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1月24日 星期五

馬太第廿四章 耶穌再臨



        這章提到末日災難,及信仰迫害,目前大部分信徒,所經歷的神蹟不多,信心有限,要他們去面對這些,會把許多人嚇跑。因此這章我們就跳過去,以後如果有必要,再說。
        但有些地方還是要提一下,許多人對這章的認識,根本上是錯的,很多地方耶穌是用比喻,不是明說,人們以為祂在講整個世界的結束,實際上祂在講,當神在一個地區作工,當祂撒下種子後,如何收割莊稼,將他們帶回天上,同時對該地區進行審判。這些事在當時已經完成,許多不信的人,已接受了應得的懲罰。
        「這世代還沒有過去,這些事都要成就。」(太廿四34)許多人以為耶穌說話不算話,已經過了兩千年,末日都還沒來到,因此對神的許多提醒,不放在心上,其實這句話早就實現了,只是不像人所想的那樣。
        有些人會想,為甚麼耶穌要用比喻,而不明說,「門徒進前來,問耶穌說:對眾人講話,為什麼用比喻呢?耶穌回答說:因為天國的奧祕只叫你們知道,不叫他們知道。凡有的,還要加給他,叫他有餘;凡沒有的,連他所有的,也要奪去。所以我用比喻對他們講,是因他們看也看不見,聽也聽不見,也不明白。」(太十三10- 13)很多人對真理沒甚麼興趣,只是聽聽好玩,這種人耶穌沒打算讓他們知道。
        在天國的比喻中,有些地方耶穌還有做解釋,這章幾乎完全沒解釋,許多名詞如冬天、安息日、日頭、月亮、星星、世界末日、閃電、鷹、屍首…,都有它象徵性的涵義,不像字面上所看到的那樣,因此這章很難懂,常被誤解。聖經是屬靈的,不受時間限制,在其他神作工的地方,事情依然會再出現,因此對有心人士來說,它仍然值得注意,說不定當你還活著,它們就忽然臨到。
        許多人對這章有興趣,因他們想知道末日會怎樣,該往哪裡逃。就像挪亞時代,當洪水臨到時,不管往哪裡逃,都是死路一條,方舟是惟一的活路。同樣的現今世界,罪惡滔天,處處動盪,不管往哪裡逃都不安全,耶穌是惟一的方舟。有些人雖然信耶穌,但只是掛名信徒,沒真正的屬靈生命,因此得不到庇護,要趁早努力,越深入主內,所得的庇護越大;越在外圍,所受的保護越有限。

2017年11月23日 星期四

馬太第廿三章 病入膏肓-2



六、忽略內在25, 26):
        「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!因為你們洗淨杯盤的外面,裡面卻盛滿了勒索和放蕩」(25)許多人只注重表面的行為,卻忽略內在的心思意念,心裡充滿不良意圖,想敲詐勒索,搞外遇、劈腿,礙於怕人發現,影響名譽而不敢做,哪天有適當機會,就想辦法把它實現。因此要控制你的心思意念,儘量避免接觸不良資訊,避開不良場所,不良夥伴,有空多禱告親近神,做服事人的工作,讓你的內心充滿良善,這樣污穢才不會入侵。
        「你這瞎眼的法利賽人,先洗淨杯盤的裡面,好叫外面也乾淨了。」(26)真理重要的是內在而不是外表,儘管表面看起來很守規矩、很虔誠,但內心怎樣,別人不知道,神才知道,也難怪各個宗教都有許多騙子,藉宗教騙財騙色。這正是為什麼我們反覆強調,要多禱告,忍耐經歷試煉,把老舊人去掉,換上新生命,因為只有這樣,你的裡面才能洗乾淨,裡面乾淨,外面自然就乾淨了,否則外面再怎麼洗,裡面依然是髒的,這正是羅馬書所要表達的重點,可惜大部分的人看不懂。

