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0月27日 星期五

馬太第廿二章 一無是處-2



五、抓住精髓(34- 40):
        「法利賽人聽見耶穌堵住了撒都該人的口,他們就聚集。」(34法利賽人是猶太教中一個著名有影響力的教派,起源於被掳歸回,重建聖殿的時期,在教義上他們謹守律法,還增添許多附加條文,使其成為傳統,要求人嚴謹遵行。雖然只有數千人,但大部分來自民間中下階層,因而受到群眾的尊重,他們中也有許多著名的文士。他們注重祈禱、什一奉獻、潔淨禮儀、守安息日和各種節期,是猶太社會中重要的安定力量。
        「內中有一個人是律法師,要試探耶穌,就問他說:夫子,律法上的誡命,哪一條是最大的呢﹖」(35, 36)律法上的規矩非常多,許多東西不能摸不能碰,違背的話懲罰很重,這些大都有它屬靈上的涵義,只是一般人不知道。忽然被問到哪一條最大,實在很難回答,固然十誡很重要,但如果不受割禮,就不是神的選民(創十七10- 14),難道它不重要?
        「耶穌對他說:你要盡心、盡性、盡意愛主─你的神。這是誡命中的第一,且是最大的。」(37, 38)耶穌回答的,不照它的條文,卻是精神所在,第一誡是「除了我以外,你不可有別的神。」(出廿3)第二誡是「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或跪拜他們。」所謂的盡心、盡性、盡意愛神,是因人有靈魂體,意思是從內到外,要各方面去愛神。我們會想,神怎麼要求這麼多,人要吃飯睡覺,如果整天都在愛神,其他的事都不用做,那就不用活了,生活半點意思也沒有。
        愛神意思就是愛真理,因為神就是真理(約十四6),愛真理就是把真理放在第一位,可以正常的生活度日,不需整天禱告、看聖經,但是不做任何違背真理的事,不貪不義之財,不造謠害人,甚至寧可死,也不願違背真理。很少人能真的辦到,大部分的人都有許多無形的偶像,如財富、權力、享樂、事業、愛情、家庭…,整天跟在偶像後面跑,把真理丟到一邊,想想看,你一天花多少時間在真理上,多少時間在雜務上。
        一般人都知道心跳、呼吸是人的生命,以此斷定人的死活,它們是肉體的生命,不是真正的生命,靈魂才是真正的生命,愛是靈魂的生命,決定生命的品質,如果你愛的是神、是眾人,最後你會進天堂;如果你最在乎的是自己、是世界,為了它們可犧牲一切原則,做出損人利己的事,最後你會下地獄。
        有些人失戀或失去配偶,因此而自殺,許多人覺得他們很笨,其實未必,因為他們失去最在乎的,就像失去生命一樣,因此就活不下去了。所以要注意自己愛的是甚麼,雖然他們能帶給你快樂,但過度投入,哪天當你失去時,會無法承受。人所擁有的一切,包括美貌、財富、才華、家人、生命、寵物…,都是暫時借你的,遲早都會失去,你越在乎某件東西,就越無法失去它,失去時,很難再活下去。
        一切東西遲早都會失去,唯有真理永不失去,除非自己放棄,如果把真理放在第一位,不願做出任何違背真理的事,你所需要的一切,神都照顧著,用不著跟別人爭,神給你的,別人搶也搶不走,有時為了某些特殊原因,一時拿走,遲早還是會給你,因此不用擔心。專心愛神就沒甚麼好患得患失的,是真正自由的人(約八32- 36),別人無法抓住你的要害威脅你,神賜你的,你快樂的享受,神收回,也沒甚麼好煩惱,因為必要時依然會再給你。因此這是誡命中第一,且是最大的。
        舉例來說,有的人在花式溜冰上有特殊的才華,別人做不到的,他做得到,因此屢次打破世界紀錄,很受粉絲的景仰,他也以此為榮,不斷的想超越極限,達到前無古人,後無來者的地步。人體就像機器,一直把它用到極限,一直催逼它,它很容易磨損,很快就報銷了,剩下的歲月,永遠伴隨著病痛。神經整天都繃得很緊,長期下來會神經衰弱,失眠、消化不良、自律神經失調,內分泌不正常。
        生命很廣闊,要學習、要經歷、要做的事很多,生命中美好的事物非常多,值得好好的欣賞、享受,不是整天待在一個小地方,反覆做同樣的事,只為了引人注意,博得一些掌聲,那樣太浪費生命了。許多人很無聊,處處要引人注意,要人對他喝采,否則就像活不下去一樣。
        「其次也相倣,就是要愛人如己。」(39)雖然真理包含對神、對人、對自己三部分,但最主要的是如何與人相處,如果這方面能做好,其他的大致上也不會出問題,因此才說「全律法都包在愛人如己這一句話之內了。」(加五14)愛人就是設身處地為人著想,自己不要的,就不要做在別人身上;不要過度干涉別人,要尊重別人的意願,除非他明顯的違背規矩。「無論何事,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,你們也要怎樣待人,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。」(太七12
        愛決定生命的品質,如果你一生就是愛神、愛人,你會帶給別人與自己許多幸福與快樂,你的生命充實有意義,充滿亮光。如果你一生就是愛世界、愛自己,喜歡奢華宴樂、追求享樂、貪慕虛榮、作威作福,對了得到這些,處處跟人你爭我奪,你會傷到許多人,最後傷到自己,你的生命虛空、沒價值,黯淡無光。愛自己並沒錯,人需適當的保護自己,避免受傷,但不可因此做出損人利己的事。世上的美物也一樣,可適當使用,但不應因此做出錯誤的事。
        「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。」(40)雖然有許多誡命,外表看來差異很大,甚麼不能吃,不能碰,要割禮、獻祭、守各種節期…,這些都有它內在的涵義,意思是要人保守聖潔、不沾污穢,當你的所作所為,出發點都是愛神愛人,自然不會違背真理,而是一個聖潔的人。今天各種宗教、各種教派,強調某些獨特的儀式、咒語、飾物…,宣稱那樣才能得救,那是偏離正路。
        只要能確實的愛神愛人,天堂自然有你的份,只是這個說來簡單,實際上卻不易做到,每個宗教都勸人為善,理論上很好,但行出來都怪模怪樣,因為人帶有罪性,私心很重,私心越重,越易犯錯。基督教跟其他宗教,不一樣的地方在於,它藉著試煉把舊的罪人除掉,換上從耶穌那邊過來新的、純潔的生命,這樣要遵守真理就容易多了,這正是羅馬書整卷的重點,可惜一般人看不懂。

