良,其實未必,人很複雜善於偽裝,有些人是披著羊皮的狼,混在羊群中,到處吞吃,快樂無比。在教會中各個階層都有偽裝的份子,藉宗教騙財騙色,他們已經沒良心了,自己要小心,不能輕易相信。並不是信耶穌,有神蹟、有體驗,講道講得很精彩,熱心做聖工,就保證他是真信徒,還早得很,人是善變的,在沒走完第一道門洞之前,還不是真的選民。(靈性長進的三個重要關卡
http://cysung123b.blogspot.tw/2015/07/blog-post.html
可做參考。)
「撒稗子的仇敵就是魔鬼;收割的時候就是世界的末了;收割的人就是天使。將稗子薅出來用火焚燒,世界的末了也要如此。」(39, 40)教會中混有各種人,平安順利時,看不出人的真面目,只有當宗教迫害發生時,才看得清楚。
「人子要差遣使者,把一切叫人跌倒的和作惡的,從他國裡挑出來,」(41)神要藉著外在的患難,把真假信徒分開,許多作惡的假信徒,在那種情況下,都會脫下披在身上的羊皮,免得遭殃。
「丟在火爐裡;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。」(42)他們以為可以逃開陷阱,沒想到聰明反被聰明誤,反而掉進網羅,受造之物跟造物主搞鬼,只有害死自己而已。
「那時,義人在他們父的國裡,要發出光來,像太陽一樣。有耳可聽的,就應當聽!」(43)雖然真信徒一時看來受苦受難,但那會把他們的污穢洗乾淨,證明他們是聖潔的人,配得上天國的榮耀。
要進天國注定要經歷許多爭戰(彼前五9, 徒十四22),許多人到耶穌面前,要的是屬世福氣,這些他們聽不下去,因此對剛接觸真理的人,不適合講太多,否則會把他們嚇跑。有時候我也覺得自己已經講太多了,似乎應該把門關起來才對,因此哪一天如果我的文章沒繼續出現在你臉書上,也不用奇怪,嗎哪需自己到野地尋找,它不會自動跑到你帳棚門口(出十六13- 16)。
八、藏寶的比喻(44):
「天國好像寶貝藏在地裡,人遇見了就把他藏起來,歡歡喜喜的去變賣一切所有的,買這塊地。」(44)真理是寶貝卻被藏起來,神用難看的外表把它包住,就像以色列民走曠野路時,帳幕裡的器皿,用難看的海狗皮遮起來,不讓人看見。唯有識貨的人才能發現,他們知道它的價值,寧可變賣一切將它買下,知道將來受用無窮。
同樣的,真理是無價之寶,然而神用苦難,不用今生幸福做它的包裝,許多人因此看輕它。識貨的人寧可付出一切將它買下,因為知道只有今生才是擁有它的時候,錯失良機,將來永遠不能得到,它能帶給人極大的幸福。
九、尋珠的比喻(45, 46):
「天國又好像買賣人尋找好珠子,遇見一顆重價的珠子,就去變賣他一切所有的,買了這顆珠子。」(45, 46)這個乍看之下似乎與上個比喻類似,然而還是有點不一樣,上個是埋在地裡,人偶然遇到;這個是人有心尋找,終於找到。雖然神把真理藏起來,如果人有心尋找,還是找得到。
許多人之所以找不到,因為不夠謙卑,自認為很聰明、很了不起,想用推理思考來認識神,卻不知道神超乎人所能理解,祂不屬於物質世界,不是用科學方法能探測的。「虛心的人有福了」(太五3),當心中充滿自我,沒留下半點空間,真理當然進不去,人需到神面前,承認自己的渺小、軟弱,懇求祂的幫助,這樣才能找到神。「清心的人有福了!因為他們必得見神。」(太五8)當人慾望太重,整天就想爭名奪利,追求享樂,當然看不見神。
十、撒網的比喻(47- 50):
