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4月27日 星期四

馬太第十三章 天國的比喻-2



六、麵酵的比喻(33- 35):
        他又對他們講個比喻說:天國好像麵酵,有婦人拿來,藏在三斗麵裡,直等全團都發起來。」(33)每個基督徒都知道,在聖經中酵代表罪,可是為什麼有這種含意,讓人很難理解。酵母是真菌,是製作麵包常用的東西,不加酵的麵糰咬起來很硬,很難吃,除非把它做成很薄的餅,否則很難入口。酵會將麵粉的麥麩蛋白、澱粉,轉化成二氧化碳和少量的酒精,使麵粉膨鬆、變軟,咬起來才不會太硬,對麵粉本質沒太大影響,對麵食國家來說,沒酵的生活,會讓生活品質大打則扣。
        神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,從一開始就吩咐他們要守除酵節,七天之內家中不可有酵(出十二15)。一種日常生活常用的添加物,為什麼這麼罪大惡極,非把它除乾淨不可?耶穌曾對門徒說,要防備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酵,門徒聽不懂甚麼意思,後來才知道是要防備他們的教訓(太十六6- 16),為甚麼把錯誤的教訓比喻成酵,讓人有點難以理解。
        
 真理對人要求嚴格,要人攻克己身,不放縱邪情惡慾,就像麵糰沒發酵,咬起來很硬,讓人難以下嚥,牙齒健康的比較沒感覺,如果牙齒本身就有毛病,如蛀牙或牙周病等,咬起來會很痛,幾乎無法吃東西。同樣的,人如果沒做甚麼壞事,聽到真理不會有甚麼感覺,如果做了許多壞事,聽到真理似乎樣樣都在指責他,不火冒三丈才奇怪。發酵後食物比較容易入口,牙齒有毛病的人,多少還能吃得下。
         
一切錯誤的教導,都是讓人捨本逐末,不注重根本精神,把注意力放在枝節瑣碎的事上,以為把那些做好,就能進天國。重要、不易做的事不做,只做不重要,容易做的事,誤解真理,以為神很慈愛,隨便做甚麼都沒關係,只要認罪悔改就沒事,最後把人害慘了。
        
 發酵的麵團讓人吃進很多空氣,肚子很快就飽,以前的人大都從事粗重工作,又沒甚麼油類、肉類,因此很快肚子就餓了,沒力氣做事。錯誤的教導讓人誤解真理,讓他們很快就飽,又很快就餓。比如說當他們聽到「信而受洗必然得救」,「因信稱義」,「聖靈是得天國基業的憑據」,他們很高興,自認為已經保證進天堂,已經吃飽了。實際上還沒成為聖潔,當試煉臨到,因為沒半點心理準備,很容易就發怨言,信心全失,半途而廢。

        這都是耶穌用比喻對眾人說的話;若不用比喻,就不對他們說什麼。」(34)真理不是給所有的人,只給渴慕的人,有些人沒誠意,只是聽聽好玩;有些人不懷好意,要來抓把柄;有些人虛情假意,別有企圖;有些人忘恩負義,沒有人格,對這些人講再多也沒用,只有自討苦吃。

        這是要應驗先知的話,說:我要開口用比喻,把創世以來所隱藏的事發明出來。」(35)神有無數的奧秘要讓人知道,讓他們更成熟,但神沒直接了當說出來,而是用比喻來表達,基礎打穩的人,領悟越多,基礎不穩的人,領悟越少。越是單純、謙卑、順服、有愛心的人,領悟越多;越是詭詐、驕傲、虛偽、聽而不行、沒愛心的人,越聽不懂。

七、閉門授課(36- 43):
        當下,耶穌離開眾人,進了房子。他的門徒進前來,說:請把田間稗子的比喻講給我們聽。」(36)前面耶穌講了一些,有的沒詳細解釋,門徒不清楚,因此趁沒外人的時候,把事情問清楚。同樣的,我們對聖經也有許多不明白的地方,那就不要從事太多外在活動,與世界保持距離,多花點時間到神面前禱告,當靈性逐漸成長,許多東西聖靈會讓你知道。
       
 他回答說:那撒好種的就是人子;田地就是世界;好種就是天國之子;稗子就是那惡者之子;」(37, 38)一般人以為信教的人比較善良,其實未必,人很複雜善於偽裝,有些人是披著羊皮的狼,混在羊群中,到處吞吃,快樂無比。在教會中各個階層都有偽裝的份子,藉宗教騙財騙色,他們已經沒良心了,自己要小心,不能輕易相信。並不是信耶穌,有神蹟、有體驗,講道講得很精彩,熱心做聖工,就保證他是真信徒,還早得很,人是善變的,在沒走完第一道門洞之前,還不是真的選民。(靈性長進的三個重要關卡 http://cysung123b.blogspot.tw/2015/07/blog-post.html 可做參考。)

        撒稗子的仇敵就是魔鬼;收割的時候就是世界的末了;收割的人就是天使。將稗子薅出來用火焚燒,世界的末了也要如此。」(39, 40)教會中混有各種人,平安順利時,看不出人的真面目,只有當宗教迫害發生時,才看得清楚。
       
 人子要差遣使者,把一切叫人跌倒的和作惡的,從他國裡挑出來,」(41)神要藉著外在的患難,把真假信徒分開,許多作惡的假信徒,在那種情況下,都會脫下披在身上的羊皮,免得遭殃。