七、外好內爛(27, 28):
        「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!因為你們好像粉飾的墳墓,外面好看,裡面卻裝滿了死人的骨頭和一切的污穢。」(27)外面裝飾得很美,裡面卻充免污穢,不只假冒為善的政客、宗教領袖是這樣,一般人士也是如此。越到末日越是這樣,人利用科技的進步,各種化妝品,整形美容,把外表打扮得很漂亮,可是內在的心思、性情,卻越來越污濁。當你對他沒認識,常以為他很好,接觸越久,了解越多,越發現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,因此有句話說,因誤會而結合,因了解而分開。
        人常把問題怪到對方,卻很少自我檢討,道德的退化是普遍現象,現在已經沒人再提倫理道德了,你講這些,別人就說你虛偽,現代人都講究,想做甚麼就做甚麼,想說甚麼就說甚麼,不要壓抑、限制自己,要讓自我充分發揮。人的本性是自私自利,讓它充分發揮,結果就是天下大亂,人要學習克制自己的邪情惡慾,讓自己受真理的約束,一切才會上軌道。「禮義廉恥,國之四維,四維不彰,國乃滅亡。」
        自己先學好真理,明白是非對錯的準則,才有辦法教好你的後輩,他才不會走錯路,最後一輩子都毀了,看過許多人,家庭教育沒教好,最後下場很不好。你不把他教好,他會遭殃,你自己會首當其衝,他會替你惹來許多麻煩,希望他以後來奉養你,那是不可能,他只顧自己,不會管到你,當他來找你時,都是找你要錢,幾次沒給,態度就越來越差,甚至使用暴力,現在社會上已有不少「啃老族」,只知道吸毒、嫖妓、打電玩,不像人而像禽獸。
        要用真理來教導孩子,不要相信現代的心理學,人類的理論變來變去,可信度很低,常出錯,你用真理教導孩子,出了問題,神會替你負責;用人的理論教孩子,出問題,自己負責。教導孩子要把握時機,三四歲就要教導,常告訴他一些基本做人的道理,要他學習敬畏神,有空跟你一起禱告,讓他養成好習慣,小時不教,等青春期以後才教,那時為時已晚,只有自食苦果了。就像要改變樹枝的方向,早期容易,晚期就不可能了。
        小孩子所接觸的環境、刊物、卡通、遊戲、朋友都要留意一下,時代變化很快,環境污染厲害,許多色情、妖魔鬼怪的東西,都已滲透到裡面,一些不該發生的事,偏偏就是會發生,要提高警覺,魔鬼比你聰明多了,你想不到的地方,牠都想得到。
        「你們也是如此,在人前,外面顯出公義來,裡面卻裝滿了假善和不法的事。」(28)一般人對宗教領袖都抱著很大的期望,希望藉著他們的帶領,找到正確方向,脫離人生這團迷霧。然而真正好的宗教領袖不多,有些人剛開始不錯,逐漸有名氣後,擋不住名利色情的誘惑,最後自己迷失了方向,不但自己受傷,也給許多對他有期望的人,帶來很大傷害。畢竟人只是人,不能對人有太高的期望,他只是告訴你一個方向,其他的路要自己走,要多禱告,倚靠聖靈的帶領,信心要建立在神身上,不是在人身上。

