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、升天前夕:
耶穌在最後的日子裡,同使徒們的來往相當自然,與他們吃飯祈禱,重述以前對他們所說的一切,古利奈人西門在田園工作,耶穌也向他顯現,光耀奪目地接近他,西門跪在耶穌腳前,主作手勢叫他不要作聲,然後便不見了。當耶穌同使徒們在耶京附近走動時,有的猶太人看到祂就很害怕的躲起來,或關在房子裡,即使使徒或信徒陪著耶穌,也有幾分膽怯,因祂身上有某種威嚴。耶穌也在其他地方,顯現給那以前同祂和主母有來往的人,到處散佈祝福,凡看到的人都相信了,並加入信徒的行列。
在升天前兩天,耶穌同五個使徒來到伯大尼,主母同其他婦女也從耶路撒冷趕到,許多信徒都聚集在拉撒路家裡,他們知道耶穌不久就要離開了,希望再看祂一次。當耶穌進屋時,人們獲准到廣大的庭院裡,隨後門就關起來,耶穌站著同信徒吃些點心,信徒哭的很傷心。主卻對他們說,親愛的弟兄們為什麼哭,你們看這女人,她不哭,遂指著主母,這時她正站在大廳門口,為許多來客在庭院擺桌子。
耶穌與拉撒路作了動人的告別,賜他一口發亮的東西,向他伸手祝福,當耶穌同信徒去耶京時,他沒跟隨。主與眾人走聖枝主日(光榮進京那次)那條路,有時轉到小路上,分四組前行,中間有相當大的距離,十一位使徒同耶穌一齊走,婦女們在最後面。耶穌身發大光,成特別顯著的人物,所有的人都憂慮傷感,有的流淚痛哭,唯獨彼得和約翰較為平靜,因為耶穌常與他們作深入的談話,祂時而消失,時而出現,為最後的離別做準備。
道路通往美麗的田園,猶太人在那裡忙著編結修剪籬笆,遇到他們,人們往往摀著臉趴在地上,或逃入樹叢。耶穌告訴使徒,以後這些地方會因著你們的傳講而皈依,接著有人要把信徒趕走,把一切東西破壞,那段悲慘的歲月會來臨,你們對事情還不太了解,以後會逐漸明白。
尼哥底母和約瑟準備餐點,在晚餐廳的前廳中供應,大廳向各方面打開,夜暮低垂,耶穌同門徒來到,主母、尼哥底母和約瑟在門口迎接,信徒和婦女們最後來到。耶穌同十一使徒入席,佔據長桌的一邊,尼哥底母和約瑟給大家服務,主母站在晚餐廳門口,耶穌祝福魚、麵包和藥草,一面熱誠地教導,一面傳遞食物,言語有如光線從祂口中出來,進入門徒口中,照他們期望的大小,與對真理渴慕之多寡,有的進步快,有的較緩慢。
愛餐過後,大家聚在庭外的樹下,耶穌向他們講了許多道理,最後祝福他們,大家都很感動,主離開後,他們很傷感,宴會在午夜前結束。在耶穌升天的前一天晚上,主在晚餐廳的內廳,同主母和十一使徒一起領受聖餐禮。
九、耶穌升天:
早晨讀經像平日一樣,耶穌再將對信徒的管理權交給彼得,重複祂在提比哩亞(加利利)海邊山上所說的話,把主母推舉給使徒和信徒,作他們的母親、中保和監護人,主母也為彼得和所有其他的人祝福。
黎明時分耶穌同十一人離開晚餐廳,主母緊隨在後,信徒則有一小段距離。耶京完全沉靜,居民還都在酣睡中,他們經過街道,主的言語和行動逐漸加快,他們採取聖枝主日遊行的路線,耶穌同他們走過祂受難時所踏過的路,在每一特殊事件的地方,就停止片刻,告訴他們預言的實現,及所象徵的涵意。在猶太人所破壞,堆石頭、掘溝渠或用其他方法阻止通行,防止信徒去朝禮的地方,耶穌要信徒去清除障礙。