        丟在火爐裡;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。」(42)他們以為可以逃開陷阱,沒想到聰明反被聰明誤,反而掉進網羅,受造之物跟造物主搞鬼,只有害死自己而已。
         
那時,義人在他們父的國裡,要發出光來,像太陽一樣。有耳可聽的,就應當聽!」(43)雖然真信徒一時看來受苦受難,但那會把他們的污穢洗乾淨,證明他們是聖潔的人,配得上天國的榮耀。
        要進天國注定要經歷許多爭戰(彼前五9, 徒十四22),許多人到耶穌面前,要的是屬世福氣,這些他們聽不下去,因此對剛接觸真理的人,不適合講太多,否則會把他們嚇跑。有時候我也覺得自己已經講太多了,似乎應該把門關起來才對,因此哪一天如果我的文章沒繼續出現在你臉書上,也不用奇怪,嗎哪需自己到野地尋找,它不會自動跑到你帳棚門口(出十六13- 16)。

八、藏寶的比喻(44):
        天國好像寶貝藏在地裡,人遇見了就把他藏起來,歡歡喜喜的去變賣一切所有的,買這塊地。」(44)真理是寶貝卻被藏起來,神用難看的外表把它包住,就像以色列民走曠野路時,帳幕裡的器皿,用難看的海狗皮遮起來,不讓人看見。唯有識貨的人才能發現,他們知道它的價值,寧可變賣一切將它買下,知道將來受用無窮。
        同樣的,真理是無價之寶,然而神用苦難,不用今生幸福做它的包裝,許多人因此看輕它。識貨的人寧可付出一切將它買下,因為知道只有今生才是擁有它的時候,錯失良機,將來永遠不能得到,它能帶給人極大的幸福。

九、尋珠的比喻(45, 46):
        天國又好像買賣人尋找好珠子,遇見一顆重價的珠子,就去變賣他一切所有的,買了這顆珠子。」(45, 46)這個乍看之下似乎與上個比喻類似,然而還是有點不一樣,上個是埋在地裡,人偶然遇到;這個是人有心尋找,終於找到。雖然神把真理藏起來,如果人有心尋找,還是找得到。
       
 許多人之所以找不到,因為不夠謙卑,自認為很聰明、很了不起,想用推理思考來認識神,卻不知道神超乎人所能理解,祂不屬於物質世界,不是用科學方法能探測的。「虛心的人有福了」(太五3),當心中充滿自我,沒留下半點空間,真理當然進不去,人需到神面前,承認自己的渺小、軟弱,懇求祂的幫助,這樣才能找到神。「清心的人有福了!因為他們必得見神。」(太五8)當人慾望太重,整天就想爭名奪利,追求享樂,當然看不見神。

十、撒網的比喻(47- 50):
        天國又好像網撒在海裡,聚攏各樣水族,」(47)世界就像汪洋大海,各式各樣的人都有,真理是有教無類,不拒絕任何人,罪大惡極的人,它也給你機會,每個人只要願意,都可以來認識神,享受天堂的福氣。
        網既滿了,人就拉上岸來,坐下,揀好的收在器具裡,將不好的丟棄了。」(48)神的救贖有祂的時機,錯過時機就沒機會,就像門有打開,也有關上的時候。(啟三7)一切到神面前的,神都會教導,有的孺子可教,有的朽木不可雕,神會給他們各種考試,考出每個人的實力,根據成績,給人公平的回報,及格的進天堂,不及格的擋在門外。
        
 世界的末了也要這樣。天使要出來,從義人中把惡人分別出來,」(49)善惡需要分開,否則對好人太不公平了,永遠被欺騙、欺負,不得安寧。
         
丟在火爐裡;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。」(50)惡人有他應受的懲罰,在世上做盡壞事,洋洋得意,口出狂言說神拿他沒辦法,就讓他在火爐裡咬牙切齒,慢慢的認識神。

十一、新舊對照(51, 52):
        耶穌說:這一切的話你們都明白了嗎﹖他們說:我們明白了。」(51)耶穌問他們聽懂不懂,他們知道有限,但都已經很滿意了,祂們如果再多問一些,耶穌就會再追加,可惜他們放過機會,沒儘量多吃些,太早就吃飽。
         
他說:凡文士受教作天國的門徒,就像一個家主從他庫裡拿出新舊的東西來。」(52)耶穌的門徒所受教育不多,對耶穌所說的領悟有限,文士們對舊約比較熟悉,可惜很少接受耶穌的教導,新舊約並不衝突,而是互為表裡,單看一面不易理解,兩方面都參考,可讓人更明白神的心意。新約信徒常忽略舊約,有些道理在那裡爭論半天,弄不清楚,只要對照舊約就一目了然,可惜一般人不善加利用,譬如說,天國路的歷程,看一下以色列人進迦南地就明白了。
        反過來說,舊約信徒不知道新約的內容,以至於很多的儀式、節日,他們認真遵守,卻不知道真正的涵義,譬如說各種獻祭、逾越節的規矩、安息日、甚麼東西潔淨不潔淨,他們不知道這些的真正涵義,守得有點莫名其妙,弄不清真理的精髓。