六、一知半解41- 46):
        「法利賽人聚集的時候,耶穌問他們說:」(41)許多人自認為學識淵博,無所不懂,實際上人對真理的認識相當有限,大都只知道一點皮毛,就到處誇耀。他們問了耶穌許多問題,耶穌就禮尚往來,問他們一下。
        「論到基督,你們的意見如何﹖他是誰的子孫呢﹖他們回答說:是大衛的子孫。」(42)在聖經不少地方,有記載神對大衛的應許,「耶和華說:「日子將到,我要給大衛興起一個公義的苗裔;他必掌王權,行事有智慧,在地上施行公平和公義。在他的日子,猶大必得救,以色列也安然居住。他的名必稱為『耶和華我們的義』。」」(耶廿三5, 6)「到那日,耶西(大衛之父)的根立作萬民的大旗;外邦人必尋求他,他安息之所大有榮耀。」(賽十一1- 11)「我與我所揀選的人立了約,向我的僕人大衛起了誓:我要建立你的後裔,直到永遠;要建立你的寶座,直到萬代。」(詩八十九3, 4)因此他們認為,救主應出於大衛的後代。
        「耶穌說:這樣,大衛被聖靈感動,怎麼還稱他為主,說:主對我主說:你坐在我的右邊,等我把你仇敵放在你的腳下。」(43, 44)這是(詩一百一十1)第一個主指的是神,第二個主指的是耶穌,耶穌來世上要完成艱鉅的任務,神告訴耶穌不用煩惱,只要把祂該做的事做完,剩下的就安靜等候神,神會讓魔鬼做祂的腳墊。本質上神是一位,為了順利完成工作,祂分成三個不同腳色,各自執行不同任務,神扮演審判者,耶穌是救贖者,聖靈是教導與安慰,只有耶穌有形體,就算在天上也看不見神跟聖靈,他們三位就像三個同心圓疊在一起,神最大、耶穌其次、聖靈最小,找到耶穌,就找到其他兩位。
        大衛既稱他為主,他怎麼又是大衛的子孫呢﹖」(45)只有耶穌帶有神性與人性,其他兩位只帶有神性,耶穌並非馬利亞生下祂後才存在,而是自古早已存在,「太初有道,道與神同在,道就是神。這道太初與神同在。萬物是藉著他造的;凡被造的,沒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。生命在他裡頭,這生命就是人的光。道成了肉身,住在我們中間,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。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,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。」(約一1- 4, 14
        祂是從馬利亞那邊得到人性,從家譜來說,他是大衛的後裔,從靈性角度來說,祂是萬物之主,因此大衛這樣稱呼祂是沒錯。
        「他們沒有一個人能回答一言。從那日以後,也沒有人敢再問他什麼。」(46)他們想考倒耶穌,沒想到反而顯出自己的無知,從此再也不敢自討苦吃了。

七、結論:
        前一章耶穌光榮進城後,嚴肅的告訴他們在真理上的偏差,他們屢勸不聽,殺害先知,即將面對神嚴格的審判;他們卻自認為不錯,不覺得有甚麼需改進的,耶穌就把他們的缺點說清楚,讓他們知道,在神面前他們是一無是處。從別人失敗的地方,要學到教訓,今天許多信徒跟他們一樣,自認為很好,其實在神面前是千瘡百孔。
        幾個常見的毛病,一個是不知珍惜,跟從前的人比起來,現代人實在太好命,從前要學真理,需跑很遠的路,到某些地方,虛心受教,才能學到,有時要餓肚子,搶位子,而且所講的,未必符合你的需要。現在只要打開電腦,就能找到一堆東西,覺得有價值的再詳細看,沒意思的就跳過去,一點也不浪費時間,不用看人臉色,不用繳學費。
        人如果好好把握機會,可學到許多東西,對靈性長進很有幫助,這是數千年來未曾有的好機會,可惜懂得把握的人不多。人都很被動,沉迷於爭名奪利、追歡尋樂,只有到走投無路,才會想到神,就算到神面前,也未必認真學習,始終穿著污穢的衣服,最被趕出去。
        其次常見的毛病是虛情假意,口是心非,隨著時間巨輪的轉動,科技文明是在進步,人類的心靈卻急劇退化,一切向錢看,不講人情道義,逐漸失去人性,變成冷酷的動物,彼此互相利用,當沒利用價值,就一腳踢開,這種生命會幸福、快樂,那是不可能。
        第三個常見的毛病是逃避現實,不敢面對困境,克服艱難,而是一廂情願作白日夢,幻想別人會平白幫你、為你犧牲,把自己的安危寄託在別人身上,到時被放鴿子,會死得很慘。目前許多台灣青年,不務正業,好吃懶做,迷戀電動遊戲,撒謊成性,吸食毒品,縱慾享樂,當一個國家到處都是這種人,這個國家就沒救了。儘管有許多困難,只要有心改過向善,仰望耶穌的幫助,祂會逐步幫你開路,讓你脫離困境,因此要面對現實,不要作白日夢,太晚就沒救了。
        第四個常見的毛病是以管窺天,對真理認識有限,偏偏喜歡斷章取義,抓住一兩節經節,就高談闊論,似乎很有學問的樣子,其實用人的理智,想明白神的奧秘,根本就不可能,有些事需靠聖靈的啟示,才不至於瞎子摸象。
        雖然有些人有心尋找真理,可惜真正找到的並不多,許多人是走進旁門左道,如果真的找到神,內心是平靜安穩,不再六神無主,在聖靈的帶領下,能勇敢的與黑暗勢力爭戰,不至於動不動就投降。靈性會逐漸成長,結出許多好果子,又聖潔、又有愛心,也能幫助別人結出好果子,不需要跟別人做無謂的爭辯,事實會證明一切。
        另一個常見的毛病是本末倒置,真理的精髓是愛神愛人,時常禱告親近神,不注重這些,整天在討論一些空頭理論,舉辦一些中看不重用的活動,會堂越蓋越漂亮,教會越來越世俗化,信徒的虔誠與愛神的心,越來越退步,整個心都在世界,拜神只為了求得屬世的福氣,遇到屬靈爭戰就逃跑,這種教會神怎麼能接受。
        最後一個常見的毛病是,對真理一知半解,根本原因是知而不行,不認真禱告,神知道這是沒誠意的信徒,不可能結出好果子,就不再干涉,放牛吃草,最後是白忙一場。就像我們說過的,守逾越節需吃無酵餅、羔羊肉、苦菜(出十二8),只吃餅其他兩種不吃,這種逾越節不及格。

馬太第廿二章 一無是處-1



        猶太人自認為是神的選民,只有他們才明白真理,其他的民族不能跟他們相提並論,卻不知道自己在無形中已逐漸墮落,就像一棵能結好果子的樹,如果長期不修剪,慢慢的果子就會變質。有時會遇到一些教派,特別強調某些特點,卻忽略整體精神,也沒結出好果子,卻自我陶醉,自認為只有他們才能得救,別人都不行,這是很危險的事,需趁早醒悟,不要做井底之蛙,夜郎自大,自害己命。