八、叛逆到底(29- 36):
        「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!因為你們建造先知的墳,修飾義人的墓,說:若是我們在我們祖宗的時候,必不和他們同流先知的血。」(29, 30)外表上看,他們很虔誠,認同先知的作為,懺悔自己的祖先所做的錯事。先知為何被殺呢?因為有眼無珠,不識時務,嚴厲指責百姓與領導者的錯誤,讓他們忍無可忍,需要殺他們才能洩憤,才能警告那些烏鴉,不再亂叫。他們有改正這些罪行嗎?沒有,依然不斷的重覆犯錯。
        「這就是你們自己證明是殺害先知者的子孫了。你們去充滿你們祖宗的惡貫吧!」(31, 32)大體上並非百姓反對耶穌,而是宗教領袖反對耶穌,他們認為是他們拿著真理的鑰匙,憑甚麼一個無學小民出來指導他們,人們可以訓練宗教領袖,但先知不是人所能訓練,那是神自己帶領的。舊約有四大先知書十二小先知書,先知的身分,各種階層都有,許多是無學小民,神的話臨到,他們就成了神的代言人。
        你們這些蛇類、毒蛇之種啊,怎能逃脫地獄的刑罰呢﹖」(33)當宗教逐漸墮落,那時宗教界就跟一般世界一樣,用各種手段、陰謀詭計爭權奪利,許多人的作為,就像兇殘的豺狼、毒蛇,表面上在傳揚真理,背地裡卻做許多污穢的事,偏偏又不知反省,自認為是神國裡的大人物,他們誤解神的公義,完全不知道,嚴厲的審判正在前頭等著他們。
        「所以我差遣先知和智慧人並文士到你們這裡來,有的你們要殺害,要釘十字架;有的你們要在會堂裡鞭打,從這城追逼到那城,」(34)人犯罪作惡,罪有罪的代價,就像城牆有破口,不把破口堵起來,敵人就從那裡攻進來。先知警告人,哪些地方有破口,如果不堵起來就很危險,偏偏領導者認為,已經內憂外患了,不好好的為人民打氣,專說些威脅恐嚇的話,讓百姓灰心氣餒,不給你一點教訓,那還得了。不是百姓反對耶穌、先知,而是受到領導者的挑撥、誤導,把氣都出在神的工人身上。
        「叫世上所流義人的血都歸到你們身上,從義人亞伯的血起,直到你們在殿和壇中間所殺的巴拉加的兒子撒迦利亞的血為止。」(35)自古以來多少神的工人都壯烈犧牲,不只舊約時代,新約時代依然如此,直到世界末日,這種情況還會持續下去,人無法從前人所犯的錯中,得到教訓,人只聽好話,聽不下逆耳之言,總認為自己沒問題,都是別人亂講。
        「我實在告訴你們,這一切的罪都要歸到這世代了。」(36)耶穌說完這句話,過不了多久,整個猶太地大亂,死的死,逃的逃,苟延殘喘的,流落他鄉任人欺壓。對他們那一代的人,這句話是實現了。神是公義的,我們要思考,現代人的罪孽遠超過他們,已經數十年沒世界大戰了,就像地裡累積了許多能量,當能量釋放出來,後果會不堪設想。

九、公義審判(37- 40):
        「耶路撒冷啊,耶路撒冷啊,你常殺害先知,又用石頭打死那奉差遣到你這裡來的人。我多次願意聚集你的兒女,好像母雞把小雞聚集在翅膀底下,只是你們不願意。」(37)神愛選民,也愛一切祂所創造的人,想盡辦法告訴他們,做人應守規矩,不要犯罪,這樣祂才有辦法施恩給人。無奈人目中無神,把真理踩在腳下,犯罪作惡,任意對待神差來的工人。罪有罪的苦果,犯罪總需付出代價,自從亞當犯罪後,神為人預備救恩,要拯救一切有心悔改的人,可惜許多人不聽祂的呼喚,在世界追歡尋樂,結局是一片黑暗。世人固然如此,選民如果不認真追求真理,處處跟神唱反調,像猶太民族一樣,前途也會很淒涼。
        「看哪,你們的家成為荒場留給你們。」(38)人都希望有一處安定美麗的家園,可以來享受人生,只是「順天則昌,逆天則亡。」當人任意叛逆神,目中無神,就注定成為無家可歸的遊民,四處流浪,任人驅趕。
        「我告訴你們,從今以後,你們不得再見我,直等到你們說: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。」(39)從耶穌說這句話到現在,兩千年來猶太人中,似乎再也沒出現先知型的人物,先知奉神的名,提醒人該改進的事,人等閒視之,不當一回事,甚至嘲笑虐待,最後神就不再給機會了。同樣的,基督徒如果對神反覆提醒的事,置之不理,自認為一切都很好,最後也會被拋棄,唯有等候公義的審判。

