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3月2日 星期五

馬太第廿七章 為人而死-1



一、清晨審訊1, 2):
        「到了早晨,眾祭司長和民間的長老大家商議要治死耶穌,」(1)等到天亮亞拿、該亞法、長老和文士都聚集在法庭,舉行合法的審訊,夜間審理是不合法的,之所以那樣做,是由於過節,時間太緊迫,為得到一些證據而舉辦,大部份議員都在該亞法的廂房,或法庭為他們準備的臥鋪過夜。
        那是個大型的會議,採取速戰速決,他們攻擊耶穌,要定耶穌死罪,尼哥底母和約瑟亞利馬太,及少數反對該亞法的人,都要求案件應延後,直到節日過去,以免在民間引起騷亂。大祭司把所有以任何方式袒護耶穌的人,都趕出議會,這些在會議中有異議的會員,都離開法庭到聖殿裡,從此以後,未曾再參加會議。
        「就把他捆綁,解去,交給巡撫彼拉多。」(2)他們命令刑役重新把耶穌綁上,在脖頸放上鐵鏈,像死囚般的解往彼拉多那裡。報信人被派去通知彼拉多,叫他作準備,在大清早審理一位惡人,因節日將到,時間有限。他們在非宗教,非聖殿律法的案件上,無權判人死罪,他們想讓耶穌以反對皇帝的罪名判刑。
        該亞法和亞拿帶著許多最高議會人員,穿著禮服,高視闊步地走在行伍前面,許多文士、假證人和氣憤的法利賽人跟隨著,他們對耶穌的控告特別積極。接著是一群兵丁和參加逮捕行動的六個爪牙,他們圍著耶穌,祂被繩子綁著,由刑役牽著,暴民由四面八方湧來,喊著、叫著,許多百姓在路旁看熱鬧,他們向北走下錫安進入市區,向彼拉多的宮殿前進。
        耶穌穿著那件編織的衣服,上面滿是污穢的泥漿,脖頸掛著粗重的鏈子,前行時敲打他的兩膝,雙手戴著銬,四個刑役用束在耶穌腰間的繩子牽著他。由於前夜的可怕虐待,耶穌完全變形,走路搖搖晃晃,鬍鬚散亂,臉色因毆打而瘀青腫脹。在耶穌光榮進京時歡呼的民眾,如今變成暴民,在解送路上嘲弄他,用各種皇帝的稱號譏笑,在路上、在主的腳下,拋石頭、木塊和污穢的爛布,又用各種譏諷的歌曲,挖苦祂那次隆重的進京。刑役在道路的障礙物上,拉扯耶穌,一路上是無休止的虐待。
        在我們急需幫助時,朋友常離棄我們,耶穌也有同樣經驗,俄斐勒的居民,當他們看到耶穌這樣受輕視,在刑役中被解押前行,信心動搖了,他們不能想像,國王、先知、彌賽亞、神之子,會落到這種地步。當隊伍路過時,他們對耶穌的信仰,受法利賽人嘲笑,看,這就是你們漂亮的王,向他問安呀,他的神跡已成過去,大祭司把他的妖術結束了。這些可憐的百姓,從耶穌得到那麼多的醫治和恩典,但是被世上最可敬的人物,最高議會的大祭司與議員,把可怕的慘狀展示在眼前,他們的信心動搖了。善良的人開始猶疑後退,偏邪的人則盡己所能,以嘲笑揶揄的方式,加入行列。
        猶太地原屬大希律(路一5)領土的一部分,大希律死後其國土由三個兒子分領,猶太地、撒瑪利亞和以東地歸亞基老統管,但由於亞基老暴虐無道,於主後六年遭羅馬皇帝廢除,其原管地改設直轄行省,由猶太巡撫治理。本丟彼拉多於主後廿六年上任,是猶太地的第五任巡撫,任期至主後卅六年。『希律』指希律安提帕(Herod Antipas),他是大希律的兒子,於他父親死後,和兄弟亞基老、腓力分領父親的國土,統管加利利和比利亞,從主前四年至主後卅九年,長達四十三年,殺害施洗約翰的就是他。

二、猶大自殺3- 10