在通往加略山的城門前,他們轉往路邊,到一有樹蔭的地方,耶穌止步教導安慰信徒,這時天發亮又有新的信徒來到,接著走到加略山和聖墓間的路,然後轉到一旁,繞城北邊到橄欖山。他們在一個長滿草的地方停一會兒,圍繞耶穌的群眾很多,耶穌談了很久,就像結束演講作結論一般。太陽升高在地平線上,耶穌和跟隨的人,在這兒停留約一小時左右。耶路撒冷的居民,看到橄欖山上有這麼多群眾,都很吃驚,城外還有民眾成群結隊湧來,他們是聖枝主日出來迎接耶穌的人。
主只到客西馬尼園由此爬上山頂,尾隨的人像參加遊行一樣,由周圍各條小徑攀上來,甚至擠過柵欄和籬笆,耶穌所發的光越來越亮,行動也時時加快,當來到山頂,祂的光有如日光。有一光圈閃爍著彩虹般各種顏色,由天降下,把祂包圍起來,擁擠的群眾站在外邊的圈子,與彩虹光圈似要接觸,耶穌放射著比周圍光圈更亮的光,把左手放在胸膛,抬高右手緩慢地轉一整圈,祝福整個世界。
由天上來的光圈,與耶穌的光圈結合在一起,祂消失了,好像一個太陽消逝在另一個太陽裡,無數的靈魂由四面八方進入那道光中,越升越高越小,最後消失在發光的雲裡。由光雲裡,有驟降的光雨,落到眾人身上,他們無法忍受這光芒,害怕起來,使徒離耶穌最近,由於耀眼的光芒,被迫放低視線,許多人俯伏在地,主母緊站在他們後邊,安靜地仰視上空。
過一會兒亮光開始消退,整個群眾陷入沉寂,各為不同情緒所激盪,有兩個發光的人影出現,開始較小,下降時逐漸變大,他們穿著白長衫,手裡拿著一根杖,向民眾說話,聲音有如號筒,響亮清楚:「加利利人你們為什麼站著望天呢,這位離開你們,被接上天的耶穌,祂怎樣升天,也要怎樣再來。」(徒一11)說完這話,兩個人便消失了。
亮光仍持續一段時間,然後逐漸消失,信徒才清醒過來,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,耶穌已離開他們,到天父那裡去了,許多人倒在地上,亮光消失後才爬起來。他們站了一些時候,互相交談,向天注視,最後他們返回晚餐廳的寓所,有的像兒童一樣痛哭,有的沉思,主母、彼得和約翰很安靜、欣慰。然而仍有些人無動於衷,充滿懷疑,獨自離去。
信徒們感到孤單、恐慌,像被遺棄一樣,主母以安撫的姿態,勉勵眾人,讓他們覺得有安慰,相信耶穌的話,她是他們的中保、母親及監護人,他們得到心靈的平靜。相對的,一股恐懼浪潮侵襲耶京的猶太人,許多人關起門窗,有些人怕落單,需聚在一起,在最後幾天,他們體驗到一種特別恐怖的情緒,今天則非常強烈。
在耶穌升天後彼得在聚會、祈禱和用餐時站在主的位置,主母負責監護教會,使徒們同其他人保持相當距離,沒有信徒進入晚餐廳到他們那兒,他們比分散到其他房間的信徒,更專心地祈禱,防備猶太人的迫害。
在選舉馬提亞(mathias)為使徒時,彼得在晚餐廳前廳,穿著大祭司外衣,站在使徒團中央,信徒聚集在旁廳,彼得推舉約瑟巴撒巴(josesbarsabas)和馬提亞,第二天拈鬮(抽簽)時,巴撒巴和馬提亞留在會場外,當發現抽中馬提亞,便有人領他來見使徒。
十、聖靈降臨:
晚餐廳的整個內部在五旬節前一日裝飾上灌木、花瓶和花環,分割兩房和前廳的隔屏都移去,僅把外院大門鎖起來,除主母外,在晚餐廳寓所和附屬的房間內,有一百二十位信徒。午夜後自然界起了奇妙運作,影響到所有在場的人,他們心神內歛,雙手在胸前交叉,在晚餐廳或旁廳裡安靜地祈禱,靜默彌漫著整個寓所。