十、結論:
        選民的錯常因領導者出了問題,這章講到當時領導者所犯的錯,值得我們做為鑑戒,免得跟他們犯同樣的錯。首先要身體力行,自己做不到的,就不要要求別人,要要求別人,自己需先能做到。要帶領別人走天路,必須自己先走過,打贏那場仗,才有辦法來帶領別人,才不會把別人帶錯路。
        其次不要貪慕虛榮,學習做個沒沒無聞的人,世人都是做給人看,要得人的稱讚,我們不要做這種事,不做給人看,而是做給神看。別人的批評論斷隨他去,人是善變、無知的,所做的判斷常出差錯,且變來變去,今天把你捧到天上,明天就把你踩在腳下。不要因為別人的話而患得患失,做自己當做,走自己當走的路,一切自有神公義的審判。
        第三,人的話常靠不住,許多人講得頭頭是道,其實是胡說八道,扭曲事實,人為了爭權奪利,常昧著良心,表面上正義凜然,實際上在抵擋真理。不用跟別人爭辯,好好親近神,求神賜你眼光,保守你遠離騙子,不要被壞蛋牽著鼻子走。有些人有嫉妒心,當他看見別人有好行為,而自己沒有,就造謠抹黑別人,尤其是一些一向被捧得高高的人,當他發現別人比他出色,就很不是滋味,想辦法打擊別人。
        第四,糊塗熱心是常有的事,許多狂熱份子都由此而來,根本原因是不明白真理,別人怎麼講,就怎麼信,沒經過理智的思考。真理不是空頭理論,不是死的條文,而是跟生命結合,在生活中實際行出來,造福自己與別人。許多人抓不住真理的精神,跟在別人後面,做一堆枝節瑣碎的事,忙了老半天,沒半點進步,反而越來越退步。
        第五,本末倒置是很常犯的錯,每個信徒都知道禱告很重要,但真的認真禱告的卻很少,因為都被抓去做一堆有的沒的。教會舉辦各種活動,看起來很熱鬧,每個都很重要,都需要去捧場,免得太難看,實際上那些活動,常是中看不重用,努力半天,收穫少得可憐。
        佈道會、福音茶會、慕道者聯誼會,似乎熱心傳福音,真正有心的能有幾個,許多只是來吃點心、聊天,浪費大家的時間、金錢。如果你是個牧人,你所照顧的羊,迷失、有病、髒兮兮的一大堆,主人還放心把新的羊讓你照顧嗎?先把現有的照顧好再說吧。
        一天到晚在靈修會,其實所講的早就知道了,講再多次也是一樣,許多東西不是不知道,而是做不到,因為大部分的信徒,包括福音工人,都還沒經歷去舊換新的過程,老的自我還在,就算很努力,老毛病依然去不掉。怎麼知道沒去舊換新,當彼此不能和睦同心,團結合作,那就表示還沒更新,黑的跟白的無法混在一起,當雙方都是白的,卻無法在一起,表示彼此還有缺陷,仍須努力。
        要去舊換新惟一的方法,就是認真禱告,忍耐經歷試煉,不要花那麼多時間,做一堆沒意義的事,好好的到神面前禱告,找幾個熱心服事神的信徒一起禱告,每天花半小時或更久的時間,只要一個教會有三、五個,或一、二十個信徒認真禱告,兩三年後,整個教會就會逐漸上軌道,不再死氣沉沉。讓聖靈帶領你,不要被別人牽著鼻子走。
        第六,另一個常見的錯就是忽略內在,人都注重外表忽略內在,因為外表看得見,內在看不到,實際上有內在才有外表,失去內在,外在遲早會垮。領導者就像船的掌舵,他指引信徒的方向,人的時間有限,當把時間都放在外在,花在內在的時間就很有限,反之亦然。舉例來說,當信徒整天都在練習樂器,唱讚美詩,可唱出優雅的詩歌很感動人,得到許多讚賞,但背後他需下多少的苦功,還剩多少時間禱告。
        目前的信徒大多是有外在沒內在,有許多外在活動,真正在神前禱告的,少得可憐,結果是中看不重用,似乎很熱心做聖工,實際上遇到試煉,三兩下就落荒而逃,惡者對這種信徒,根本不把他們放在眼裡。真正有實力的信徒,是花很多時間在禱告,忍耐經歷各種試煉,再接再厲,不發怨言,一步步過關斬將,他們沒甚麼才華,不受人重視,一般信徒覺得他們沒甚麼,但惡者知道他們不是好惹的,把許多人從黑暗中救出來,真正能開疆闢土的,正是這種信徒,其他的只是湊熱鬧而已,但這樣的信徒,少之又少。
        第七,最糟的是外好內爛,裡面有許多污穢,不知反省改進,外表還裝做很虔誠、很內行的樣子,藉此奪權、騙財、騙色,在短暫的得意後,下場都很淒涼,這種人實際上是不少,每個人都需儆醒,求神保守,免得自己變成這種壞蛋。
        第八,有些人很叛逆,不管對錯,想怎樣就怎樣,你越說,他越故意,不只對人如此,對神也一樣。他以為別人拿他沒辦法,了不起就是一死了之,其實對神來說是簡單的要死,祂隨便一出手,人就求生不能,求死不得了。就像保羅未信主之前,到處迫害信徒,非常威風,神讓他忽然眼睛看不到,他就甚麼都沒了(徒九1- 9)。屬靈世界沒有死,人無法用死來逃避神的懲罰,如果故意要跟神作對,注定要永遠活在極大的痛苦中。
        第九,神是公義的,不管是非對錯,最後都有公平的審判,在世上常有是非顛倒,惡人耀武揚威,好人被踩在腳下的事,這是神對人的考驗,看他是否因此而改變,還是能繼續堅持做人的原則,有不少人在這考驗下被淘汰,天堂只讓真正善良的人進入,神不會過分考驗人的信心,當祂證明你是有原則的人後,就讓你離開考場了。