十二、為人看輕(53- 58):
        耶穌說完了這些比喻,就離開那裡,」(53)有些東西耶穌沒對外人解釋,他們未必能接受,也不會去遵行,說多了引起不必要的疑惑,就像祂說的,好東西不能隨便亂給,免得自找麻煩。(太七6

        來到自己的家鄉,在會堂裡教訓人,甚至他們都希奇,說:這人從哪裡有這等智慧和異能呢﹖」(54)耶穌在外地很受歡迎,回到自己家鄉傳教,他們很驚訝沒聽過這麼精彩的道理與神蹟。

        這不是木匠的兒子嗎﹖他母親不是叫馬利亞嗎﹖他弟兄們不是叫雅各、約西、西門、猶大嗎﹖」(55馬利亞只生耶穌一個,猶太人有時把堂兄弟、表兄弟簡稱為兄弟,他們回想祂出生貧寒,沒上過學校,沒甚麼身分地位,不相信祂對真理能有甚麼認識,人總是看外表,不看內在。「他被藐視,被人厭棄;多受痛苦,常經憂患。」(賽五十三3)真正神的工人常嚐到這種滋味。
         
「他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,背負我們的痛苦;我們卻以為他受責罰,被神擊打苦待了。」(賽五十三4)事情的發生不是偶然,做聖工不光只是傳道、行神蹟,還需與耶穌同擔苦難,靠自己無法做這種事,而是因為歸屬耶穌,蒙耶穌洗淨後,才能做救贖的工作。
         
哪知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,為我們的罪孽壓傷。因他受的刑罰,我們得平安;因他受的鞭傷,我們得醫治。」(賽五十三5真正神的工人生命常相當坎坷,遭遇許多苦難,人都以為他做了甚麼壞事受神懲罰,實際上他是與耶穌同擔苦難,為其他的罪人擔當罪孽。
        
 他妹妹們不是都在我們這裡嗎﹖這人從哪裡有這一切的事呢﹖」(56)他們回想祂從小跟他們在一起,也沒甚麼特別,沒想到出去走了一趟,幾個月後就搖身一變,變成他們完全不認識的人。以前耶穌因為神的時候未到,還不是正式開工的時候,因此除了12歲時發生在聖殿的那件事外,沒特別顯露自己,以至於被看扁了,那件事也是聖靈帶領才發生,不是出於祂自己。
        
 他們就厭棄他。耶穌對他們說:大凡先知,除了本地本家之外,沒有不被人尊敬的。」(57)他們覺得祂很平凡,不相信他是神所重用,更不可能是甚麼救主,因此只是看看好玩而已,不相信祂所傳的福音。

        耶穌因為他們不信,就在那裡不多行異能了。」(58)因為他們看不起、藐視祂,耶穌也不勉強,神的恩典渴慕的人很多,這裡沒人要,其他地方許多人搶著要,渴慕的先拿走,晚到的就沒了,人如果不把握機會,結果就是這樣。

十三、結論:
        這七個比喻各自讓人得到某些心得,但就像我們以前講過「上行的詩」一樣 http://cysung123b.blogspot.tw/2015/08/blog-post.html ,如果將它們聯起來,會告訴你其他的東西,天國可大可小,就大的角度來說,它告訴人真理在世上發展的過程。撒種的比喻象徵耶穌來到世上,將福音種子撒下去,稗子的比喻象徵教會早期的內憂外患,外面有嚴重的宗教迫害,裡面有一些異端及不良份子,要消滅真理。

        儘管如此經過三百年後,教會由當初少數信徒,變成羅馬天主教,管理無數的人,就像由芥菜種變成一棵大樹,遠超出人們的想像。之後教會逐漸墮落,污穢入侵,就像麵糰發酵,虛有其表,經過馬丁路得改教後,由一黨獨大變成百家齊鳴,許多地方亂成一團。
        自從工業革命後,人類逐漸變成無神論,相信科學萬能,眼見為信,把宗教踩在腳下,真理就像寶貝被藏在地裡,這是藏寶的比喻。雖然在一般人眼中它很不值錢,但真正有心尋找的,依然能找到,但需付出很大的代價才能得到,這就是尋珠的比喻。世界不會永存,人生只是一場戲,很快的神要把這場遊戲結束,讓每個人到祂面前算總帳,各自得到應得的回報,這就是撒網的比喻。
        從小的角度來看,這是真理在人心成長的過程,只適用於專心追求真理的人,很多人半途夭折不適用。在偶然的機會,人接觸到真理,對真理感興趣,真理在心裡扎根,這就是撒種的比喻。另一方面,外界有各種誘惑、逼迫、錯謬的學說要消滅它,就看他自己的選擇,這就是稗子的比喻。如果他能正確判斷、堅持原則,真理會逐漸成長,帶給他許多神的恩典,甚至能醫病趕鬼,就像芥菜種逐漸長大。
        然而事情沒那麼簡單,當人逐漸成長,有特殊恩賜,受人稱讚,往往會高估自己,自認為很不錯,偏向許多外在活動,各種事都要管,對各種學說都有興趣,反而忽略禱告親近神,變成虛有其表。就像麵糰發酵膨脹,驕傲自大,許多老毛病都跑出來,無形中傷了許多善良的信徒,自己卻不知道,還自認為很熱心,是神國的大人物,教會沒他不行,這就是麵酵的比喻。
        神為了救他,把賜給他的恩賜、才能逐漸收回,又讓他在經濟、事業、家庭、健康,各方面都遇到困境,讓他認清,他到底是誰。他就像被打倒在地,不再像以前那麼風光,以前到處受稱讚,現在到處受藐視,他正經歷去舊換新,與主同死同埋的過程,這正是藏寶的比喻。
        他如果不發怨言,自我反省、努力改進,忍耐接受神加在身上的苦難,不灰心持續禱告,等候光明的到來。總有一天神會讓他與耶穌一同復活,許多神的恩典又回來了,而且不再離開,他已成為貴重的珠寶,會存到永遠,這正是尋珠的比喻。雖然耶穌有許多信徒,能成為貴重珠寶的,卻寥寥無幾,耶穌來世上,就是要尋找這種信徒。
        現在他順從聖靈帶領,跟耶穌一起作撒網捕魚的工作,他不會偷神的榮耀,而是忠心執行任務,把許多迷路的人帶到神面前,讓他們得到真正的幸福,這就是撒網的比喻。以上所描述的,只是一個大致的輪廓,實際上每個人各有不同的優缺點、旅程與成果。
        天國比喻的涵義不止這些,有一項一般人不知道,人們以為耶穌來了之後,天門已經打開,從此凡是有心的人都進得去。理論上是如此,實際上未必,平安順利時,人忙著貪愛世界,痛苦患難時,沒時間學真理,而且人很有惰性,總是苟且度日,明知是正路,卻不願跨出第一步,總要到被逼得走投無路,才要向神求救。
        雖然神造了無數的人,但大部分的人勢利現實、唯利是圖、無情無義,那不是祂要的,祂要的是公義正直,慈愛善良,柔和謙卑,誠實守信的人,只是這種人,一千個裡面未必找得到一個。至於做人有原則,愛真理勝過一切,寧死不屈的,一萬個十萬個裡面,也未必找得到一個。愛真理的人只是少數,零星的散布在各個時代、各個地方,照這種速度,要造出許多讓神滿意的人很難。