        「這時候,賣耶穌的猶大看見耶穌已經定了罪,就後悔,把那三十塊錢拿回來給祭司長和長老,說:」(3)猶大潛伏在解壓隊伍旁,知道耶穌已被判死罪,聽到許多人談論到,祂是被判徒為了錢把祂出賣,出賣祂的歹徒該受絞刑。痛苦、失望、內疚,在他內心爭戰,他像失去理智的人,衝進聖殿,那裡有幾位祭司、長老,他們用傲慢、輕視的眼神看著猶大。
        「我賣了無辜之人的血是有罪了。他們說:那與我們有什麼相干﹖你自己承當吧!」(4)猶大站在他們面前,滿臉愁容掏出錢袋,沉痛的說,把你們的錢拿回去,釋放耶穌,我要撤銷合約,我出賣了義人的血,犯了滔天大罪。他們說,那是你自己做的,跟我們無關,你認為祂無罪,我們卻認為祂該死,自己做的自己承擔,不要推給我們,事情已經決定,無法反悔。
        「猶大就把那銀錢丟在殿裡,出去吊死了。」(5)猶大非常生氣,用手把串錢的繩子拉斷,銀幣散落在聖殿裡,逃出京城,又來到充滿垃圾、廢物荒涼的欣嫩子谷,位於耶路撒冷東南潮濕有水的地帶。猶大灰心絕望,把腰帶拿起來,吊死在樹上,當他上吊後,身體崩裂,內臟都流出來。
        「祭司長拾起銀錢來,說:這是血價,不可放在庫裡。」(6)祭司認為這個錢不乾淨,是出賣別人換來的,不能奉獻給神。神是聖潔的,不是來者不拒,任何用不法手段得到的錢,如偷竊、搶奪、敲詐、貪污…,想獻給神,神都不接受。(申廿三18
        「他們商議,就用那銀錢買了窯戶的一塊田,為要埋葬外鄉人。」(7)不能獻給神,至少總能拿來做些對人有幫助的事,最後就想到,拿來買塊便宜的地,用來埋葬沒錢,沒地方安葬的異鄉人。
        「所以那塊田直到今日還叫做血田。」(8)因為那塊地的來源,是一個無辜的人被犧牲,所換來的,就像用他的血所買的,因此叫做血田。
        「這就應驗了先知耶利米的話,說:他們用那三十塊錢,就是被估定之人的價錢,是以色列人中所估定的,」(9)這句話原來的出處是「我對他們說:「你們若以為美,就給我工價。不然,就罷了!」於是他們給了三十塊錢作為我的工價。」(亞十一12),舊約預言本來就很難懂,這段是描述一個牧人,受神委託牧養一群羊,可是那群羊很叛逆,怎麼教都教不來,最後他只好獻上自己的生命,來換取那群羊變成聽話的羊。古代不像現代人這麼好命,要查考聖經不太方便,把撒迦利亞弄成耶利米,一點小誤差在所難免。
        耶穌來世間傳福音,雖然講了許多精彩道理,行了許多神蹟,可是人的罪性,根深蒂固難以改變,祂只好獻上自己的生命,讓願意接受的人換上新生命,這樣才能根本治療。
        「買了窯戶的一塊田;這是照著主所吩咐我的。」(10)原文是「耶和華吩咐我說:「要把眾人所估定美好的價值丟給窯戶。」我便將這三十塊錢,在耶和華的殿中丟給窯戶了。」(亞十一13)事情固然照著神所預言的實現了,但是當初神講這句話另有它的涵意,人就像泥土,乾燥時很僵硬不易變形,一泡水就完全走樣,人貧困時就奉公守法,乖乖聽神的話;一順利發達就把神丟一邊,自己走自己的路,最後醜態畢露,因此人注定無法長治久安。
        這裡提到窯戶,暗示著人就像瓷土,如果經過燒烤,從此就不再變形;同樣的,人需經過生命的轉換,才能享受永遠的福氣。耶穌為我們所付出的代價,就是當我們在試煉中撐不下去時,祂為我們承擔一部分的苦難,因此能加添我們力量,讓我們在考試中能低空掠過。