一、不知珍惜1- 14):
        「耶穌又用比喻對他們說:天國好比一個王為他兒子擺設娶親的筵席,」(1, 2)神設立天國,那是個極美好快樂的地方,祂希望所有的人,都能永遠活在幸福中,耶穌是神的兒子,教會是所有成為聖潔的人的集合體,是祂所要迎娶的對象,讓他們永遠與祂同在,受祂眷顧。
        「就打發僕人去,請那些被召的人來赴席,他們卻不肯來。」(3)神差遣福音工人到處去傳福音,可惜一般人不感興趣,覺得都是陳腔老調,沒甚麼意思。倒是常看到有些人,花許多時間、精神,到處尋找真理,可惜找了老半天,找不到甚麼,近在身邊的不屑一顧,費盡千辛萬苦找來的,卻不能讓他們心靈得滿足,實在很悲哀。
        人口渴,就會到處找東西吃,想解決他的飢渴,直到他喝到水,才知道那正是他所需要的,人唯有找到神,才能滿足他心靈的飢渴。人要尋找神其實沒那麼困難,我在「怎樣禱告」一文中有詳細說明 http://cysung123a.blogspot.tw/2015/05/blog-post_31.html ,只要有耐心花幾個星期來尋找,祂不會永遠躲著。當你禱告有體驗,知道的確有神,不是自我安慰,那時應進一步找間合適的教會,在群體生活中成長。不過話說回來,目前的基督教都很退步,教徒信心軟弱,對真理認識膚淺,以為相信、受洗就已經得救了,很多人恐怕需要你的教導,他們幫不了你,反而需要你的幫忙。
        「王又打發別的僕人,說:你們告訴那被召的人,我的筵席已經預備好了,牛和肥畜已經宰了,各樣都齊備,請你們來赴席。」(4)神為人預備豐盛的筵席,人心所期望的一切幸福,神都早已預備妥善,只等人來享用。祂也準備各式各樣的神蹟奇事,來幫助有心追求真理的人,加添他們的信心。
        「那些人不理就走了;一個到自己田裡去;一個做買賣去;」(5)只是人對神所準備的大餐,很不給面子,理都不理就走掉,有的說他生意很忙,忙著賺大錢,追歡尋樂,有的說他忙著考試,有的忙著養家活口,理由一堆,簡單說就是,沒時間享用神的大餐。話說回來,神的大餐也不太合人的胃口,它是先苦後甜,需先把污穢除掉,才能得到永遠的幸福;人不信這套,只要甜的,不要苦的,認為儘管有污穢,依然可永享太平。
        「其餘的拿住僕人,凌辱他們,把他們殺了。」(6)有些人認為福音工人很煩,整天用末日審判在恐嚇他們,讓他們不能盡情享樂,做壞事都要戰戰兢兢,實在可惡,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這些烏鴉殺掉,這樣才能耳根清靜。
        「王就大怒,發兵除滅那些兇手,燒毀他們的城。」(7)神的工人沒做甚麼壞事,卻被無理虐待,遲早神會有公平的審判。
        「於是對僕人說:喜筵已經齊備,只是所召的人不配。」(8)有些人有向善的心,神也期望他們能得到恩典,然而人常自認為不錯,沒做甚麼大壞事,靠自己的努力就能進天堂,不覺得需要耶穌的救恩。神尊重人的選擇,人不需要祂的幫忙,祂就不勉強。
        「所以你們要往岔路口上去,凡遇見的,都召來赴席。」(9)神希望每個人都能得到恩典,有些人雖然本性比較差,喜歡作惡,神依然給他們機會,不拒絕任何人。
        「那些僕人就出去,到大路上,凡遇見的,不論善惡都召聚了來,筵席上就坐滿了客。」(10)筵席的場所有一定的容量,不是無限大,神所選召的有一定的限度,當人數到達預定的限度,就不再接受新的客人,因此人須把握時機儘早進入,太晚就沒位子了,不要以為永遠都有得救的機會。
        「王進來觀看賓客,見那裡有一個沒有穿禮服的,」(11)參加神的筵席需穿上禮服,換句話說就是光明潔白的細麻衣,也就是聖徒所行的義(啟十九7, 8)。
        「就對他說:朋友,你到這裡來怎麼不穿禮服呢﹖那人無言可答。」(12)聖經中無數的地方,反覆強調神是聖潔的,也要求祂的選民要做聖潔的人,不能沾染污穢,可惜許多人以為受洗得聖靈就已經成為聖潔,沒認真把污穢除乾淨,變成有名無實的聖潔,衣服上沾有許多污穢,難以見神。
        「於是王對使喚的人說:捆起他的手腳來,把他丟在外邊的黑暗裡;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。」(13)天堂是幸福快樂的地方,為了保障那裡的人的快樂,一個人有缺點會傷害到別人,如欺騙、虛偽、偷盜、淫亂、任性、自私、傲慢…,都注定要被排除在外,直到把一切缺點都校正過來,才能進入。這是個罪惡世界,人有無數缺點卻不願改進,將來只有被趕到地獄,整天跟一群惡鬼在那裡廝殺打鬥,永無寧日,自食其果。
        「因為被召的人多,選上的人少。」(14)神呼召許多人來跟隨祂,向祂學習真理,每到一個階段,就會進行考試,及格的才能繼續前進,不及格的就被留下,重修、補考,不及格太多次就死當。大部分的基督徒以為進天國很容易,都不認真學習,根本原因是領導者給了錯誤資訊,擅自更改進天堂的標準,將來會很難向神交代。

二、口蜜腹劍15- 17):
        人是很狡猾的動物,好的不學,專門學些詐術,還有陰謀詭計,實在是朽木不可雕,詐騙虛偽是人類特有的技巧,其他的動物不像人類這麼壞。
        「當時,法利賽人出去商議,怎樣就著耶穌的話陷害他,」(15)他們對耶穌很不滿,可是要先抓到把柄,才能挑撥離間,讓沒主見的人信以為真。
        「就打發他們的門徒同希律黨的人去見耶穌,說:夫子,我們知道你是誠實人,並且誠誠實實傳神的道,什麼人你都不徇情面,因為你不看人的外貌。」(16希律黨是猶太教派中擁護希律家族(公元前37年至公元66年)的黨派,支持希律家族統治巴勒斯坦,其政治立場為擁護羅馬帝國,傳統的猶太教徒排拒他們,因為「希律黨」的黨員,大都是當權者的線民或官員,從希律那裡得到好處,隱瞞身分混入其他教派,進行挑撥離間,方便希律對百姓的掌控,有賣國的嫌疑。原本法利賽人跟希律黨人是對立的,現在為了打擊耶穌,就共同聯手。
        他們要抓耶穌的把柄,先把耶穌戴高帽,讓祂失去戒心,隨意發言,好掉進他們的圈套。
        「請告訴我們,你的意見如何﹖納稅給該撒(凱撒)可以不可以﹖」(17)大部分的猶太人有強烈的民族自尊心,不願受外族統治,無奈自從六百年前亡國後,後來雖然被擄歸回,但很難有獨立的政權,政治上很混亂,始終在戰亂與被統治之間徘徊。