        鐵必須在高溫高壓的狀況下,才能變成鋼,神必須安排特殊的環境,才能同時造出不少祂想要的人,祂必須賜他們真理,讓他們知道祂要的是甚麼,逼他們禱告,強迫他們去舊換新。人以為神吃飽飯沒事做,整天坐在寶座上,看人們向祂歌功頌德,苦苦哀求很威風,那就錯了,祂不做那種無聊事,一群螞蟻對你歌功頌德有甚麼意思。
        自古以來,神在不同時代,不同地方,安排特殊環境,進行救贖的工作,大量製造祂所期望的人,這種事很少發生,可遇不可求,然而依然悄悄的在進行,只是祂的作為超出人的眼界,人們視而不見,現在祂的工作已接近完成,世界也到該結束的時候了。
        天國的比喻正是祂執行這種工作的摘要,首先聖靈作工,催促人認罪悔改,同時神蹟奇事變多、變明顯,把許多心靈飢渴的人帶到神面前,平時人們對真理是膚淺、錯誤的認識,那種認識無法讓人得救,現在聖靈讓人對真理有正確的認識,這正是撒種的比喻。其次整個大環境很混亂,民不聊生,各種怪異的學說、理論橫行,道德淪喪,讓人分不出真假,這都是罪的苦果,這是稗子的比喻。
        在這種惡劣環境下,許多無路可走的人,總算看破世界,紛紛來尋找神,教會持續成長,神的作為明顯,信徒靈性進步,不再貪愛世界,渴慕永遠的天家,這是芥菜種的比喻。表面上神蹟很明顯,信徒很多、很熱心,實際上仍有許多缺點,虛有其表,重看不重用,這是麵酵的比喻。雖然聖工發達,但魔鬼的阻擋也厲害,在宗教迫害下,聖工停頓,轉入地下,化明為暗,聖靈進行篩選的工作,把假信徒淘汰掉,這正是藏寶的比喻。
        外表看來聖工停頓,其實神正對信徒加工製作,讓他們靈性成熟,達到神的標準,成為貴重的珠寶,這也是他們與主同死同埋的時刻,這是尋珠的比喻。當他們的靈性已成熟,接下來是收割的季節,神將祂們帶回天上,永遠脫離勞苦,同時對世間作惡的人,進行公義的審判,這是撒網的比喻,神的工作到此告一個段落。

2017年4月8日 星期六

馬太第十三章 天國的比喻-1



        耶穌講道不是千篇一律,一些基本重要的道理,祂是明說,讓你可以遵行,一些比較進一步的,祂用比喻,需要有基本概念,再慢慢思考,才知道祂到底在說甚麼,靈性好的,得的比較多,靈性不好的,就不知所云。真理是貴重的,只給有心追求的人,至於不懂得珍惜的,那就不勉強。
        天國就是神的國度,神在那裡統治,它可大可小,包括死後的天堂,世間神的教會,及信徒的內心。它不是死後才能進入,而是從你開始接受福音,順從神的帶領,天國就在你心中逐漸成長,它有幾個不同的階段,這章詳細加以描述,告訴人該注意的事項。

一、撒種的比喻1- 9
        當那一天,耶穌從房子裡出來,坐在海邊。有許多人到他那裡聚集,他只得上船坐下,眾人都站在岸上。」(1, 2)耶穌來世間不是只有醫病趕鬼,他更重要的任務,是教導人真理,那時適合講道的地方並不多,往往他在船上,眾人在岸邊,這樣他們看得到他,他也不至於被擠到水裏。
       