馬太第廿三章 病入膏肓-1



        前面兩章提到猶太人的一些問題,信徒沒好行為,往往是領導者出了問題,把信徒帶錯路,在宗教上文士、法利賽人是百姓的指導者,常被捧得高高的,容易因此而驕傲自大,結果失去謹慎,偏離正路,我們在這方面要注意。

一、光說不做1- 4):
        「那時﹐耶穌對眾人和門徒講論,」(1)耶穌是對眾人講道,但祂受到當權者的打壓,他們說祂有問題,禁止群眾接近他,再加上祂沒甚麼身分地位,沒上過學校,一些知識份子不來親近他。
        「說:文士和法利賽人坐在摩西的位上,」(2)領導者有好有壞不能一概而論,然而人如果不謹慎自己的行為,只聽好話,不接受別人的勸告,久了會失去謙卑的心。
        凡他們所吩咐你們的,你們都要謹守遵行;但不要效法他們的行為;因為他們能說,不能行。」(3)說得到,做不到,處處要求別人,卻不要求自己,這是常有的事,可說是人不良的本性,除非人常自我反省,懇求聖靈的幫助,將這缺點除掉,否則難免都有這毛病。要求別人之前,要先要求自己,因此我們一再強調,禱告的重要性,當信徒、領導者都疏懶禱告時,結果必然如此。
        「他們把難擔的重擔捆起來,擱在人的肩上,但自己一個指頭也不肯動。」(4)嘴巴說很容易,真的去做就很難,審判時不是你說了甚麼精彩的道理,而是你是否真的把真理行出來。許多人講道沒能力,因為他們所說的,自己都做不到,這種人聖靈不會與他同工,自然講道沒力,要進天國必須在攻克己身上下功夫,日子輕鬆好過的,很難進天堂。以色列人進迦南地,是四十年的時間,白天曬太陽,晚上吹冷風,過枯燥的曠野生活,所煉出來的。