三、逃避現實18- 22):
        耶穌看出他們的惡意,就說:假冒為善的人哪,為什麼試探我﹖」(18)如果耶穌回答「可以」,他們就對百姓說耶穌不愛國,鼓勵百姓接受羅馬人統治,讓百姓不再擁護祂;如果耶穌說「不可以」,他們就名正言順的去找當權者,控告耶穌煽動百姓不納稅。因此耶穌不管說「是」或「不是」,都會為自己惹來麻煩,卻又無法不回答。耶穌一聽就知道他們在打甚麼歪主意,祂也很直率的說,你們這些虛偽的人,想耍弄我。
        「拿一個上稅的錢給我看!他們就拿一個銀錢來給他。」(19)人都需向統治者納稅,向誰納稅,表示受誰的統治,在世上我們向神、向政府都需納稅,一個是屬靈,一個是屬世方面的統治,不納稅會受嚴格的懲罰。「人豈可奪取神之物呢?你們竟奪取我的供物。你們卻說:我們在何事上奪取你的供物呢?就是你們在當納的十分之一和當獻的供物上。因你們通國的人都奪取我的供物,咒詛就臨到你們身上。萬軍之耶和華說:你們要將當納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倉庫,使我家有糧,以此試試我,是否為你們敞開天上的窗戶,傾福與你們,甚至無處可容。」(瑪三8- 10
        「耶穌說:這像和這號是誰的﹖」(20)大部分的國家,錢幣上都印著開國元勳,或重要人物的肖像,以紀念他們的功勞,台灣自從政黨輪替後,這些就被取消,不好好的建設國家,專搞些小動作。
        「他們說:是該撒的。耶穌說:這樣,該撒的物當歸給該撒;神的物當歸給神。」(21)印著凱撒,代表這片土地在凱撒的統治下,人總要面對現實,不能一廂情願,你有辦法就把他趕出去,沒實力,只好乖乖受人統治。事情會這樣,也不是沒原因,以色列民不守神的誡命,不聽神的警告,一意孤行,這就是罪的苦果,你乖乖的忍受罪的苦果,也就罷了,堅持要硬碰硬,只有惹來殺身之禍。
        「他們聽見就希奇,離開他走了。」(22)他們以為這個難題,一定能考倒耶穌,沒想到耶穌四兩撥千斤,就把他們打發掉,只能摸摸鼻子,乖乖的離開。

四、以管窺天23- 33):
        「撒都該人常說沒有復活的事。那天,他們來問耶穌說:」(23)從前的人跟現代人一樣,在宗教上各有許多不同見解,各執己見,爭論不休,讓旁觀者莫衷一是。撒都該人猶太教一個以祭司長為中心的教派,形成於公元前2世紀、消失於1世紀以後,被認為是祭司撒督的後裔(王上一39),他們努力保護祭司的遺傳,和在聖殿所擁有的權威。並非所有祭司、大祭司或是貴族都是撒都該人,他們中很多是法利賽人,有的則並不屬於兩者。他們只承認聖經的前五卷,不相信靈魂不滅,死後復活,天使及靈魂的存在,藐視口傳律(塔木德)。


        「夫子,摩西說:人若死了,沒有孩子,他兄弟當娶他的妻,為哥哥生子立後。」(24)原文在(申廿五5- 10),是要人發揮愛心,為太早去逝沒兒子的兄弟,建立家室,讓他的名字可在族譜中存留。
        「從前,在我們這裡有弟兄七人,第一個娶了妻,死了,沒有孩子,撇下妻子給兄弟。第二、第三、直到第七個,都是如此。末後,婦人也死了。這樣,當復活的時候,他是七個人中哪一個的妻子呢﹖因為他們都娶過他。」(25- 28)他們借題發揮,假設一些可能狀況,藉此來推論,沒死人復活這件事。其實死人復活,聖經中有提到,「死人要復活,屍首要興起。睡在塵埃的啊,要醒起歌唱!因你的甘露好像菜蔬上的甘露,地也要交出死人來。」(賽廿六19)只是他們連先知書都否認。信宗教,信到不相信有靈魂、有復活,這也是蠻奇怪的。
        「耶穌回答說:你們錯了;因為不明白聖經,也不曉得神的大能。」(29)他們用世間的情形,來推想天堂的狀況,藉此否認有復活這回事。實際上天堂跟人間,各方面差距都很大,根本無法相提並論,人對天堂幾乎完全沒認識,神也沒告訴人,人用已知的東西去推理,會與事實相差十萬八千里。要明白天堂與許多屬靈的事,除非聖靈啟示讓人知道,否則人根本無法了解。問題是,有不少的人觀念很刻版,聖經沒提起的,他們就一概拒絕,因此無法跟他們說甚麼。
        聖經並沒包含一切的真理,過度保守,會讓自己失去許多學習的機會,很多東西不一定要相信,但可做參考,自己再禱告向聖靈求問。耶穌告訴門徒,「我還有好些事要告訴你們,但你們現在擔當不了(或作:不能領會)。只等真理的聖靈來了,他要引導你們明白一切的真理;因為他不是憑自己說的,乃是把他所聽見的都說出來,並要把將來的事告訴你們。」(約十六12, 13
        因此聖靈會讓我們知道不少東西,但是當人過度保守,樣樣都拒絕、都懷疑,他會失去許多學習的機會,靈性無法成長,最後吃虧的是自己。天堂很多東西,跟人所想的完全不一樣,講太多只是被當成笑話,當成異端,自討苦吃,也沒人會感謝你,誰願做這種傻事。
        舉例來說,一般人都認為天使比人類低級,他們的根據是「天使豈不都是服役的靈、奉差遣為那將要承受救恩的人效力嗎?」(來一14)在天堂是大的服事小的(可十45, 路廿二27),就像父母為不懂事的小孩服務一樣,如果小孩說父母是他的僕人,那未免太離譜了。像但以理那麼聖潔,蒙神眷愛的人,當他看見天使長時,變得全身無力、昏昏欲睡,他說:「我主的僕人怎能與我主說話呢?我一見異象就渾身無力,毫無氣息。」(但十1- 17)天使比人高級多了,都能跟神同行(創十八1- 22)。
        神造萬物,各種動物各有不同的功用與外貌,它的外貌是為了扮演好它的角色,因此馬、牛、老虎各有不同的外貌。人跟天使的外貌完全一樣,因此他們是同一物種,既然人是有男有女,二人成為一體(創二24),天使應該也是如此,惟一不一樣的地方是他們沒原罪,不帶有肉體。
        起初神造的是天使,人都希望有跟自己類似的朋友,神也一樣,天使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被造出來,他們很完美很聰明,就是因為太美好,逐漸自我陶醉,認為可以不需要神,自己就能獨立生存,不聽神的話,最後大約1/3- 1/4的天使被趕出天堂,有的被關在地獄,有的四處流浪,騷擾到後來所造的人類。人類犯罪被趕出伊甸園後,就受魔鬼的掌控,很多古文明都有牠們所留下的痕跡,就算今天,整個世界的潮流,也都在牠們的掌控下。
        神造人,是為了彌補這些被趕出的空缺,這次祂讓祂的受造物帶上肉體,讓他們來到地球,接受篩選與訓練,及格的,才能加入天使的行列。
        「當復活的時候,人也不娶也不嫁,乃像天上的使者一樣。」(30)一般人以為,人死後就像睡著一樣,要到末日審判,才再清醒過來。事情未必如此,當靈魂脫離肉體後,肉體是死了,但靈魂依然保持清醒,根據他靈性的品質,會被分配到天堂、地獄或中間地帶,直接進入天堂或地獄的不多,大部分是到中間地帶,過著與世間類似的生活,一段時間後,按著他的傾向,逐漸改善或變惡,所處的團體會轉移,向天堂或地獄靠近,但這是很漫長的過程。
        「當復活的時候」,這是籠統的名詞,指的是當你經歷完篩選訓練的過程,如果夠資格進天堂,成為天上的使者(天使),因為天堂細分成許多小團體,你會被帶往各個不同的團體,看你在哪個團體比較能適應,還有他們能否接納你,當雙方都能接受,最後你就成為那團體的一份子,不再改變,在那裡也會找到你的伴侶,二人成為一體,不再娶,不再嫁。
        因此死後是全面重新大洗牌,跟撒都該人所推想的完全不同,可是耶穌怎麼有辦法跟他們說呢,講太多就惹來許多麻煩。
        「論到死人復活,神在經上向你們所說的,你們沒有念過嗎﹖」(31)耶穌無法清楚解釋,但依然能證明有死人復活。
        「他說:我是亞伯拉罕的神,以撒的神,雅各的神。神不是死人的神,乃是活人的神。」(32)如果神是死人的神,那有甚麼榮耀,所有的人到祂那裡,靈魂都會再復活,永遠常存,這種神才有榮耀。
        「眾人聽見這話,就希奇他的教訓。」(33)他們很稀奇,怎麼耶穌簡單幾句話,就讓喜歡辯論的撒都該人啞口無言。


