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從亞當犯罪後,人類成了罪的奴隸,被趕出樂園,活在苦難中,雖然努力掙扎,終究無法重回樂園,反而越縛越緊,苦不堪言,呼天天不應,呼地地不靈。一切問題由罪而來,罪不解決,人類永遠活在痛苦中,耶穌來世上,要為人徹底解決問題。能不能解決,要看你願不願與祂配合,祂不強迫人,能相信祂,順從祂帶領的,才有辦法脫離苦海。
一、赦罪權柄(1- 8):
沒人有赦罪權柄,因為所有的人都是罪人,雖然神可以赦罪,但有罪白白赦免,就違反公義的原則,這種事祂作不出來,除非有無罪的人,願意替有罪的人付出代價,這樣罪才能得到赦免。
「耶穌上了船,渡過海,來到自己的城裡。有人用褥子抬著一個癱子到耶穌跟前來。耶穌見他們的信心,就對癱子說:小子,放心吧!你的罪赦了。」(1, 2)病人費了那麼大的功夫到耶穌面前,目的要病得醫治,然而耶穌卻不對症下藥,反而跟他說,他的罪赦免了,讓他有點失望。
「有幾個文士心裡說:這個人說僭妄的話了。」(3)猶太人非常敬畏神,在他們的觀念裡,人都是罪人,只有神才有權柄赦免人的罪,這是甚麼人,竟然這麼大膽,敢赦免人的罪。自古以來,沒有哪個先知或義人敢說這種話,連摩西、亞伯拉罕都不敢,他是誰,竟敢講這種話。
「耶穌知道他們的心意,就說:你們為什麼心裡懷著惡念呢﹖或說:你的罪赦了,或說:你起來行走,哪一樣容易呢﹖但要叫你們知道,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權柄;就對癱子說:起來!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。那人就起來,回家去了。」(4- 7)猶太人會釘死耶穌,最主要的原因是,祂在安息日醫病趕鬼,另外就是祂赦免人的罪,他們覺得這樣對神太不尊重。耶穌如果不去碰這兩點,法利賽人完全拿祂沒辦法,沒任何藉口可懲罰祂。
「眾人看見都驚奇,就歸榮耀與神,因為他將這樣的權柄賜給人。」(8)耶穌所以宣稱祂有赦罪權柄,是要讓人知道祂是彌賽亞、是救主,能救人脫離罪惡,重回神的懷抱,重回伊甸園,這是人類幾千年來的盼望。只是法利賽人不相信祂,以為祂只是平凡人,不知道祂是聖靈使處女懷孕,不像一般人帶有原罪。
施洗約翰出生時,他父親撒迦利亞原本因不相信天使告訴他的信息,受懲罰變成啞巴,當聖靈充滿時說出預言:「主─以色列的神是應當稱頌的!因他眷顧他的百姓,為他們施行救贖…叫我們既從仇敵手中被救出來,就可以終身在他面前,坦然無懼地用聖潔、公義事奉他…叫他的百姓因罪得赦,就知道救恩。」(路一68, 74, 75, 77)耶穌有赦罪權柄,不是自己吹牛,而是神所預定的,儘管祂行了無數的神蹟,使死人復活,證明祂是神所差來的,但許多人依然不信。
二、拯救罪人(9- 13):
「耶穌從那裡往前走,看見一個人名叫馬太,坐在稅關上,就對他說:你跟從我來。他就起來跟從了耶穌。」(9)馬太是稅吏,稅吏常利用百姓的無知,多收一些稅進入私人口袋,因此百姓常很痛恨,認為他們是罪人,其實他們跟現代的官員差不多,大部分作官的,都是貪污的高手。馬太在這之前有接觸過耶穌,看過耶穌的神蹟,耶穌也指出他的錯誤,他從此改過向善,因此耶穌才選召他,他也立刻跟從耶穌。人要蒙神悅納,最基本的就是要公義聖潔,知過能改。