 他用比喻對他們講許多道理,說: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;撒的時候,有落在路旁的,飛鳥來吃盡了;」(3, 4)種子象徵真理,土地象徵人的心,撒種的就是耶穌,也是一切與祂一齊做救人工作的福音工人,飛鳥象徵魔鬼。人心空虛、荒涼、沒生命跡象,需長些花草、樹木、農作物,對自己與別人才有好處,但是人未必願意接受,有些人比較硬心,就像路旁的土地很僵硬,種子無法扎根,魔鬼想辦法把真理消滅掉,免得失去牠的戰利品。
       
 有落在土淺石頭地上的,土既不深,發苗最快,日頭出來一曬,因為沒有根,就枯乾了;」(5, 6)有些人當他們聽說,信耶穌罪孽可白白得到赦免,病得醫治,各方面蒙神賜福,將來又能進天堂,再看見一些神蹟,就很感興趣。可惜因為對真理認識膚淺,沒有根基,不知道要得到真正的幸福,需先經歷潔淨的功夫,把污穢除乾淨,這樣福氣才能持久。因此當他為真理的緣故,稍微受點打擊,就懷疑神沒能力,神在欺騙他,就放棄信仰的追求。
       
 有落在荊棘裡的,荊棘長起來,把他擠住了」(7)有些雖然扎了根,可惜生長的環境不好,有許多雜務分散他的注意力,讓他不能專心追求,以至於結不出果實,白費功夫。
       
 又有落在好土裡的,就結實,有一百倍的,有六十倍的,有三十倍的。」(8)很少數的種子,運氣比較好,落在好土地上,沒受到干擾,根據土壤品質,各有不同的收成。
       
 有耳可聽的,就應當聽!」(9)真理聽得懂,聽不懂,能吸收多少,就看個人的悟性,一切都不勉強,如果能聽懂,那你是很有福氣的人。

二、要有誠意(10- 16):
        門徒進前來,問耶穌說:對眾人講話,為什麼用比喻呢﹖」(10)門徒前來抗議,問耶穌為什麼沒有循循善誘,有教無類,反而講一些讓人摸不著頭緒的東西。

        耶穌回答說:因為天國的奧祕只叫你們知道,不叫他們知道。」(11)耶穌說,有些比較深一點的道理,不是給所有的人,只給少數有心學習的人,好東西免費送給人,別人未必會感謝,有時還會回過頭來咬你一口(太七6)。耶穌的聽眾很複雜,有的是渴慕真理,有的是來求醫治,有的是來湊熱鬧,有的是敵人派來的探子,要來抓把柄、控告祂。
       
 凡有的,還要加給他,叫他有餘;凡沒有的,連他所有的,也要奪去。」(12)對有心學習的,要讓他知道更多真理,讓他充分成長;至於沒有誠意,不懷好意的,不須告訴他太多,連基本簡單的他都不遵行,講再多也沒用,他只是用你的話來對付你,破壞單純人的信心,或擅用你所說的,到別處去炫耀詐騙,沒給他還比較好。
        
 所以我用比喻對他們講,是因他們看也看不見,聽也聽不見,也不明白。」(13)有些人比較固執,不客觀思考所聽到的,一律以他固有的觀念去判斷對錯,當你說的跟他所知道的不一樣,他就說你有問題,他不會用頭腦思考,有偏見,因此說他,「看也看不見,聽也聽不見,也不明白,並不過份。對這樣的人,講再多也沒用,他不會聽,要不就是扭曲你的話,真理是給那有心學習的,不是來讓人糟蹋。

        在他們身上,正應了以賽亞的預言,說:你們聽是要聽見,卻不明白;看是要看見,卻不曉得;」(14)聖經寫那麼大本,要讓人明白神的心意,然而當人有偏見時,無法客觀判斷,因此有看沒有懂,他的固有觀念已經取代了聖經,他的固有觀念如果正確無誤,那是很好,萬一那些本身就有問題,那時會錯得很離譜。耶穌當時就面對這問題,他們把前人留下來的規矩,一律當作神聖不可侵犯,實際上裡面已參雜了一些出於人,不是出於神的東西。「他們將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導人,所以拜我也是枉然。」(太十五9)「這就是你們藉著遺傳,廢了神的誡命。」(太十五6
       
 因為這百姓油蒙了心,耳朵發沉,眼睛閉著,恐怕眼睛看見,耳朵聽見,心裡明白,回轉過來,我就醫治他們。」(15)許多人的心蒙上一層油,將真理與自己隔絕,他們並不期望知道真理,真理對人要求太多,要人敬畏神,不可自私,犯罪作惡,詐欺虛偽,貪愛世界,放縱肉體情慾,要求這麼多,簡直是要他們的命,所以他們寧可眼睛閉起來,耳朵塞起來,當作沒聽到。他們如果虛心一點,勇敢面對自己的缺點,到耶穌面前懇求幫助,耶穌就拯救他們。