2017年10月5日 星期四

馬太第廿一章 嚴肅警告



        耶穌在世的時間約三十三年多些,前面30年處於隱藏時期,主要是受苦受難,沒太多的表現,正式傳道約三年多,以下所記載的,是祂最後一星期所做的事。
        耶穌出來傳道,大都處於被打壓的狀態,政治與宗教的當權者,嚴格的監視著祂,祂沒武力做後盾,只能在較偏遠的地方傳道,傳統的宗教勢力阻止百姓接近祂,對祂造謠抹黑,理論上祂是神的兒子,是以色列的君王,現實上卻非常落魄,半點也不像。現在已到快結束的時候,總要有點君王的樣子,耶穌做這些事,象徵在屬靈方面執行祂的權柄。

一、光榮進城1-11):
        「耶穌和門徒將近耶路撒冷,到了伯法其,在橄欖山那裡。」(1)在做這些事的前幾個星期,祂已在附近伯大尼拉撒路的家,對門徒及親屬,交代一些離開後,幾年內將發生的事,告訴他們該如何處理,包括主母馬利亞該住在哪裡,也告訴各個使徒,該往哪裡去傳教。拉撒路是貴族後裔,與耶穌有親戚關係,明白耶穌的身世,在耶穌傳道事功上,提供重要的經濟支援。
        「耶穌就打發兩個門徒,對他們說:你們往對面村子裡去,必看見一匹驢拴在那裡,還有驢駒同在一處;你們解開,牽到我這裡來。」(2)耶穌每年都來聖城過逾越節,一般都行事低調,沒過份驚動人,只有這次例外,高調進城,讓眾人知道,有事情發生了。在做這事的前一兩個星期,祂白天就常到聖殿去講道,晚上才回拉撒路家休息。
        「若有人對你們說什麼,你們就說:主要用他。那人必立時讓你們牽來。」(3)古代猶太人似乎比較少騎馬,而是騎驢子,像所羅門被膏為王時,也是騎驢子,驢子性情比較溫和,可以載人或背負重物,能刻苦耐勞,不易生病,不論古今,都是人類常用的家畜。
        「這事成就是要應驗先知的話,說:」(4)耶穌所做的事,有些聖經上早已提起,等祂來應驗。在做這事之前,祂已預先告訴使徒,且把這三年來忠心跟隨祂的門徒及婦女們都叫來,安排他們當祂進城時,使徒走在祂前面,婦女殿後。
        「要對錫安的居民(原文是女子)說:看哪,你的王來到你這裡,是溫柔的,又騎著驢,就是騎著驢駒子。」(5)原來的經文是「錫安的民哪,應當大大喜樂;耶路撒冷的民哪,應當歡呼。看哪,你的王來到你這裡!他是公義的,並且施行拯救,謙謙和和地騎著驢,就是騎著驢的駒子。」(亞九9)談論到神賜救主給選民,要救他們脫離苦難。
        「門徒就照耶穌所吩咐的去行」(6)耶穌怎麼吩咐,門徒就照著做,事情就像祂所說的,沒發生什麼意外。
        「牽了驢和驢駒來,把自己的衣服搭在上面,耶穌就騎上。」(7)祂是以和平君王的身分出現在世人眼前,不是騎著高大的馬或駱駝,以威嚴顯赫的樣式來臨,他以和平方式解決問題,不像一般君王用暴力手段。
        「眾人多半把衣服鋪在路上;還有人砍下樹枝來鋪在路上。」(8)世上任何一個君王的裝扮都比祂華麗多了,耶穌的跟從者,只是一些平凡人及窮人,他們所能提供的,就只有這些,宇宙的主宰似乎太節省了。
        「前行後隨的眾人喊著說:和散那(原有求救的意思,在此是稱頌的話)歸於大衛的子孫!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!高高在上和散那!」(9)自從亞當墮落後,數千年來人類生活在罪惡痛苦中,始終無法脫困,苦苦等候神的救恩,當救恩臨到時,真正明白的人卻沒多少,虔誠窮困的人能認識,有權勢有學問的反而視而不見。
        「耶穌既進了耶路撒冷,合城都驚動了,說:這是誰﹖」(10)聖城的人對耶穌認識不多,當他們看到一個打扮平凡的人,在歡呼聲中,被一群陌生人,很恭敬的擁護入城,都覺得很驚訝,問說,這到底是甚麼人?
        「眾人說:這是加利利拿撒勒的先知耶穌。」(11)跟隨的人說,這就是在加利利海行許多奇蹟,講精彩道理,大名鼎鼎的拿撒勒先知耶穌。