「耶穌在屋裡坐席的時候,有好些稅吏和罪人來,與耶穌和他的門徒一同坐席。」(10)他不只自己跟從耶穌,而且在家裡設宴款待耶穌,順便邀請他的同事,讓他們認識耶穌。稅吏雖然比一般人富有,但因錢財來路不明,為一般人所看輕,現在有受人尊重的先知願意接近他們,讓他們受寵若驚,耶穌願意與他們為伍,是要幫助他們走上正路。
「法利賽人看見,就對耶穌的門徒說:你們的先生為什麼和稅吏並罪人一同吃飯呢﹖」(11)法利賽人看了很吃驚,耶穌怎麼與罪人為伍,沒保守聖潔。聖經要我們分別為聖,不是要我們自命清高,而是要我們不能與人同流合污,你需跟別人保持適當友誼,但他們所做的壞事,不要去碰。世人雖然有許多朋友,但大多是酒肉朋友,真的靠得住的沒幾個,你跟他有適當友誼,當他遇到難題時,會來找你幫忙,因為知道你靠得住,這樣才有辦法將神的恩典帶給他。
「耶穌聽見,就說: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,有病的人才用得著。」(12)人可說是先天不足,後天失調,原本就有許多罪性,再加上後天不良的環境和錯誤的教導,結果大都變成無神論,不相信死後有審判,為了爭名奪利,常作出傷天害理的事,因此世上好人不多,壞人倒是很多;誠實的人不多,騙子處處皆是。在末日審判會慘不忍睹,有些人本性沒那麼壞,只因不良環境的薰陶,越變越壞。
這不是神所期望的,祂造人是要讓人活在幸福中,不是活在痛苦中,因此祂差耶穌來到世間,行許多神蹟,給人明確的證據,知道神的存在。另外祂也教導人甚麼是真理,真理就像交通規則,如果每個人都遵守,到處都很順暢,每個人都活在幸福中;如果每個人都不遵守,到處發生車禍,大家都活在痛苦中。然而不是所有的人都教得來,有些人就是蠻橫霸道,喜歡耍弄陰謀詭計,因此祂必須把那些壞人淘汰掉,這樣好人才能永遠活在幸福中。
「經上說:我喜愛憐恤,不喜愛祭祀。這句話的意思,你們且去揣摩。我來本不是召義人,乃是召罪人。」(13)物以類聚,神就是愛,你對人有愛心,表示你的性情跟神相近,祂自然會喜歡你;你對人沒愛心,雖然奉獻許多東西給祂,那只是在巴結祂而已,表示你很勢利眼,祂不會喜歡你。因此與其奉獻一堆東西給神,不如對一些卑微、無知、一時糊塗的人,多一點愛心,這樣祂才會喜歡。常看到人對神很恭敬,對別人卻沒愛心,甚至隨便傷害欺負人,那是錯得離譜,會惹來神的憤怒。
耶穌來到世界,不是為善良的人而來,他們不需要祂的幫忙;而是為那些沒受到正確教導,被污染,被迷惑,在人眼中是壞人,但實際上沒那麼壞,還有向善的心,耶穌是為這些走迷路的人而來。
三、新的生命(14- 17):
「那時,約翰的門徒來見耶穌,說:我們和法利賽人常常禁食,你的門徒倒不禁食,這是為什麼呢﹖」(14)現代人都很好命,吃得飽、穿得暖,不知人間疾苦,禁食是很難受的,只要一天不吃不喝,立刻知道原來飯跟水是那麼寶貴。虔誠的猶太人或回教徒時常在禁食,禁食有反省悔改,刻苦己心的涵義,知道自己有許多該改進的地方,在世上只是客旅,須戰戰兢兢、臨深履薄的走完今生的路程,不能每天只想吃喝玩樂,那樣對靈命很危險。
約翰的門徒生活很刻苦,攻克己身,對邪情惡慾不敢大意,時刻防範,他們看耶穌的門徒,日子那麼好過,很少在禁食,覺得很奇怪,似乎耶穌沒把他們教好。
「耶穌對他們說:新郎和陪伴之人同在的時候,陪伴之人豈能哀慟呢﹖但日子將到,新郎要離開他們,那時候他們就要禁食。」(15)耶穌在世傳道的時間不長,只有三年多一點,祂有許多事要做,先讓信徒明白真理,打好基礎,再循序漸進,因此沒立刻要求他們過刻苦的日子。