        但你們的眼睛是有福的,因為看見了;你們的耳朵也是有福的,因為聽見了。」(16)少數的人有心學習,那種人神不會向他們隱藏,會讓他們明白隱藏的奧秘,享受天上的筵席。

三、撒種祕訣(17- 23):
        我實在告訴你們,從前有許多先知和義人要看你們所看的,卻沒有看見,要聽你們所聽的,卻沒有聽見。」(17)人都以為真理很簡單,隨便看看就能明白,事情沒那麼容易,自古以來,無數的聰明人,哲學家,諾貝爾獎得主,窮畢生精力在尋找生命的意義,最後是空手而回。雖然人們信各種宗教,也有許多基督徒,自認為已找到真理,其實未必。
        真理與得救有關係,對真理認識越模糊,越不容易得救,越清楚,越容易得救。要得救先決條件是成為聖潔,沒耶穌的幫助,人靠自己無法成為聖潔;雖然信耶穌受洗得聖靈,那也不保證能得救;需經歷試煉,把污穢煉乾淨,才能得救。有的人說,你一天到晚講試煉,那些我們早就知道了,哪裡需要你來重複。許多人對它的認識,是腦子裡死的知識,真的身歷其境,卻完全不知道自己正身在其中。(很多東西以前已講過,不再重複,有興趣的人,自己詳細去找。)
        他們不斷的發出疑問,不是說禱告祈求神就會賞賜嗎?我已經求了這麼久,為甚麼還得不到?不是說信耶穌有平安嗎?為甚麼我遇到這麼多的不順,看很多作惡的人都一帆風順,叫我怎麼信得下去。許多人每次禱告,每次都得不到,很自然的,他的信心就消失了,再也不想禱告,只是表面做給別人看而已。
        禱告要先明白,甚麼神會應允,甚麼神不會垂聽,如果是求神的國、神的義,那些會蒙神應允,如果是求神把你的十字架拿掉,或太在意屬世福氣,那大概會得不到,當然基本的生活需要,祂會看顧,有些你覺得很不夠,但祂覺得還可以。就像保羅求神把他的刺拿掉(林後十二7- 10),那樣就可多做許多聖工,神沒允許,只說「我的恩典夠你用」,因為如果那樣的話,他所做的一切聖工,都會結不出果子。
        許多人對真理認識不夠,或錯誤的認識,不明白神的旨意,以至於試煉煉到一半,就半途而廢,最後無法成為聖潔。說起來很簡單,真的明白的卻沒多少人,不少人誤解真理,以為受洗、得聖靈就已經得救了,因此才說,對真理的認識,與得救有密切關係。能讓人得救的真理,不是平白得到的,那是當事人勝過許多屬靈爭戰,才從神那裏得到,拿出來與眾人分享,讓別人也能勝過考驗。
        所以,你們當聽這撒種的比喻。」(18撒種的比喻包含許多靈修上的重點,不論自己追求長進,或教導別人,這些地方需特別注意。

        凡聽見天國道理不明白的,那惡者就來,把所撒在他心裡的奪了去;這就是撒在路旁的了。」(19)許多人傳福音是不管三七二十一,種子隨便亂撒,不考慮那是甚麼樣的田地,該先做些甚麼處理,結果往往是徒勞無功,俗語說「偷雞不著蝕把米」,我們沒偷雞,浪費許多米倒是真的,專做虧本生意。
許多人的心很僵硬,種子無法扎根,當人覺得他一切都很好,不需要神的看顧,那時你講再多,只是惹來他的反感。羊只有被野狼追殺,餓得要死,渴得要命,那時才知道牠需要牧人的照顧,人只有遇到解決不了的難題時,才會想到神。對這種人唯一的方法,就是為他禱告,天有不測風雲,人有旦夕禍福,哪天他遇到困境、無路可走,才會醒悟。
另外人需要神賜他悟性,打開心竅,對道裡才聽得下,否則你所講的,對他來說就像外國語言,不知所云,只覺得你很迷信,不可理喻,很煩。對這種人一樣需為他們禱告,求神打開心竅,免得自討沒趣,當土地乾旱結成硬塊,需等天降大雨,才會軟化。
        有些人從小生長在沒有愛的世界,沒人關心,反而任意打罵,讓他以為人間很冷酷,別人都是不懷好意,對外來的東西一律拒絕。對這種人要用愛心去感化,不一定要多大的付出,日常生活中的舉手之勞,適當的關懷,無形中帶給人溫暖,長期下來自然會結出果子。我們是白白付出,不求回報,只從神那裡得賞賜,愛心可打開一切閉鎖的門。
         
撒在石頭地上的,就是人聽了道,當下歡喜領受,只因心裡沒有根,不過是暫時的,及至為道遭了患難,或是受了逼迫,立刻就跌倒了。」(20, 21)石頭會阻礙根的生長,讓植物得不到養分,同時根基不穩,遇到風吹雨打,就被連根拔起。最常見的大石頭就是驕傲,自認為多了不起、多偉大,實際上人是軟弱渺小,一無所知、一無所能。自大的人心中充滿自我,自己做王,不願順從聖靈帶領,樣樣要聖靈照他的意思,而且常看不起別人,這種人得不到神的恩典,在試煉中很容易就跌倒,在曠野中自己帶路,必然會迷路。
其次普通的石頭叫悖逆,這種石頭也很常見,不聽神的話,叫他禱告,都不禱告,知道的道理,不認真遵行,這種人靈性不可能進步,只是掛名信徒而已。另一種小砂礫叫自私,一切為自己,只顧自己,很少考慮到別人,常做出損人益己的事,這種沒愛心的人,會讓自己得不到神的眷顧。
       