二、貪慕虛榮5- 12):
        「他們一切所做的事都是要叫人看見,所以將佩戴的經文做寬了,衣裳的繸子做長了」(5)不只是他們,其實絕大部分的人,做事都是做給人看,要得人的稱讚,就算做聖工也一樣,搶著要做領袖,當有人稱讚,就拼命做,似乎很熱心,沒人稱讚,就提不起勁了。「你們要小心,不可將善事行在人的面前,故意叫他們看見,若是這樣,就不能得你們天父的賞賜了。」(太六1)行善要默默的做,不叫人知道。
        「所以,你施捨的時候,不可在你前面吹號,像那假冒為善的人在會堂裡和街道上所行的,故意要得人的榮耀。我實在告訴你們,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。」(太六2)不論古今,總有不少人喜歡到處宣傳,做了多少公益活動,有些是出於愛心,也有不少是別有用心,只是人們一時看不出來而已。有不少作惡的人,用這種方式在漂白,人不知道,但神看得很清楚,到頭來是白費工夫。
        「你施捨的時候,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,要叫你施捨的事行在暗中。你父在暗中察看,必然報答你。」(太六3, 4)因此不管行善、做聖工、禱告、為真理的緣故受苦(背十字架),都要默默的做,不要到處宣傳,只從神那裡得回報,不從人這邊得稱讚。
        「喜愛筵席上的首座,會堂裡的高位,又喜愛人在街市上問他安,稱呼他拉比(拉比就是夫子)。」(6, 7)許多人有貪慕虛榮的壞習慣,都要別人把他捧得高高的,你不奉承他,只要有機會,就儘量打壓你。有些人在安排聖工,選立組長,就趁機動手腳,結果安排一些不適任的人,擔任重要職務,真的熱心作工的,卻被擺在一邊,他到底在為神做工,還是為自己,這種教會還有希望嗎?
        「但你們不要受拉比的稱呼,因為只有一位是你們的夫子;你們都是弟兄。」(8「拉比」是猶太教中教師階級的尊稱,一般猶太人以此稱呼文士。有些人喜歡高人一等,處處教導別人,好像自己很有學問、有經驗、很了不起的樣子。教會是一個大團體,為了保持它的秩序,難免有尊卑大小,否則會亂成一團,然而每個人神都珍惜,都有他應得到的尊重,不因身分不一樣,就藐視卑微的人,耶穌是我們共同的主人,我們都是祂的肢體。耶穌會這樣提起,因為在猶太人中,一些無學小民常被文士看輕,實際上一些單純的老百姓,他們謙卑誠實有愛心,雖然沒甚麼學問,但在神眼中,他們的靈性比那些有學問的人好多了。
        「也不要稱呼地上的人為父,因為只有一位是你們的父,就是在天上的父。」(9)在世上我們有肉身的父母,但那只是今生暫時的,當我們脫離肉體後,這層關係就不存在了,雖然你認得他,他認得你,但彼此的緣分已盡,依據各人的善惡,各有不同的歸宿,神才是我們靈魂的父親。
        「也不要受師尊的稱呼,因為只有一位是你們的師尊,就是基督。」(10)當我們還在世上,都還在學習的階段,還有該改進的地方,不要處處要指導別人,要效法耶穌,祂才是我們該學習的榜樣。
        「你們中間誰為大,誰就要作你們的用人。」(11)總而言之,就是不要高高在上,作威作福,喜歡出風頭,要謙卑一點,以服事人的心,與別人和睦相處。
        「凡自高的,必降為卑;自卑的,必升為高。」(12)自古以來無數的個人、家族與國家的興衰,幾乎都可用這句話來做總結,剛開始卑微落魄,就發憤圖強,等到強大後,就忘了自己原來的面貌,驕傲自大,任意妄為,過不多久,就凋謝枯萎了。看這二三十年來,歐美國家與中國的關係,也正是如此,許多事說變就變,完全出乎人的預料。如果不想太早凋謝,那就學好謙卑,遵行真理,用愛心來幫助別人,才能永遠住在神的恩典中,否則累積再多的財富,再堅強的國力,也遲早會崩潰,只是這句話很少人聽得下去。
        「凡自高的,必降為卑」,這句話沒錯,「自卑的,必升為高」,未必像人所想的,窮久了,就一定會富有,而是要謙卑自省,改過向善,追求長進,這樣神會給你高升的機會;如果好吃懶做,無恥耍賴,恐怕會永遠窮下去。