「沒有人把新布補在舊衣服上;因為所補上的反帶壞了那衣服,破的就更大了。」(16)舊約是針對人舊的生命所訂下的規矩,免得人任意妄為,奔向毀滅,儘管神頒布律法,人知道,卻做不到,常常捨本逐末,只做表面功夫,內在卻沒改變。就像法利賽人雖然時常禁食,反而驕傲自大、自義自負,外表看來很不錯,裡面卻充滿詭詐、污穢。
「也沒有人把新酒裝在舊皮袋裡;若是這樣,皮袋就裂開,酒漏出來,連皮袋也壞了。惟獨把新酒裝在新皮袋裡,兩樣就都保全了。」(17)人老的自我受罪的污染,就像舊衣服、舊皮袋一樣,真理就像新布、新酒一樣,注重內在的精神,不注重外在的儀式。你要人老的自我來遵守真理,他做不到,反而畫虎反類犬,變成怪模怪樣;必須換上從耶穌來的新生命,才能達成你的期望。過去的律法注重外在的行為,無法改變內在的生命,耶穌先教導人真理,接下來幫人去舊換新,讓人成為新造的人,才能把真理行出來,這正是水洗、靈洗的真正涵義。
「沒有人喝了陳酒又想喝新的;他總說陳的好。」(路五30)老酒比較溫和,符合人的胃口,新酒比較辛辣,讓人受不了。猶太人一向遵守律法,住重外在的行為,認為那樣很敬虔;現在耶穌強調內在的精神,不注重外表,讓他們覺得是退步,不是進步。
同樣的,一般人聽道理,以為受洗、得聖靈就可進天國,這個很簡單,很合他的胃口。你說要經過許多磨練與考驗,考得過的才能進天堂,這個讓他覺得很刺耳,說,哪個王八蛋,胡說八道,擅自更改聖經,把他抓過來好好的修理一頓,把他消音。
四、醫治血漏(18- 22):這一段馬可福音有比較詳細的記載。
「有一個女人,患了十二年的血漏」(可五25)「女人若在經期以外患多日的血漏,或是經期過長,有了漏症,她就因這漏症不潔淨…她所躺的床,所坐的物都算為不潔淨,凡摸這些東西的,必不潔淨到晚上,並要洗衣服,用水洗澡。」(利十五25-27)血漏屬靈上有它象徵性的涵義,血就是生命(利十七11, 14, 申十二23),一個人不斷的在犯罪,靈命持續喪失,這是很嚴重的事,因此舊約對血漏很重視,它提醒新約信徒不可隨意犯罪,免得被污染,因此對這類信徒,要與他們保持距離,不要效法他們的行為。
「在好些醫生手裡受了許多的苦,又花盡了她所有的,一點也不見好,病勢反倒更重了。」(可五26)醫學再怎麼進步,永遠有許多醫不來的病,常常是錢花光了,身體也報銷了,因此許多醫生,當他得了難以治癒的病,寧可不再折磨自己,早點結束比較乾脆。
「她聽見耶穌的事,就從後頭來,雜在眾人中間,摸耶穌的衣裳,」(可五27)要等耶穌來找她,太難等,不如自己來找耶穌,且血漏病患一般需與眾人隔開,很不方便,她偷偷的來找耶穌。
「意思說:「我只摸他的衣裳,就必痊癒。」」(可五28)一般人需要耶穌替他們按手禱告,但是她對耶穌有信心,相信只要接觸到耶穌,病就會好,不試白不試,就算不成功,至少也不吃虧。
「於是她血漏的源頭立刻乾了;她便覺得身上的災病好了。」(可五29)一試之下果然成功,白白賺到,不至於白跑一趟,正當她很得意,想溜的時候,沒想到耶穌在抓小偷,到底誰偷了神的能力。
「耶穌頓時心裡覺得有能力從自己身上出去,就在眾人中間轉過來,說:誰摸我的衣裳﹖」(可五30)病情痊癒,不是它自己好的,而是聖靈的運作,耶穌感覺到有能力從祂身上出去了,想知道,到底是誰作的。