二、潔淨聖殿12- 17):
        「耶穌進了神的殿,趕出殿裡一切做買賣的人,推倒兌換銀錢之人的桌子,和賣鴿子之人的凳子;」(12)這不是耶穌第一次這樣做,之前也曾做過幾次,祂不是見面就動手,祂有先勸他們離開,不要在聖殿做買賣,把聖殿變成市場,只是他們不當一回事,管理聖殿的人也任憑他們,迫不得已祂只好動手。
        「對他們說:經上記著說:我的殿必稱為禱告的殿,你們倒使他成為賊窩了。」(13)聖殿是人尋求神,找回心靈寧靜的地方,管理的人沒保持它寧靜的氣氛,任憑人在裡面做生意,讓人失去敬虔的心。「我的殿必稱為萬民禱告的殿。」(賽五十六7),理論上這是人向神呼求,自我反省的地方,實際上常變了樣,一大堆各式各樣的講道,各種活動,真正禱告的時間很少,領導的人把信徒帶到自己面前,而不是神面前,這樣教會怎麼會進步。目前最需要的是,把信徒帶到神面前,讓他們好好的反省悔改,這比其他一切的活動都重要。
        「你們倒使他成為賊窩」,教會吵雜,沒敬虔的氣氛是很不應該,更糟的是當教會很墮落,那時會變成賊窩,一群賊在那裡,利用敬虔的外表,爭權奪利,騙吃騙喝,騙財騙色,把無知的選民引入歧途。福音工人要自我省察,過聖潔清廉的生活,不要像政客一樣,將來無法向神交帳。
        「在殿裡有瞎子、瘸子到耶穌跟前,他就治好了他們。」(14)當時有些瞎子、瘸子到耶穌面前,耶穌就醫好他們,同樣的今天我們也有許多屬靈的瞎子、瘸子,信得迷迷糊糊的是瞎子,沒奔跑曠野路,躺在地上的叫瘸子,如果能到耶穌面前,認真禱告、認罪悔改,耶穌也會讓他們看見自己的缺失,重新得力。
        「祭司長和文士看見耶穌所行的奇事,又見小孩子在殿裡喊著說:和散那歸於大衛的子孫!就甚惱怒,」(15)宗教領袖們很少看見神蹟,當他們看到耶穌很輕易就能行神蹟,感到很驚訝,又有點自卑,可是當他們看到耶穌,坦然接受群眾歡呼,沒半點客氣,又覺得很不滿,想說「他是誰,一個無名小卒,卻這麼大牌?」耶穌,人類的救主,以色列人盼望已久的君王,來到自己的國度,受到一點歡呼,就引起當權者(篡位者)的眼紅。
        「對他說:這些人所說的,你聽見了嗎﹖耶穌說:是的。經上說你從嬰孩和吃奶的口中完全了讚美的話,你們沒有念過嗎﹖」(16)他們提醒耶穌,不要忘記自己卑微的身分,不應受人這樣高舉,真正有問題的是他們,他們是屬靈的瞎子,對神蹟視而不見,不明白耶穌真正的身分,他們不清理聖殿,耶穌替他們清理,他們也不覺得有甚麼慚愧。耶穌回答他們的話,意思是有權勢的學者,不認識神、抵擋神;反而是純潔善良的人,就像天真無邪的嬰孩,替他們來榮耀讚美神。
        「於是離開他們,出城到伯大尼去,在那裡住宿。」(17)耶穌那陣子都是這樣,因為住聖城恐怕有安全上的問題。

三、施行審判18- 22):
        「早晨回城的時候,他餓了,看見路旁有一棵無花果樹,就走到跟前,在樹上找不著什麼,不過有葉子,就對樹說:從今以後,你永不結果子。那無花果樹就立刻枯乾了。門徒看見了﹐便希奇說:無花果樹怎麼立刻枯乾了呢」(18- 20)這邊所記載的跟(可十一12- 14, 20, 21)所寫的有點不一樣,那邊是寫隔天經過時,才發現無花果樹已枯乾,據我所知,馬可福音所寫的才對,因為福音書是事後回想所記載的,有些小地方無法記得那麼清楚,因此看聖經要注重它的精神,不要咬文嚼字、拘泥小節,否則會出差錯。
        這段記載有它象徵性的涵義,耶穌肚子餓想找果子吃,卻找不到果子,因此咒詛那棵樹,以後永遠不結果子。它暗示著神揀選猶太人賜他們許多恩典,希望能產生許多好信徒,可惜他們讓神很失望,越來越偏離正路,神忍耐很久,不斷提醒,但他們都不當一回事,因此神打算放棄他們,從此恩典流向有心愛真理的外邦人。
        我們要從這棵樹得到鑑戒,如果我們也像猶太人一樣,屢勸不聽,越來越退步,有一天也會被神拋棄。其實50年前神早已提醒了,只是我們沒特別注意, http://cysung123.blogspot.tw/2015/05/blog-post_13.html 50年來也的確是越來越退步,神的作為越來越不明顯,信徒越來越世俗化。雖然寫了許多文章提醒大家,大部分的人無動於衷,有些甚至認為是惡意攻擊教會,是問題人物,大概只有當神算帳時,才會醒悟,不過為時已晚。
        「耶穌回答說:我實在告訴你們,你們若有信心,不疑惑,不但能行無花果樹上所行的事,就是對這座山說:你挪開此地,投在海裡!也必成就。」(21)神的能力不受物質世界的限制,人的信心加上神的能力,事情就完成了,就像彼得指責亞拿尼亞夫婦(徒五1- 10),醫治瘸腿的人(徒三1- 11),當聖靈同工時,有時你無意中說出的話,事情就那樣實現,這是有點可怕。
        「你們禱告,無論求什麼,只要信,就必得著。」(22)這句話一般人常會錯意,當他照著去求,常得不到,因此認為耶穌言而無信。看聖經須明白它整體精神,不要咬文嚼字,斷章取義,否則會出錯。這句話所強調的是,神的能力不受物質世界的限制,超出人理智的推測,照自然法則來說是不可能,對神卻不是問題。因此人對神要有信心,才能蒙悅納,不要誤會以為不論求甚麼,神都會給,如果你求的不合神的旨意,不合理,不公不義,會傷到你自己(太七9- 11),這種祈求常得不到。