「天國又好像網撒在海裡,聚攏各樣水族,」(47)世界就像汪洋大海,各式各樣的人都有,真理是有教無類,不拒絕任何人,罪大惡極的人,它也給你機會,每個人只要願意,都可以來認識神,享受天堂的福氣。
「網既滿了,人就拉上岸來,坐下,揀好的收在器具裡,將不好的丟棄了。」(48)神的救贖有祂的時機,錯過時機就沒機會,就像門有打開,也有關上的時候。(啟三7)一切到神面前的,神都會教導,有的孺子可教,有的朽木不可雕,神會給他們各種考試,考出每個人的實力,根據成績,給人公平的回報,及格的進天堂,不及格的擋在門外。
「世界的末了也要這樣。天使要出來,從義人中把惡人分別出來,」(49)善惡需要分開,否則對好人太不公平了,永遠被欺騙、欺負,不得安寧。
「丟在火爐裡;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。」(50)惡人有他應受的懲罰,在世上做盡壞事,洋洋得意,口出狂言說神拿他沒辦法,就讓他在火爐裡咬牙切齒,慢慢的認識神。
十一、新舊對照(51, 52):
「耶穌說:這一切的話你們都明白了嗎﹖他們說:我們明白了。」(51)耶穌問他們聽懂不懂,他們知道有限,但都已經很滿意了,祂們如果再多問一些,耶穌就會再追加,可惜他們放過機會,沒儘量多吃些,太早就吃飽。
「他說:凡文士受教作天國的門徒,就像一個家主從他庫裡拿出新舊的東西來。」(52)耶穌的門徒所受教育不多,對耶穌所說的領悟有限,文士們對舊約比較熟悉,可惜很少接受耶穌的教導,新舊約並不衝突,而是互為表裡,單看一面不易理解,兩方面都參考,可讓人更明白神的心意。新約信徒常忽略舊約,有些道理在那裡爭論半天,弄不清楚,只要對照舊約就一目了然,可惜一般人不善加利用,譬如說,天國路的歷程,看一下以色列人進迦南地就明白了。
反過來說,舊約信徒不知道新約的內容,以至於很多的儀式、節日,他們認真遵守,卻不知道真正的涵義,譬如說各種獻祭、逾越節的規矩、安息日、甚麼東西潔淨不潔淨,他們不知道這些的真正涵義,守得有點莫名其妙,弄不清真理的精髓。
十二、為人看輕(53- 58):
「耶穌說完了這些比喻,就離開那裡,」(53)有些東西耶穌沒對外人解釋,他們未必能接受,也不會去遵行,說多了引起不必要的疑惑,就像祂說的,好東西不能隨便亂給,免得自找麻煩。(太七6)
「來到自己的家鄉,在會堂裡教訓人,甚至他們都希奇,說:這人從哪裡有這等智慧和異能呢﹖」(54)耶穌在外地很受歡迎,回到自己家鄉傳教,他們很驚訝沒聽過這麼精彩的道理與神蹟。
「這不是木匠的兒子嗎﹖他母親不是叫馬利亞嗎﹖他弟兄們不是叫雅各、約西、西門、猶大嗎﹖」(55)馬利亞只生耶穌一個,猶太人有時把堂兄弟、表兄弟簡稱為兄弟,他們回想祂出生貧寒,沒上過學校,沒甚麼身分地位,不相信祂對真理能有甚麼認識,人總是看外表,不看內在。「他被藐視,被人厭棄;多受痛苦,常經憂患。」(賽五十三3)真正神的工人常嚐到這種滋味。
「他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,背負我們的痛苦;我們卻以為他受責罰,被神擊打苦待了。」(賽五十三4)事情的發生不是偶然,做聖工不光只是傳道、行神蹟,還需與耶穌同擔苦難,靠自己無法做這種事,而是因為歸屬耶穌,蒙耶穌洗淨後,才能做救贖的工作。