「門徒對他說:你看眾人擁擠你,還說誰摸我嗎﹖」(可五31)門徒很奇怪耶穌怎麼問這種話,大家都擠在一起,根本分不清楚,誰還注意這些。
「耶穌周圍觀看,要見做這事的女人。」(可五32)雖然大家都擠在一起,但都是無心的,只有一個是有意的,是憑著信心故意作的。
「那女人知道在自己身上所成的事,就恐懼戰兢,來俯伏在耶穌跟前,將實情全告訴他。」(可五33)神能力的運作要看當事人的信心,如果有信心,就像線路暢通,立刻通電,病得醫治;如果沒信心,就像短路,彼此不來電,禱告半天,沒絲毫動靜。
「耶穌對他說:女兒,你的信救了你,平平安安地回去吧!你的災病痊癒了。」(可五34)耶穌沒責備她,反而稱讚她有信心,許多人向神祈求,可是信心太小,以至於無法蒙恩。當然禱告不蒙應允,原因很多,不能一概而論,但信心不足,是一個重要的原因,有興趣的可在google search 打入「為甚麼禱告神不垂聽」就可找到。很多人自認為有信心,實際上卻沒信心,有沒有信心,可從他的行為看出來。有信心的人心在天上,願意為真理受苦受難,不願做出違背真理的事;沒信心的人心在世界,不願為真理遭受任何損失,整天忙著賺錢、吃喝玩樂,不在乎死後審判。有信心的人,寧可為了永生,放棄今生;沒信心的,寧可為了今生,放棄永生。
五、死人復活(23- 26):這段路加福音有較詳細的記載,但有些地方沒寫清楚。
「有一個管會堂的,名叫睚魯,來俯伏在耶穌腳前,求耶穌到他家裡去,因他有一個獨生女兒,約有十二歲,快要死了。」(路八41, 42)他本身不太有信心,也不敢得罪法利賽人,無奈只有一個女兒快死了,只好死馬當活馬醫,萬一好了,那樣最好,萬一沒成功,也可提供資料給法利賽人,作攻擊耶穌的把柄,人是很複雜的,不像外表那麼單純。接下來,就發生前面血漏婦人那件事。
「還說話的時候,有人從管會堂的家裡來,說:你的女兒死了,不要勞動夫子。」(路八49)本來還抱著一點希望,沒想到病情惡化得很快,人已經死了,已經救不了了。
「耶穌聽見就對他說:不要怕,只要信!你的女兒就必得救。」(路八50)在人是不可能,但對神來說,沒有不可能這三個字,因此耶穌安慰他,只要他有信心,她女兒仍有希望。
「耶穌到了他的家,除了彼得、約翰、雅各,和女兒的父母,不許別人同他進去。」(路八51)耶穌不想讓太多的人知道,因此只帶少數幾個人進去,在聖經中許多地方同時提到彼得、雅各、約翰,一方面因為他們是耶穌最親近的門徒,一方面它們暗示著信徒最重要的三種品德──信望愛,彼得代表信心,雅各代表盼望,約翰代表愛心,要解決大問題,需具備這三種美德。
「眾人都為這女兒哀哭捶胸。耶穌說:不要哭。他不是死了,是睡著了。他們曉得女兒已經死了,就嗤笑耶穌。」(路八52, 53)死跟睡著完全不一樣,耶穌卻把死說成是在睡覺,讓家屬很失望,怎麼大老遠請了個蒙古大夫來。肉體的死並不可怕,因為靈魂一離開身體,就進入屬靈世界,理智、感覺依然存在,才知道自己在世上,的確像做了一場夢,只是一般人因為不相信有靈魂,以為死就一切都結束,自然會很害怕。
可怕的是靈魂的死,你的理智、感覺依然存在,但因做了許多壞事,每件壞事都有它應受的懲罰,要被關到地獄,一樣樣的還清。自古以來各種宗教,不斷的提醒人地獄的存在,神也賦予人這種本能的知識,只是人為了眼前的利益、享樂,硬是否認良心的提醒,往地獄衝進去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