        「所以那塊田直到今日還叫做血田。」真正神的工人,就像窯戶一樣,為完成神所託付的工作,常需獻上他的生命,所耕種的田地,是用生命所澆灌的,因此叫做血田。這也是耶穌所說的「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,仍舊是一粒,若是死了,就結出許多子粒來。」(約十二24),「你若願意作完全人,可去變賣你所有的,分給窮人,就必有財寶在天上;你還要來跟從我。」(太十九21)。

三、總督審問11- 14
        「耶穌站在巡撫面前;巡撫問他說:你是猶太人的王嗎﹖耶穌說:你說的是。」(11)大約清晨六點,解送行列到達彼拉多的總督府,彼拉多斜倚在陽台上的安樂椅,大祭司和猶太人遠離衙門,怕被玷污,不能吃逾越節筵席。當彼拉多看到叫囂、蜂擁而來的暴民,和受虐待的耶穌,他用輕蔑的態度同他們講話,像高傲的領袖,同窮鄉僻壤的官員對話,你們這樣早來做什麼?你們待這個可憐人,為何這麼殘暴?這麼早就開始剝他的皮,屠殺他。他們向刑役喊著,把耶穌牽進法庭,然後轉身向彼拉多說,請聽我們對這惡人的控告,我們因怕受玷污,不能進法庭。
        耶穌被刑役拉上大理石階梯的最高層,把他放在陽台後邊,彼拉多由這裡可同下邊的原告談話,他看見面前的耶穌,雖受虐待與摧殘,仍有某種威儀,對原告產生憎惡與輕慢。議員們一大早就給他送信,要把犯死罪的耶穌交到他手中,他能對耶穌下判決,彼拉多讓他們知道,如果罪行沒確實證據,他不判耶穌死刑。因此他以傲慢的態度對大祭司說,你們對這人提出什麼控告,他們氣憤地說,如果我們不知道他是大罪人,便不會把他交給你。
        總督要他們列出罪名並提出證據,他們共提出三項指控,並針對每一指控,推舉十個證人,他們吩咐證人,務必把耶穌說成反對皇帝,讓彼拉多不得不定耶穌死罪。他們所提的第一項指控是,耶穌欺騙民眾、擾亂治安,到處召集大會,破壞安息日,在安息日治病。彼拉多以輕視的態度,打斷他們的控告說,你們中沒有人生病,否則對安息日治病不會起反感。他們又繼續說,他用可怕的道理欺騙百姓說,為得永生,人應當吃他的肉和血。彼拉多說,似乎你們也被他洗腦了,因為你們正想吃他的肉,喝他的血。
        第二項指控是,耶穌煽動百姓不向皇帝納稅,彼拉多憤怒地打斷他們的話說,那是謊言,這事我知道的很清楚。猶太人提出他們的第三項指控說,這出身低微的人竟教導人,他是基督、彌賽亞、是神向猶太人所應許的王。對這句話,彼拉多似乎有些注意,他由露天的高台走到毗連的屋子裡,路過時對耶穌仔細打量,並命令衛兵把耶穌帶進內室。
        彼拉多是個善變,意志薄弱又迷信的外邦人,曉得猶太人的先知,自古以來就預言一位神的受膏者,人類的救贖者和君王,他還曉得三王由東方來探訪希律,詢問一位新生的王,好去敬拜,因為這事,許多嬰兒在希律的命令下被殺。彼拉多認為這位受膏者,應是一個勝利的統治者,而他們所指控的,那站在他面前,可憐醜陋的耶穌,卻自稱是那位受膏者,實在可笑。不過因為他們提出這項,有損皇帝權力的指控,彼拉多讓人把耶穌領到面前,予以審問。
        彼拉多很驚奇地看著耶穌,對他說,你是猶太人的君王嗎?耶穌回答說,這是你自己說的,或是別人論我而對你說的。彼拉多有些不高興,因為耶穌以為他這麼糊塗,竟問這麼落魄的人是不是君王。彼拉多回答說,我不是猶太人,無法知道這種無意義的事,你的國人和祭司長把你交給我,當作一個該死的人判刑,告訴我,你作了甚麼事?