 撒在荊棘裡的,就是人聽了道,後來有世上的思慮、錢財的迷惑把道擠住了,不能結實。」(22)有幾種植物常與生命種同時成長,阻礙陽光的照射,也把養分吸走,常見的是荊棘,又叫虛榮,人都喜歡在那裡炫耀,比來比去,輸了忌妒別人,贏了驕傲自大,甚至引來別人的陷害。為了虛榮常把全部時間精神,投注在無意義的事上,浪費時間,累死自己,對自己與別人都沒好處。
說來簡單,可是人就是喜歡做這種事,其實世事變來變去,十年河東,十年河西,今天別人說你好,明天就把你罵得一文不值,人是善變的,不要在意別人怎麼看,要在意神怎麼看,人是看外表、財富、地位,神只看人的品德。人看得到外面,看不見裡面,外面是假的,裡面才是真的,雖然別人看不起你,只要神說你不錯,那就夠了,不用表現給人看,神知道就好。
常看到一堆大人物聚在一起,好像很了不起的樣子,其實在神面前,他們就像一群螞蟻,與其跟他們混在一起,互相吹捧,虛情假意,最後一齊沉淪;不如到神面前禱告,保持頭腦清醒,不沾污穢。人生這場夢很快就結束,不要迷失在虛榮裡,外面要表現得平凡,靈性真的好的人,都與虛榮保持距離。
其次是蒺藜,又叫貪愛世界,世上的好東西,每種都要,永遠不知滿足。人就像一艘船,能載運的貨物有限,只能選最重要、最好的,太貪心超載,注定要沉船。如果希望在天上擁有許多美物,在世上注定要背沉重的十字架,當你背著沉重的十架,還能有甚麼享受?日子過得去就不錯了,還能貪心甚麼。當你整天吃喝享樂,那有背到十字架嗎,沒背十架將來能得到甚麼?
有一個窮寡婦來,往裡投了兩個小錢,就是一個大錢。耶穌叫門徒來,說:我實在告訴你們,這窮寡婦投入庫裡的,比眾人所投的更多。因為,他們都是自己有餘,拿出來投在裡頭;但這寡婦是自己不足,把他一切養生的都投上了。」(可十二42- 44)許多人看這段聖經,都以看故事的心情在看,因為一般人不會做這麼大的犧牲。
雖然人不當一回事,但耶穌卻以這種標準,要求真正有心跟隨祂的人,真的能做到的,相當的少,一般人行善,都是自己的事先處裡完,多餘的再來行善。真正神的工人就像這個寡婦,把神的恩典帶給許多人,讓人活在幸福中,自己卻過著苦澀的日子,這就是為甚麼神不將保羅那根刺拿掉的原因(林後十二7- 10),不背十字架能做甚麼工?雖然很苦澀,但它們要證明你配得上將來的獎賞。
        另一種常見的是野草根,又叫體貼肉體,它無處不在,很難根除,野火燒不盡,春風吹又生。人對肉體情慾非常有興趣,整天就是想如何吃喝玩樂,當心思都在這上面,那就不用走天路了。世上的享樂越多,從神那裡得到的就越少,世上的享樂越少,從神那裡得到的就越多,整天在交際應酬,讓信徒很滿意的福音工人,靈性很難長進。
        有些人沒追求肉體享樂,卻過度注重肉體平安,當身體出現一些小毛病,或久病不癒,就以為一定出了甚麼大問題,神沒看顧他。身體出問題看醫生,沒甚麼錯,能醫早點醫,免得弄成大問題。當你已經看了幾個醫生,病情卻反反覆覆,老是弄不好,那就不是一般的病。
要先反省自己是否有該改進的地方,如果沒有,那有可能是試煉,是神加在你身上,要讓你靈性更長進,或與祂同擔苦難。不用再到處找醫生,或一直求神讓它好起來,拿出信心多多禱告,靠著聖靈加添的力量,與它長期抗戰,有些苦難是神要你承擔的,你天上的冠冕是靠它換來的。

        撒在好地上的,就是人聽道明白了,後來結實,有一百倍的,有六十倍的,有三十倍的」(23)處理完土地僵硬,石頭太多及雜草叢生的問題後,不表示已大功告成,接下來進入重要階段,將種子埋在土裡,就像耶穌說的「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,仍舊是一粒,若是死了,就結出許多子粒來。」(約十二24)它需經歷一段黑暗死亡的過程,換句話說,就是挫折失敗、潦倒落魄、被人藐視的階段,如果大喊大叫,亂發怨言,到處哭訴,那表示死得不夠徹底,還需再死一次。
        說來簡單,其實很難,目前的基督徒,包括福音工人在內,很少能走完第一道門洞,(詳情請參考上行的詩),要結出幾十倍的果子,至少須走完第二道門洞,那是非常辛苦。寫起來很簡單,幾句話就結束,實際經歷,往往需花數十年時間,身經百戰,打得天昏地暗,筋疲力盡,幸運的才勉強過關,千萬不能小看。
這時要做的事就是「靠主常常喜樂」(腓四4),一般人是痛哭流涕,埋怨神沒能力,沒看顧他,言而無信,都因為對真理不了解,聖經有看沒有懂,沒受過正確的教導。當人面對困境,心情沉重,想笑也笑不出來,這時要靠耶穌的幫助,常常喜樂,知道黑暗很快就過去,豐盛的收穫在前面等著,沒有付出,就沒收穫,意志消沉是對神信心不夠,會讓你無法繼續走下去。
「應當一無掛慮,只要凡事藉著禱告、祈求,和感謝,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。」(腓四6)很多人對神沒信心,看到外面可怕環境,猜想各種可能發生的情形,把自己嚇得六神無主,手足無措。實際上神有完全的能力,一切都在神的掌控中,神如果不允許,事情根本不會發生,不要自己嚇自己,只要好好的禱告、祈求,和感謝,剩下的神都會處理。別人是怨言,你是感謝,因為知道今天的苦頭,明天都會變成貴重的禮物。