四、屬靈瞎子23- 27):
        「耶穌進了殿,正教訓人的時候,祭司長和民間的長老來問他說:你仗著什麼權柄做這些事﹖給你這權柄的是誰呢﹖」(23)從人的角度看,聖殿是祭司長、長老在管理,一個外來的人,莫名其妙跑到聖殿講道、教訓人,他們當然會制止。耶穌這樣做是迫不得已,因為祂所剩的時間不多,祂必須盡可能提醒百姓該注意的事,儘管祂行了許多神蹟,證明神與祂同在,儘管祂講道很精彩,這些宗教領袖一概否認,迫不得已祂只好這樣子做。
        從屬靈的角度來說,聖殿是神的家,神在掌權,神的兒子在自己家中講話,本就理所當然,哪裡需要管家的同意,只因他們對耶穌一概否認,因此樣樣跟祂作對。
        「耶穌回答說:我也要問你們一句話,你們若告訴我,我就告訴你們我仗著什麼權柄做這些事。」(24)耶穌要他們先回答祂的問題,然後祂就會回答他們的疑問。
        「約翰的洗禮是從哪裡來的﹖是從天上來的﹖是從人間來的呢﹖他們彼此商議說:我們若說從天上來,他必對我們說:這樣,你們為什麼不信他呢﹖」(25)他們看約翰穿著隨便,沒受甚麼教育,而他們是博學之士,有身分地位,不屑去接受約翰的洗禮。
        「若說從人間來,我們又怕百姓,因為他們都以約翰為先知。」(26)百姓聽約翰的講道,覺得他講道有能力,句句命中要害,讓他們覺得扎心,不像那些文士,不痛不癢,而且受洗後,生命也有改變,因此認為他是神所差來的先知。長老們心裡否認約翰,嘴巴卻不敢講,怕被百姓指責。
        「於是回答耶穌說:我們不知道。耶穌說:我也不告訴你們我仗著什麼權柄做這些事。」(27)耶穌跟約翰一樣,都是神所差來的,百姓都看得出來,宗教領袖反而看不出來,因為他們勢利眼、自大、自負,因此成為屬靈的瞎子。

五、冥頑不靈(28- 32):
        他們對耶穌開火,耶穌就舉一反三,把他們的缺點說個清楚,希望他們能頑石點頭。
        「又說:一個人有兩個兒子。他來對大兒子說:我兒,你今天到葡萄園裡去做工。他回答說:我不去,以後自己懊悔,就去了。」(28, 29)要人遵守真理,一般人不太願意,覺得受約束、又吃虧、又受苦很不合算,有些人雖然開始不願意,可是後來仔細思考,知道這樣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,於是改過向善,乖乖的去過苦日子。
        「又來對小兒子也是這樣說。他回答說:父啊,我去,他卻不去。」(30)有些人表面上似乎對真理有興趣,可是都是嘴巴說說,不願過苦日子,不會真正去做。
        「你們想,這兩個兒子是哪一個遵行父命呢﹖他們說:大兒子。耶穌說:我實在告訴你們,稅吏和娼妓倒比你們先進神的國。」(31)事情不是你怎麼說,而是你怎麼做,所說的未必是你的真心話,許多人是說好聽、說假的,會去做的,才是真正有誠意的人。許多信徒對真理是光說不做,將來都會被淘汰(太七24- 27)。
        「因為約翰遵著義路到你們這裡來,你們卻不信他;稅吏和娼妓倒信他。你們看見了,後來還是不懊悔去信他。」(32)約翰誠誠實實傳揚真理,不討人喜歡,不交際應酬,不受宗教領袖的歡迎,卻帶著神的能力,引導迷失的人歸回正路。稅吏、娼妓一般人看不起,認為他們罪惡重大,已經沒救了,在約翰的教導下,改過自新。大祭司、長老看不起約翰所傳的道,持續活在錯誤中,所以結果是在前的反而在後,在後的反而在前。
        現實生活中也有類似情形,有些人比較愛玩,壞事做了不少,當他們接觸真理後,知道如果不把握機會,趁早回頭,將來日子會很難過,因此他們痛改前非,最終得到永遠的幸福。反過來說,有些人比較守規矩,自認為沒做甚麼壞事,不需要耶穌的救恩,實際上他們有不少隱藏的缺點,自己不知道,如驕傲、貪心、嫉妒、怨恨、虛偽、撒謊、自私…,在公義的審判下,會被擋在天門之外。