        耶穌鄭重地說,我的國不屬於這世界,假如我的國屬於這世界,我的臣民早就起來反抗,使我不至於被交給猶太人;但我的國不屬於這世界。(約十八33)彼拉多顫抖地聽了這些話,小心地對祂說,那麼你是君王了。耶穌回答說,你說的是,我是君王,我為此而生,也為此來到世界,為給真理作證,凡屬真理的,必聽從我的聲音。(約十八37)彼拉多向耶穌瞟了一眼說,真理,什麼是真理?
        彼拉多再到陽台處,他不了解耶穌,但他對這事一清二楚,就是耶穌對皇帝沒有害處,他不要求任何世上的王國,至於另一世界的王國,就是皇帝自己也不在意。因此彼拉多由陽台上,向在下的大祭司說,我在這人身上查不出什麼罪狀。
        「他被祭司長和長老控告的時候,什麼都不回答。」(12)耶穌的敵人又起了新的狂怒,把對耶穌的控告,滔滔不絕地說出來,但耶穌卻不聲不響地站在那裡,為這些可憐人祈禱。
        「彼拉多就對他說:他們作見證告你這麼多的事,你沒有聽見嗎﹖耶穌仍不回答,連一句話也不說,以致巡撫甚覺希奇。」(13, 14)耶穌不吭聲,彼拉多驚奇的看著耶穌心想,我明明知道,他們無理取鬧地反對你,為什麼不為自己答辯,這樣我怎麼幫助你?另一方面,控告者氣燄囂張地喊叫說,怎麼你在這人身上竟查不出罪來?煽動百姓不是罪嗎?他在全國境內,由加利利直到這裡,播散自己的道理。
        彼拉多聽到加利利一詞便說,這個加利利人屬於希律嗎?控告者說,是的,他父母曾一度住在拿撒勒,現在他的住處靠近迦百農。彼拉多說,因為他是加利利人,屬希律管轄,你們帶他到希律面前,他正在這兒過節,能夠立刻審判他。彼拉多命人把耶穌送到希律那裡,同時打發職員去報告希律,有他的臣民拿撒勒人耶穌,要交到他那裡受審。彼拉多很高興,這樣可把燙手山芋丟給希律,另外在希律和彼拉多間,原有些磨擦,藉此對希律示好,因他知道,希律非常希望看到耶穌。
        耶穌的敵人,看到他們在民眾面前被這樣打發掉,覺得很沒面子,把怒氣都發洩在耶穌身上,用翻新的方式虐待祂,拳打掌擊,迫不及待地趕著耶穌,來到不遠的希律行宮,它在彼拉多官衙東邊,有幾個羅馬兵陪著他們。

四、夫人異夢(19):
        「正坐堂的時候,他的夫人打發人來說:這義人的事,你一點不可管,因為我今天在夢中為他受了許多的苦。」(19)當彼拉多同猶太人討論案件時,他妻子克勞狄雅 (claudia procla)打發一個僕人告訴他,有急事要與他商量,當耶穌被解往希律處,她隱匿在陽台上,以關注與不安的心,看著耶穌走過廣場,當耶穌被解往希律面前,彼拉多到他妻子那裡。
        她述說昨夜在夢中所看到的一些事,她看到主母被天使告知,她將生下彌賽亞,耶穌的誕生,牧童和三王的朝拜,西面和亞拿的預言,耶穌逃亡埃及,許多嬰孩被屠殺,耶穌在曠野中受試探,及其他耶穌生活的片段。她看到耶穌常被光芒圍繞著,但仇人可怕的惡行持續存在,在不變的愛和忍耐下,耶穌經歷無限的痛苦,她也為此忍受無法形容的傷痛,因為這些異夢,有不可抗拒的說服力,其中有的就發生在她房子的附近,像屠殺嬰兒與聖殿中西面的預言。