清晨橄欖山上有一閃爍的光雲從天而降,飄到晚餐廳,像一圓球憑藉微風而行,靠近時像一團光霧飄在城上,直到停在晚餐廳上空。它收縮,不斷增大亮光,最後發出風般的呼嘯聲,像一塊雲忽然下降,許多發現這塊雲的猶太人,都驚慌地跪在聖殿。整個就像驟然凝聚的風暴由天降落,然而它是光明的,沒有黑暗與雷鳴,像一陣溫暖的和風,充滿更新和振奮的力量。
光雲低飛在晚餐廳上空,隨著聲音的增大,光線逐漸增強,尤其在房子附近。之後從雲彩向屋子射出一道道亮光,這七道光相互交叉,在相交點下分解成美麗的光線,和許多小火燄,光線相交的地方被彩虹包圍,中間飄浮著一個發光而展開翅膀的影像。在一瞬間整棟房屋和周圍,完全為光所滲透,聚集的信徒都陶醉在極其喜樂中,每個人不自覺地抬頭望天,一股光像燃燒的火舌,飄入每個人口中。他們好像在呼吸,渴望吸入火焰,又像期望由口中發出火焰,與進入的火焰相結合。
神聖的火焰傾注到全體信徒身上,光雲漸漸變成光雨,火焰以不同的強度降到每個人身上,在傾注榮光後,有一股喜悅的活力衝進會眾,眾人充滿熱情,因喜樂和信心而陶醉。使徒聚集在主母周圍,她是唯一保持寧靜的人,他們互相擁抱呼喊說,我們過去是怎樣的人,現在又是怎樣的人。其他的信徒也同樣受感動,使徒匆匆出去同他們會面,眾人以最大的熱情,感謝讚美神,榮光就消失了。彼得向信徒們講話,差遣幾個人去旅社,向來守五旬節的客人做見證。
「五旬節到了,門徒都聚集在一處。忽然,從天上有響聲下來,好像一陣大風吹過,充滿了他們所坐的屋子,又有舌頭如火焰顯現出來,分開落在他們各人頭上。」(徒二1- 3)「門徒都聚集在一處」,不是(徒一)所提的馬可家樓上,而是晚餐廳。「有舌頭如火焰顯現出來,」這句話是翻譯出了問題,這樣寫沒人看得懂,直接寫火舌,還比較好懂。
「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,按著聖靈所賜的口才說起別國的話來。那時,有虔誠的猶太人從天下各國來,住在耶路撒冷。這聲音一響,眾人都來聚集,各人聽見門徒用眾人的鄉談說話,就甚納悶;…講說神的大作為。」(徒二4- 6, 11)聖靈可賜人口才,講出自己不懂的話語,或讓聽的人聽成他所懂的話。
「你們想這些人是醉了;其實不是醉了,因為時候剛到巳初。」(徒二15)巳初是早上九點,當人得到聖靈,有時聖靈會讓人舌頭捲動,發出聽不懂的聲音,或身體搖晃、抖動,別人會覺得奇怪,以為當事人喝醉酒。
在晚餐廳和伯賽大水池之間,有幾個小屋和公共旅社,專門為款待來過節的旅客,他們也領受了聖靈的恩典。有一種變動蔓延到整個大自然,善良的百姓內心興奮起來,壞人則膽小不安、日益頑固。大部份外來客,都是自逾越節以來,就在此露營,因為離家太遠,在這兩個節慶中間,來回跋涉實在不可能。他們平時從所看到、聽到的一切,對信徒已有好感,信徒趁著超然的喜樂,向他們宣報聖靈的應許業已實現,也曉得自己內在的改變,在信徒的號召下,都聚到伯賽大水池旁。
在晚餐廳內,彼得給五位使徒按手,使他們在伯賽大水池協助教導和施洗,他們是小雅各、巴多羅買、馬提亞、多馬和達太。伯賽大水池的洗禮是耶穌事先安排好的,去伯賽大水池施洗之前,信徒在水池和該處會堂中預做準備,彼得所按手的五位使徒分開,各佔據一個水池路口(共五個),向人們解說,彼得在水池的教師席上講道,聽眾佔滿水池所有的露台,當使徒講話時,民眾很驚訝,因為每人聽到的是自己家鄉的話。