        神所賜、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。」(腓四7)眼看不可能,就要滅頂了,偏偏神會賜我們出乎預料的平安,讓不可能變可能,會保守我們的靈命,讓我們不至於跌倒。在黑暗中要耐心等候光明的來臨,不要一直催促神,那會讓你的收成打折扣。
        這個比喻教我們,怎樣才能快樂見神,今天許多信徒信心滿滿,自以為必能進天堂,到神面前,才發現自己衣服上有許多污點,每個污點代表某些缺欠,不用人說,自己也會知道,不過已經太晚了,能穿潔白衣服見神的,其實很少,就算有,也大都是兩手空空。如果能穿潔白的衣服,而且帶了數十隻健康純淨的羊做伴手禮,那是相當不容易,如果能抓住撒種比喻的要點,這個願望不難達成。

四、稗子的比喻(24- 30):
        耶穌又設個比喻對他們說:天國好像人撒好種在田裡」(24)耶穌把真理撒在人心,人如果照著所教導的好好的做,自然能結出好果子。
         
及至人睡覺的時候,有仇敵來,將稗子撒在麥子裡就走了。」(25)剛開始你對真理不明白,有時會做錯,祂會提醒管教你,但祂賜人自由意志,不過度干擾人的選擇,因此一段時間後,祂就不再提醒人,讓人照自己的意思去做,你作對、作錯他都不管,好像他在睡覺,甚麼都不知道。

        到長苗吐穗的時候,稗子也顯出來。」(26)魔鬼用色情、錢財、權力來誘惑人,有些人受不住誘惑就去犯罪,因為神都不管教他,他以為沒有神,膽子越來越大,昧著良心騙財騙色,做許多傷害信徒的事。
       
 田主的僕人來告訴他說:主啊,你不是撒好種在田裡嗎﹖從哪裡來的稗子呢﹖」(27)許多善良的信徒深受重傷,不斷的向神哭訴,怎麼容許這種人胡作非為,怎麼容許這樣的事在教會發生,敗壞神的名,讓信徒心灰意冷,再這樣下去,教會都要關門了。
        
 主人說:這是仇敵做的。僕人說:你要我們去薅出來嗎﹖」(28)神不希望有這種事發生,這是魔鬼的傑作,就像魔鬼引誘夏娃吃善惡果,神可以阻止,但沒那樣做,那樣人就失去自由意志,以後遲早還是會做錯。神任憑它發生,事後再來補救,讓人從中得到教訓,以後才不敢再隨便亂來。天使問神,要不要讓那些假信徒、假工人、假先知原形畢露。
        
 主人說:不必,恐怕薅稗子,連麥子也拔出來。」(29)神說慢點動手,讓它自然發展,有些壞人壞得很明顯,人人看得出來,有些壞人手段高明,一般人看不出來。如果神讓審判提前臨到,會讓人的真面目無法充分顯露,有時會讓單純的信徒,以為神善惡不分,善有惡報,對神產生懷疑,讓軟弱的信徒跌倒。
       
 容這兩樣一齊長,等著收割。當收割的時候,我要對收割的人說,先將稗子薅出來,捆成捆,留著燒;惟有麥子要收在倉裡。」(30)凡事有神的時候與計畫,遠超出人所能理解的範圍,神一時無法對人說清楚,但最後會知道神的判斷、決定,都是最好、最正確的,能把好人壞人徹底分開。
        因此我們對教會中的異常現象,不用大驚小怪,凡事都在神掌控的範圍,有神的計畫與時候,要把握機會,做好自己的靈修,為教會多禱告,神自己會處理。要提高警覺,教會中各式各樣的壞蛋都有,自己要小心。就像士師時代以色列人大亂,神好像不見了,其實都還在神的掌控下。

五、芥菜種的比喻(31, 32):
        他又設個比喻對他們說:天國好像一粒芥菜種,有人拿去種在田裡。這原是百種裡最小的,等到長起來,卻比各樣的菜都大,且成了樹,天上的飛鳥來宿在他的枝上。」(31, 32)可以在google search打入「芥菜種」,就可看到它種子跟樹的形狀,它種子很小,樹卻不小。耶穌的意思是,真理雖然看起來很小,一般人看不起,但如果有適當環境,它有很大成長的空間,最後的結果,遠超出當初的想像。
        人常小看真理,以為它沒甚麼,不能帶給你名利權勢,因此人拋棄它,去追求世間美物,當他費盡工夫,好不容易得到所期望的東西時,卻發現完全沒當初想像的那麼好。反過來說,真理剛開始似乎沒甚麼,但好好的遵行,最後會帶給你極大的幸福,遠超出當初的想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