        今早因民眾的叫囂而驚醒,她觀看廣場,認出昨夜異夢所顯給她看的人,正是各種凌辱與虐待的對象,她很震驚,因此把她先生找來,把事情告訴他。彼拉多也很驚奇,對她所說的感到不安,他把這事與所聽到有關耶穌的一切,像猶太人的暴怒,耶穌的平靜,對問題了不起的回答等,詳細思考,他的心動搖了。於是採納妻子的建議說,我已宣佈在耶穌身上查不出什麼罪狀,不會定他死罪,因為他曉得猶太人是徹底的邪惡,他給她一樣信物,作許諾的標誌。
        彼拉多是個草率、貪婪、驕傲、懦弱的人,他的性格潛藏著卑鄙,他不會因為神的崇高而害怕,以至於不去實現他的目標,他能做出卑劣的勾當;同時如果遇到困難,也會去拈鬮問卜。因此他現在匆忙地找自己的神明,在他住的一個隱閉房間內燒香頂禮,向他們尋求各種徵兆。

五、希律面前:
        這段馬太福音沒提起,但(路廿三7- 11)有簡單的記載,在解送過程中,各方人潮一直聚攏過來,大多是來過節的民眾,最有敵意的法利賽人同他們的民眾,佔據重要位置,好煽動百姓來攻擊耶穌。希律得意的坐在寶座上,周圍有朝臣和士兵,因為耶穌常以親身來見他為恥,當他看見耶穌如此受虐,衣服濺滿污泥,頭髮凌亂不堪,臉上佈滿血跡與穢物,把頭轉到一邊,對祭司們說,把他清洗一下,怎麼將這樣骯髒受折磨的人帶到我面前。他們粗魯的清理耶穌,希律斥責他們說,很明顯地,祂已落入屠夫手中。
        希律對耶穌很和善,甚至諂媚,訴說他所知道關於耶穌的一切事,想問幾個問題,同時看耶穌顯一下奇跡,但耶穌一言不發,安靜地低著頭,希律在眾人面前很感困惑,並覺得顏面無光。他講一大堆與耶穌有關的事,但是沒得到任何答覆,因為他殺害施洗約翰,等於公然侮辱神,因此耶穌不願同他說話。希律對耶穌的閉口不言,非常氣憤,但仍不願定耶穌死罪,一方面因為他暗暗地怕耶穌,一方面因為與大祭司有過節,另外彼拉多曾聲明耶穌無罪,他要向彼拉多表示尊重。因此他說,把這愚人帶走,向這可笑的王,表示應有的尊敬,他比犯罪作惡的人還糊塗。
        當耶穌的仇人看到,希律不願滿足他們的要求時,便派遣幾個人,帶著錢到城內,賄賂民眾到彼拉多官邸,用瘋狂的吶喊,來要求耶穌被判死刑,其他的人則被派去散佈謠言,如果他們不要求褻瀆神的耶穌被處死,神會懲罰他們。同時他們命人把錢分給希律的士兵,要他們粗野地對付耶穌,使祂早點死去。
        耶穌由這些暴民受到最野蠻的虐待,他們拿出一個白色大麻袋,在袋底開了一個洞,套在耶穌頭上,另一兵丁把一塊舊紅布,像領帶一般放在脖子上,他們在耶穌面前鞠躬,把祂推來推去,像逼祂跳舞一樣,又掌摑祂的臉,投髒物,給祂穿上寬大的戲袍,讓他跌倒在地。
        牽著耶穌走過環院水溝,使祂的頭碰撞角落的石柱與石塊,猛扯耶穌的雙腳,每個歹徒都想對耶穌施展一種特別的酷刑,好增加自己的光彩。有的乘機用棍子打耶穌的頭,耶穌用同情的眼光注視他們,由於痛苦而發出嘆息和呻吟,他們則嘲笑祂,無人可憐祂,血從耶穌的頭上滴下來,在棍棒的攻擊下耶穌跌了三次,如果沒神的幫助,這些擊打足以致命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