三、抵擋真理(13, 14):
        「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!因為你們正當人前,把天國的門關了,自己不進去,正要進去的人,你們也不容他們進去。」(13)雖然許多人在傳耶穌,各有一套理論,把外行人弄得頭昏腦脹,實際上對真理有深刻認識的並不多,大都是人云亦云,把前人所教的,死記活吞,原封不動的灌輸給別人。要明白真理,一方面知道的地方要認真遵行;另外要常禱告親近神,才不會迷路;最好有熱心的同工互相扶持,過於自信,有時會被邪靈欺騙。
        有些人是很熱心,只是受到錯誤的教導,先入為主,再來就一路錯下去,沒仔細想想,自己所信的到底對不對,只要跟他所認知的不一樣,就一概否認,自己不信就算了,別人想參考也一律阻止。
        是與非,耶穌告訴我們兩個原則,首先天國路門小、路窄、不好走,找到的人不多,如果別人告訴你,進天國的門檻很容易,日子輕鬆好過,恐怕你是走錯路了,大部分的人正走在這條路上(太七13, 14)。
        其次要知道,帶領你的人是真牧人,還是假的,真牧人過的是聖潔的生活,在錢財、色情上清清白白,不與人爭權奪利,不出風頭。假牧人在人前很清白,人後是另一套,除非你跟他很熟,否則容易受騙。要認清他,需從他所結的果子來看,真牧人所帶出來的信徒,有真正的好行為,假牧人所帶出來的,沒甚麼好品行,只是掛名信徒(太七15- 20)。
        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!因為你們侵吞寡婦的家產,假意做很長的禱告,所以要受更重的刑罰。」(14)假牧人善於偽裝,專做表面工夫,外表很虔誠,私下做許多不為人知的壞事,從前的寡婦沒受甚麼教育,不明白法律條款,有些財產被假意幫助她的人給私吞了。人假冒偽善,趁機吞吃人,做人沒良心,將來要受更重的刑罰。

四、糊塗熱心15):
        「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!因為你們走遍洋海陸地,勾引一個人入教,既入了教,卻使他作地獄之子,比你們還加倍。」(15)自己是甚麼樣的人,所帶出來的信徒,就是甚麼樣子。世上有許多宗教狂熱份子,蠻橫不講理,用殘暴的手段殺人,卻自認為在服事神,就像耶穌說的「時候將到,凡殺你們的就以為是事奉神。他們這樣行,是因未曾認識父,也未曾認識我。」(約十六2, 3
        熱心服事神是好事,但需加上屬靈智慧,能分辨是非對錯,否則成事不足,敗事有餘,許多人對宗教反感,因為有些狂熱分子,做出違反理性的事,給世界帶來嚴重動盪,干擾平靜的生活。他們不明白甚麼叫做真理,真理就是「行公義,好憐憫,存謙卑的心,與神同行。」(彌六8)幫助人脫離黑暗,走向光明就是與神同行。
        如果人做事,都照真理的原則在做,他會給自己與所處的環境帶來秩序,而不會亂成一團,因為神就是秩序,祂從空虛混沌,造出這美麗的世界。當人在世上越來越多,目中無神,自己做王,結果到處都是一片混亂,互相殘殺,造出核子彈準備自我毀滅,這就是所謂的人定勝天。
        因此人應該努力學習真理,遵行真理,不要糊塗熱心,這樣對自己與別人才有好處,才不至於傷到自己與別人。明白真理沒那麼容易,尤其是如果帶領的人把人帶錯了,那時許多人都會受傷。