「哪知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,為我們的罪孽壓傷。因他受的刑罰,我們得平安;因他受的鞭傷,我們得醫治。」(賽五十三5)真正神的工人生命常相當坎坷,遭遇許多苦難,人都以為他做了甚麼壞事受神懲罰,實際上他是與耶穌同擔苦難,為其他的罪人擔當罪孽。
「他妹妹們不是都在我們這裡嗎﹖這人從哪裡有這一切的事呢﹖」(56)他們回想祂從小跟他們在一起,也沒甚麼特別,沒想到出去走了一趟,幾個月後就搖身一變,變成他們完全不認識的人。以前耶穌因為神的時候未到,還不是正式開工的時候,因此除了12歲時發生在聖殿的那件事外,沒特別顯露自己,以至於被看扁了,那件事也是聖靈帶領才發生,不是出於祂自己。
「他們就厭棄他。耶穌對他們說:大凡先知,除了本地本家之外,沒有不被人尊敬的。」(57)他們覺得祂很平凡,不相信他是神所重用,更不可能是甚麼救主,因此只是看看好玩而已,不相信祂所傳的福音。
「耶穌因為他們不信,就在那裡不多行異能了。」(58)因為他們看不起、藐視祂,耶穌也不勉強,神的恩典渴慕的人很多,這裡沒人要,其他地方許多人搶著要,渴慕的先拿走,晚到的就沒了,人如果不把握機會,結果就是這樣。
十三、結論:
這七個比喻各自讓人得到某些心得,但就像我們以前講過「上行的詩」一樣 http://cysung123b.blogspot.tw/2015/08/blog-post.html
,如果將它們聯起來,會告訴你其他的東西,天國可大可小,就大的角度來說,它告訴人真理在世上發展的過程。撒種的比喻象徵耶穌來到世上,將福音種子撒下去,稗子的比喻象徵教會早期的內憂外患,外面有嚴重的宗教迫害,裡面有一些異端及不良份子,要消滅真理。
儘管如此經過三百年後,教會由當初少數信徒,變成羅馬天主教,管理無數的人,就像由芥菜種變成一棵大樹,遠超出人們的想像。之後教會逐漸墮落,污穢入侵,就像麵糰發酵,虛有其表,經過馬丁路得改教後,由一黨獨大變成百家齊鳴,許多地方亂成一團。
自從工業革命後,人類逐漸變成無神論,相信科學萬能,眼見為信,把宗教踩在腳下,真理就像寶貝被藏在地裡,這是藏寶的比喻。雖然在一般人眼中它很不值錢,但真正有心尋找的,依然能找到,但需付出很大的代價才能得到,這就是尋珠的比喻。世界不會永存,人生只是一場戲,很快的神要把這場遊戲結束,讓每個人到祂面前算總帳,各自得到應得的回報,這就是撒網的比喻。
從小的角度來看,這是真理在人心成長的過程,只適用於專心追求真理的人,很多人半途夭折不適用。在偶然的機會,人接觸到真理,對真理感興趣,真理在心裡扎根,這就是撒種的比喻。另一方面,外界有各種誘惑、逼迫、錯謬的學說要消滅它,就看他自己的選擇,這就是稗子的比喻。如果他能正確判斷、堅持原則,真理會逐漸成長,帶給他許多神的恩典,甚至能醫病趕鬼,就像芥菜種逐漸長大。
然而事情沒那麼簡單,當人逐漸成長,有特殊恩賜,受人稱讚,往往會高估自己,自認為很不錯,偏向許多外在活動,各種事都要管,對各種學說都有興趣,反而忽略禱告親近神,變成虛有其表。就像麵糰發酵膨脹,驕傲自大,許多老毛病都跑出來,無形中傷了許多善良的信徒,自己卻不知道,還自認為很熱心,是神國的大人物,教會沒他不行,這就是麵酵的比喻。
神為了救他,把賜給他的恩賜、才能逐漸收回,又讓他在經濟、事業、家庭、健康,各方面都遇到困境,讓他認清,他到底是誰。他就像被打倒在地,不再像以前那麼風光,以前到處受稱讚,現在到處受藐視,他正經歷去舊換新,與主同死同埋的過程,這正是藏寶的比喻。