因為有許多人自願受洗,彼得由約翰和小雅各幫助,準備施洗和施洗本身佔了一整天,願意受洗的都排成隊到彼得教席前,其他的使徒則在入口處教導並施洗,主母和婦女們在水池附近的會堂中,給願受洗的人分發受洗時穿的白衣,那天受洗的,只限曾領受過施冼約翰洗禮的人,共有三千人加入教團。那一晚信徒都回到晚餐廳寓所,在那兒吃晚飯,分享祝聖過的麵包,隨後的幾天裡,講道和受洗都在水池處進行。
十一、教團成長:
伯賽大水池又叫畢士大池(約五2),位於分開錫安山與聖殿的山谷中,山谷向東邊傾斜變成約沙法(jehoshaphat)谷(可能就是汲淪溪,或是其中一段),水池建築攔阻聖殿的景色,由聖殿可觀看水池,由水池則看不到聖殿全貌。到水池的路相當寬,不過有一部份牆壁傾倒長滿野草,從這裡水往下流到溪澗內,由水池西南隅人可遠眺至聖所的一角,羊池在聖殿北面,完全由牆圍繞著。
水池長寬各約為110及60公尺,中間有道隔牆,將池平分為二,它大約是主前二世紀時從岩石中鑿出,為了收集自北方來的水,供居民使用,多餘的水流往南方的羊池。從錫安山東面高地的晚餐廳,有路可到羊門,再到到伯賽大池,錫安山整個地區,遠至水池及約沙法谷都是荒涼的地區,在荒廢的建築物內,是窮人的住處,斜坡上長著小樹林,低窪地長滿蘆葦,猶太人避開這地方,新皈依者開始在此定居。
伯賽大水池呈橢圓形,周圍有五個露台,就像圓形劇場一般,有五排階梯從這些露台通往水池,到像水槽般的小舟上,舟上躺著求醫的病人,等候被有泡沫的水噴洗。在水池裡也有銅幫浦,透出水面約一人高,與管子及活塞相連,活塞按下即可向四方八面噴水,小船上的病人,可划船到該處作淋浴。水池東面山谷陡直下降,西邊水池後的山谷不深,搭有小橋,北面也陡長滿雜草,東北面有一條路通往聖殿。
整個水池當時已廢棄,它和周圍一直在倒坍腐朽,露台的許多地方也破損不堪,不過信徒來到後都修復了,由水池到會堂也搭起有頂蓬的路。水池旁的老會堂改建成教堂,彼得、約翰、安得烈和小雅各,在水池周圍四個不同地方輪流講道,許多信徒常出席聆聽,有時趴在地上熱切祈禱,整個團體常充滿這種活力,編織及各種為教堂和窮人的工作都在進行中。教堂是一寬大的方形建築,窗戶矗立在牆壁中,人由牆內的扶梯可攀到平坦的房頂,教堂周圍有走廊,三邊有三個圓頂屋,像通氣孔道能打開。
會堂後面是較高的的祭台,放著聖餐禮使用的器具及聖餐餅,往前有一小空間,讓使徒信徒等作歌經席上的禮儀,再往前是講道台。他們每天聚會兩次,在傍晚直到天黑和早晨黎明前,在講道台下用格欄分開,聖餅能由格欄多處分送給信徒,在講道台的兩邊有小門,使徒信徒等由此進到歌經席,會眾都守秩序,男女分開。
五旬節後的第八天,使徒們一整夜在晚餐廳祈禱忙碌,天一亮同許多信徒來到聖殿,主母和婦女們早已先到,那兒似乎要舉行節慶活動,因為在入口處搭了凱旋牌坊,彼得在牌坊下有力的向民眾講道,告訴他們任何懲罰、鞭打與十字架,都不能嚇阻他們宣傳耶穌基督。彼得接著進入聖殿,在耶穌常站的教師席上傳道,信徒們大聲說,是,肯定彼得的話,之後他們祈禱,有一片光雲飛翔在聖殿上空,榮光傾瀉到他們身上,聖殿裡的燈光與它相比,完全暗淡無光。