五、本末倒置16- 24):
        「你們這瞎眼領路的有禍了!你們說:凡指著殿起誓的,這算不得什麼;只是凡指著殿中金子起誓的,他就該謹守。」(16)說謊本身就不應該,何況指著聖殿起誓,又違背誓言,更是不可原諒,他們卻認為沒關係,實在很奇怪。
        「你們這無知瞎眼的人哪,什麼是大的﹖是金子呢﹖還是叫金子成聖的殿呢﹖」(17)大概他們認為聖殿主要是石頭所構成,石頭比較不值錢,金子比較值錢,因此指著石頭所發的誓,可以不算,指著金子才算。實際上是聖殿使金子成聖,如果沒聖殿,金子就算不得甚麼。
        「你們又說:凡指著壇起誓的,這算不得什麼;只是凡指著壇上禮物起誓的,他就該謹守。」(18)同樣的事發生在祭壇上,他們把重要的,跟次要的,次序弄顛倒。
        「你們這瞎眼的人哪,什麼是大的﹖是禮物呢﹖還是叫禮物成聖的壇呢﹖」(19)輕重不分,捨本逐末,是常見的事,不只他們這樣,今天依然如此。無數的人追求短暫的世間福氣,卻不下功夫追求永生;小孩子成績不理想就很擔心,遠離真神,與世俗同流合污,卻半點也不著急,將來如何向神交帳?
        「所以,人指著壇起誓,就是指著壇和壇上一切所有的起誓;人指著殿起誓,就是指著殿和那住在殿裡的起誓人指著天起誓,就是指著神的寶座和那坐在上面的起誓。」(20- 22)做人講究信用,不能隨便欺騙人,別人可以一時被騙,但遲早會發現,到時信用破產,從此對他再也不相信,發甚麼誓都沒用。撒謊的人無法進天堂(啟廿一8),能進天堂的都是誠實人,想進天堂的要把這壞習慣改掉,人沒做甚麼壞事就不須撒謊,需要撒謊,常因有某些壞事,怕別人知道。
        「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!因為你們將薄荷、茴香、芹菜,獻上十分之一,那律法上更重的事,就是公義、憐憫、信實,反倒不行了。這更重的是你們當行的;那也是不可不行的。」(23)猶太人注重表面、物質上的奉獻,卻忽略更重要內在的奉獻,也就是要敬神愛人,因此神才說「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,心卻遠離我」(太十五8)「那真正拜父的,要用心靈和誠實拜他,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拜他。」(約四23
        今天許多信徒注重聚會,參加教會活動,覺得自己很熱心,是標準信徒,實際上家中禱告靈修的時間卻很少,信徒間有不少詐騙、搶奪別人財物的事,嫉妒分爭、批評論斷更是常見,實際上我們有很多問題,自己卻不知道。
        「你們這瞎眼領路的,蠓蟲你們就濾出來,駱駝你們倒吞下去。」(24)事情有輕重大小,哪些比較重要,哪些是其次,重要的先做好,再做次要的。先校正自己的缺失,不要傷害人,亂搞男女關係,詐騙、偷竊、搶奪,再來作工服事神,先有好品行,財物上的奉獻是其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