他如果不發怨言,自我反省、努力改進,忍耐接受神加在身上的苦難,不灰心持續禱告,等候光明的到來。總有一天神會讓他與耶穌一同復活,許多神的恩典又回來了,而且不再離開,他已成為貴重的珠寶,會存到永遠,這正是尋珠的比喻。雖然耶穌有許多信徒,能成為貴重珠寶的,卻寥寥無幾,耶穌來世上,就是要尋找這種信徒。
現在他順從聖靈帶領,跟耶穌一起作撒網捕魚的工作,他不會偷神的榮耀,而是忠心執行任務,把許多迷路的人帶到神面前,讓他們得到真正的幸福,這就是撒網的比喻。以上所描述的,只是一個大致的輪廓,實際上每個人各有不同的優缺點、旅程與成果。
天國比喻的涵義不止這些,有一項一般人不知道,人們以為耶穌來了之後,天門已經打開,從此凡是有心的人都進得去。理論上是如此,實際上未必,平安順利時,人忙著貪愛世界,痛苦患難時,沒時間學真理,而且人很有惰性,總是苟且度日,明知是正路,卻不願跨出第一步,總要到被逼得走投無路,才要向神求救。
雖然神造了無數的人,但大部分的人勢利現實、唯利是圖、無情無義,那不是祂要的,祂要的是公義正直,慈愛善良,柔和謙卑,誠實守信的人,只是這種人,一千個裡面未必找得到一個。至於做人有原則,愛真理勝過一切,寧死不屈的,一萬個十萬個裡面,也未必找得到一個。愛真理的人只是少數,零星的散布在各個時代、各個地方,照這種速度,要造出許多讓神滿意的人很難。
鐵必須在高溫高壓的狀況下,才能變成鋼,神必須安排特殊的環境,才能同時造出不少祂想要的人,祂必須賜他們真理,讓他們知道祂要的是甚麼,逼他們禱告,強迫他們去舊換新。人以為神吃飽飯沒事做,整天坐在寶座上,看人們向祂歌功頌德,苦苦哀求很威風,那就錯了,祂不做那種無聊事,一群螞蟻對你歌功頌德有甚麼意思。
自古以來,神在不同時代,不同地方,安排特殊環境,進行救贖的工作,大量製造祂所期望的人,這種事很少發生,可遇不可求,然而依然悄悄的在進行,只是祂的作為超出人的眼界,人們視而不見,現在祂的工作已接近完成,世界也到該結束的時候了。
天國的比喻正是祂執行這種工作的摘要,首先聖靈作工,催促人認罪悔改,同時神蹟奇事變多、變明顯,把許多心靈飢渴的人帶到神面前,平時人們對真理是膚淺、錯誤的認識,那種認識無法讓人得救,現在聖靈讓人對真理有正確的認識,這正是撒種的比喻。其次整個大環境很混亂,民不聊生,各種怪異的學說、理論橫行,道德淪喪,讓人分不出真假,這都是罪的苦果,這是稗子的比喻。
在這種惡劣環境下,許多無路可走的人,總算看破世界,紛紛來尋找神,教會持續成長,神的作為明顯,信徒靈性進步,不再貪愛世界,渴慕永遠的天家,這是芥菜種的比喻。表面上神蹟很明顯,信徒很多、很熱心,實際上仍有許多缺點,虛有其表,重看不重用,這是麵酵的比喻。雖然聖工發達,但魔鬼的阻擋也厲害,在宗教迫害下,聖工停頓,轉入地下,化明為暗,聖靈進行篩選的工作,把假信徒淘汰掉,這正是藏寶的比喻。
外表看來聖工停頓,其實神正對信徒加工製作,讓他們靈性成熟,達到神的標準,成為貴重的珠寶,這也是他們與主同死同埋的時刻,這是尋珠的比喻。當他們的靈性已成熟,接下來是收割的季節,神將祂們帶回天上,永遠脫離勞苦,同時對世間作惡的人,進行公義的審判,這是撒網的比喻,神的工作到此告一個段落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