約早晨八點他們離開聖殿,在外邦人的庭院,他們排成長的遊行隊伍,兩個兩個地先是使徒,然後是弟子,再後是受過洗禮和新皈依者。他們列隊前行,過了家畜市場到羊門,進入約沙法谷,由那兒再爬山路到錫安山的晚餐廳,主母與婦女們預先離開聖殿,回到晚餐廳祈禱。之後有六個人被授予祭司的職責:撒該、拿但業、約瑟巴撒巴(猶士都)、巴拿巴、約翰馬可及西面之子以律。
接著來到伯賽大水池教堂,彼得講道強調應守的規矩,東西應當共享,並照顧新來的信徒。接著為渴慕加入教團的人施洗,許多民眾離開自己的家庭,不遠千里來到那兒,同耶穌的門徒結成一體。所有新受洗的人都在伯賽大教堂,由門徒教導聖餐禮的道理,領受聖餐。
另外一次在揀選七位執事前,使徒們聚集在晚餐廳,彼得強調忽略宣傳神的道,去照顧飲食,是不合適的;同時拉撒路、尼哥底母和約瑟長期用他們的財產,照顧教團已經付出很多,在分配救濟物資,照管雜務,照顧孤兒、寡婦的事上,應有一些年輕人出來幫忙,因此挑選七位對這方面有熱誠的人,將教團的財產都交給他們,同時將約瑟的房舍給他們,該地離約翰馬可的家不遠,在聖殿東側,方便他們集中辦事,司提反是其中之一。
彼得比其他使徒顯的神蹟更多,趕鬼、復活死人都有,甚至有天使在他以前到百姓那裡,告訴他們應該懺悔,再求彼得協助。
彼得治好跛腳人是午後三點左右(使三1- 10),他和約翰同幾位信徒去聖殿,有一跛腳人被抬在擔架上,放在聖殿門口,彼得他們來到時,同他交談了幾句。接著彼得在露天廣場熱心講道,出去的門被守衛關了,於是他們轉向聖殿走去,那瘸腿人要求施捨,他是完全的瘸子,彼得對他說「金銀我沒有,但把我所有的給你,奉拿撒勒人耶穌的名,你起來行走吧。」彼得用右手挽他,約翰則伸手在肩膀下托他,那人遂站起來,蹦蹦跳跳呼喊著衝過聖殿。
十二個猶太祭司坐在椅子上,向喧囂的方面望去,圍繞那瘸子的民眾時時在增加,祭司們退席,彼得走上耶穌十二歲時施教的教師席,痊癒的人站在他面前,民眾把他們圍起來,有的來自城內,有的來自很遠的地方。天黑時他同約翰和痊癒的人,被聖殿兵丁逮捕,關在監牢,次日三個人都被兵丁提出來凌辱和虐待,受該亞法和其他祭司的審問,彼得用激昂的言詞回答,之後便被釋放了。
其他使徒則在晚餐廳整夜為獄中人祈禱,當彼得和約翰回來時,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他們,他們的高興變成感謝,整個房屋震動,好像主仍在他們中間。小雅各(亞勒腓的兒子)說,耶穌在加利利山上獨自向他顯現時,曾告訴他,在彼得和約翰進聖殿被關,得釋放後,應當退避一些時候。
消息傳出使徒們把一切東西收藏好,分成三組到伯大尼,他們熱心地在信徒旅社,和拉撒路家傳教。等他們回到耶京後,彼得在晚餐廳,在伯賽大水池教堂,向信徒呼籲,現在是辨明誰願接納聖靈的時候,是勞苦工作,是受迫害和拋棄所有的時候,不管誰對這事不夠英勇,那麼最好趁早離開,約有一百名新入教的人離開了。
當彼得、約翰在七位其他門徒陪同下,又去聖殿傳道,發現在約沙法山谷(在聖殿東方)的帳棚下有許多病人躺在擔架上,其他人則躺在聖殿附近,或外教人的庭院內。彼得治好了大部份的病患,其他的人也治癒了一些,不過他們主要是幫助彼得,多於自己去醫治病患,彼得只治好那些相信並希望加入教團的人。在這些地方,病患相對排成兩行,當彼得忙於一側的病患時,另一側影子所照到的人,也痊癒了。(徒5:15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