六、惡貫滿盈33- 46):
        「你們再聽一個比喻:有個家主栽了一個葡萄園,周圍圈上籬笆,裡面挖了一個壓酒池,蓋了一座樓,租給園戶,就往外國去了。」(33)這一段是形容猶太民族,但它對歷世歷代,神在各地所揀選的選民也適用。家主就是神,葡萄園就是他揀選一些選民,成為屬於祂的國度,圈上籬笆就是祂細心照顧,不容黑暗在此掌權。挖了壓酒池,葡萄園總會有收穫,要把收成做成酒儲藏,讓人來享用,蓋了一座樓,主人為工人設想,讓他們不愁吃不愁住。
        租給園戶,就往外國去了,神要人學會善用理智,做些有意義的事,不希望造些機器人,一個口令,一個動作,沒自己的生命。因此當一切上軌道後,祂就離開他們,看他們能不能照祂所留下的規矩,妥善安排自己的生活。我們剛信耶穌時,神常盯著我們,做錯事,就提醒,一段時間後,就不再提醒了,祂要我們自己思考,照祂所立下的原則去做(聖經)。
        「收果子的時候近了,就打發僕人到園戶那裡去收果子。」(34)果園不是我們的,是神租給我們的,同樣的,我們所擁有的一切,也不是我們的,是神暫時借給我們,有一天都要收回。神租給我們,是要收租金的,我們必須結出好果子,換句話說必須有好品德,造福身邊的人,幫助他們明白真理、遵行真理。神差遣祂的僕人到祂的國度,督促選民需有好行為。
        「園戶拿住僕人,打了一個,殺了一個,用石頭打死一個。」(35)沒想到園戶非常霸道,占用果園不繳租金,認為那是他們的,對收租金的僕人,打的打,殺的殺。人只聽好話,不聽刺耳的話,別人指出他不對的地方,往往不能接受,而且惡言相向。選民偏離正路,迷失在世界中,繼續下去,必然不能得救,忠心的僕人,指出選民的缺失,往往為自己惹來麻煩。假先知專說些悅耳的話,亂開空頭支票,承諾人們做甚麼都沒關係,只要相信、受洗,一切的罪都會被抹消,不須付任何代價,很受人們歡迎。
        「主人又打發別的僕人去,比先前更多;園戶還是照樣待他們。」(36)神看選民沒結出好果子,只結出爛果子,越來越墮落,離神越來越遠,有許多無形的偶像,跟世人沒兩樣,甚至更差,外表很虔誠,口口聲聲哈利路亞,內在卻很墮落,整天想著賺大錢,追求享樂,在家幾乎都不禱告。因此差遣更多的僕人來提醒人,只是園戶壞事做多了,膽子越來越大,對這些烏鴉嘴,一律殺無赦。
        「後來打發他的兒子到他們那裡去,意思說:他們必尊敬我的兒子。」(37)耶穌跟一般的先知很不一樣,祂有赦罪權柄,自從亞當犯罪後,人都帶有原罪,沒有哪個先知敢說他能赦人的罪。祂行的神蹟非常多,各式各樣都有,讓死人復活,連沒生命的大自然也聽祂的,魔鬼看到祂,就稱祂為神的兒子,乖乖的落荒而逃。
        「不料,園戶看見他兒子,就彼此說:這是承受產業的。來吧,我們殺他,佔他的產業!」(38)雖然耶穌各方面顯出與一般的先知大不相同,虔誠善良的百姓相信祂,宗教領袖卻滿心嫉妒,阻止百姓靠近祂,說祂安息日治病,不守真理,靠鬼王的能力趕鬼。當祂讓死掉好幾天的拉撒路復活後,他們更加煩惱,一方面許多人因此相信祂,一方面萬一太多人跟隨祂,會引起外來政權的干預,引起政治動盪,最根本的辦法就是除掉祂,這樣一勞永逸,天下太平。(約十一1- 53
        「他們就拿住他,推出葡萄園外,殺了。」(39)他們後來就這樣對待耶穌,把祂殺了,以為從此一切恢復平靜。
        「園主來的時候要怎樣處治這些園戶呢﹖」(40)事情卻不像他們所想的,耶穌來顯出那麼多奇蹟,是神給他們最後一次的機會。
        「他們說:要下毒手除滅那些惡人,將葡萄園另租給那按著時候交果子的園戶。」(41)他們既然放棄機會,硬心到底,有恃無恐,以為明天太陽依然會出來,一切照舊。事情卻不像他們所想的,耶穌死後以色列地進入動亂,死的死,逃的逃,西元七十年聖城被毀,猶太人流浪異鄉,沒有人權,苟且偷生。神的救恩從此臨到懂得珍惜,能結出好果子的其他民族。
        「耶穌說:經上寫著:匠人所棄的石頭已作了房角的頭塊石頭。這是主所做的,在我們眼中看為希奇。這經你們沒有念過嗎﹖」(42)匠人指的是有決定權的人,房角的頭塊石頭,要建築高大建築物,地基必須很穩,否則蓋得越高,越容易塌陷,當地重要的建築物都用石頭做的,因此房角石必須非常巨大,才能承擔重量。整句話來說,就是宗教領袖所看輕、藐視的人,卻成為神聖工的關鍵人物,這是神所決定的,出乎人的預料。
        許多神所重用的工人,沒甚麼佳形美容,豐富學識,卻能完成神所托付的重任,像十二使徒、施洗約翰,就是典型的例子。
        「所以我告訴你們,神的國必從你們奪去,賜給那能結果子的百姓。」(43)人有許多缺點,不知改進,屢勸不聽,還殺害神的僕人,這種選民遲早會被神拋棄,神會將恩典賜給其他渴慕的人。
        「誰掉在這石頭上,必要跌碎;這石頭掉在誰的身上,就要把誰砸得稀爛。」(44)耶穌是盤石,會護庇倚靠祂的人;是根基,我們應在上面生根建造。有些人不接受祂,因為光看外表,不注重內在,他們的愚昧,讓自己失去神的恩典,這就是掉在石頭上的人,他們因祂卑微的身分而跌倒。耶穌所講的道,對聽見的人施行審判,人知道卻不遵行,將來審判時無法推卸責任。「棄絕我、不領受我話的人,有審判他的就是我所講的道在末日要審判他。」(約十二48)這就是被石頭砸到的人。
        「祭司長和法利賽人聽見他的比喻,就看出他是指著他們說的。」(45)法利賽人都是聰明人士,當然知道耶穌是在說他們。
        「他們想要捉拿他,只是怕眾人,因為眾人以他為先知。」(46)他們想動手除掉眼中釘,無奈百姓都站在耶穌這邊,他們不敢來明的,只能暗中行事。

七、結論:
        這章記載耶穌被釘之前一星期,象徵性的以君王姿態進城,以及所做的幾件事,這些事也是祂傳道三年的總結,嚴肅的警告猶太人,再不悔改已經沒機會,就要大禍臨頭了。祂第一次來到世間,是以奴僕卑微的身份,受苦受難,儘管如此依然執行祂的任務,對人事先提醒。第二次是恢復高貴的身分,對事情施行審判,不再留情。
        第一段記載,儘管進城時受到不少人的歡呼,但數天後當祂被釘時,大部分的人都離祂而去;同樣的,表面上現今有許多基督徒熱心敬拜神,但大部分的人信仰沒根基,當遇到外來壓力,就離祂而去。信仰需有根基,不要盲從,對知道的真理要認真遵行,時常禱告,不貪愛世界,才不至於白忙一場。
        第二段提到,祂來是要潔淨祂的殿,潔淨祂的選民,不讓祂的家成為賊窩,信徒須明白祂的心,努力追求聖潔,才不至於被驅逐出境,受洗、得聖靈不表示你已成為聖潔,那些是要幫助你成為聖潔。福音工人更需小心,要盡忠職守,不要爭權奪利,免得變成賊。
        第三段描述,祂第一次來只是象徵性的對無花果樹施行審判,沒人對此在意,然而四十年後,審判臨到整個猶太民族,直到今日。多給誰,就向誰多要(路十二48),不要在那裡吹噓,只有自己才蒙神揀選,要看自己是否真的有好果子。審判的臨到,不像人所想的那樣,有時完全出乎人的預料,說到就到,要警醒,不要沉睡。
        第四段說明,平凡選民尚且能分辨,誰是神所差來的僕人,宗教領袖反而分不出來,常因過度注重外表,小看卑微的人,儘管耶穌講道精彩,但他們自認為對真理很懂,無法接受沒受過教育人的看法,對祂吹毛求疵,結果失去神的恩典。
        第五段告訴我們,一般人看不起的淫婦和稅吏,在耶穌的勸導下能改過向善,自認為高人一等的文士、法利賽人,拒絕耶穌的教導,最後他們的成績,反而比不上,原本他們所看不起的人。人帶有罪性,許多東西知道卻做不到,人的本性就是為自己,要他把眾人的利益放在個人之上,要他不自私,那幾乎是不可能,人越是為自己,越容易出差錯。
        人靠自己想把私心除掉,那是不可能,就像寶石無法雕塑自己,需靠巧匠來加工;同樣的,人需靠神的幫助,才能將私心除掉。事情不是說變就變,那麼簡單,神需為人安排試煉,在試煉中逐漸將人老的、不良的生命去掉,換上新的、純潔的生命,這樣才能達成目的。寶石如果亂動會影響雕塑,它必須安靜不動,作品才會完美;同樣的,人如果不順從神的帶領,一直跟神討價還價,強求,那就是在亂動。
        第六段指出,儘管神用盡各種辦法,想讓猶太民族改邪歸正,但對一個自負、自大、自我中心、自以為是的團體,這些都無法改變他們,徹底毀滅是惟一的結局,我們要引為鑑戒,不要步上後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