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8月24日 星期四

馬太第十九章 在乎永恆-2



四、神無難事23- 27):
        「耶穌對門徒說:我實在告訴你們,財主進天國是難的。」(23)那年輕人因為在世上擁有許多美物,要他放下那些,專心追求真理,他很捨不得,因此耶穌才說財主要進天國很難。不止是他,任何人四肢健全,有特殊才華,要他不往世界衝,乖乖到神面前聆聽,幾乎是不可能,人都是遇到各種困難,走投無路,才會來尋找神,才看得破這虛幻世界,否則你跟他講再多,只換來他的唾棄,在他眼中,宗教是失敗者的安慰劑,他不屑做這種人。
        「我又告訴你們,駱駝穿過針的眼,比財主進神的國還容易呢!」(24)「駱駝穿過針的眼」,這句話的原意應該是,「駱駝毛所做的繩索,想穿過針的眼」,耶穌講道時,因為群眾很多達數千人,為了避免群眾一直往前擠,在講台週圍,需用粗大的繩索圍起來,當地的繩索不是用芎麻,而是用駱駝毛做的。不管怎樣,它的意思是財主要進神的國,是很難的事。
        「門徒聽見這話,就希奇得很,說:這樣誰能得救呢﹖」(25)耶穌說得並沒錯,一般人固然活在罪惡中,就算基督徒蒙耶穌救贖,真正走在正確路上的,又有多少,許多信徒抓住幾節聖經節做護身符,就高枕無憂了。神把走天路該注意的重點,都濃縮在逾越節的儀式中(出十二),逾越節主要是要吃無酵餅、羔羊肉、苦菜,換句話說就是要領受真理、聖靈、經歷試煉。
        今天很多信徒是不看聖經的,因為太無聊、也看不懂,有些教會是聚會前讀一章聖經,平常在家裡不看,到教會才勉強看一下,沒人解釋,就算看也看不懂,狼吞虎嚥,沒半點吸收,全部原封不動的排出,有讀跟沒讀一樣。聖經不須看多,但要能消化吸收,把真理行出來,讓真理成為你生命的一部分,這樣靈命才能成長,許多人看聖經,只記在腦子裡,沒進到生命中,永遠長不大,輕輕一碰就倒。
        許多信徒在家中是不禱告的,只有吃飯默禱一下,雖然屢次提醒,都不當一回事,當神的審判臨到,那時已經太晚了,回教徒一天要五次禱告,一次一、二十分鐘,基督徒比他們還不如,把神的面子丟光了。
        至於吃苦菜,大部分的信徒沒受到正確教導,以為信耶穌就是平安順利,如果不順利,禱告神不垂聽,那一定是做了甚麼壞事,受神懲罰。有些是當事人有錯,有時未必如此,不要把別人冤枉了,深受苦難的折磨已經很痛苦了,還被人冤枉藐視,能有幾個人受得了這種打擊。
        有個信徒很乖、很守規矩,偏偏經歷許多病痛,經濟困難,還有精神異常兒女的打擊,儘管他有許多體驗,耶穌也解決了他許多難題,可是他總是一直埋怨神,為甚麼還有許多問題,不幫他解決。雖然反覆告訴他,保羅也帶有一根刺,當明白那是神要他擔的苦難後,就不再為此向神求,而以此為他的喜樂。(林後十二7- 10)可是不管跟他再怎麼講,他永遠也學不會,人老了,要學新的東西,似乎很難。
        「耶穌看著他們,說:在人這是不能的,在神凡事都能。」(26)太平時代信徒雖然看聖經,但認識有限,偏向空頭理論,與實際生活脫節,幾乎都不禱告,一昧追求享受,逃避枯燥的靈修。沒吃無酵餅、羔羊肉、苦菜,靈性怎麼可能長進,卻還自認為必然進天國。耶穌說「引到永生,那門是窄的,路是小的,找著的人也少;引到滅亡,那門是寬的,路是大的,進去的人也多。」(太七13, 14)想一想,自己到底走在哪條路?不要自我欺騙。
        人是軟弱的,偏向花花世界,難得專心追求真理,因此我們在「天國的比喻」結論中有提到,在某些特殊時機,神會改變整個大環境,讓人看破世界,專心追求永生,人以為遇到大災難,其實危機就是轉機,就看你懂不懂得順從聖靈的帶領。愚昧人總要到處碰壁,走投無路,才願歸向神;聰明人把握時機,選擇正確方向,少走許多冤枉路,少受許多的苦。
        「彼得就對他說:看哪,我們已經撇下所有的跟從你,將來我們要得什麼呢﹖」(27)彼得看那財主很憂愁的離開,回想自己跟隨耶穌,餐風宿露,物質生活很缺乏,又受到許多嘲笑、藐視,被當成異類,日子實在很辛苦,許多時候幾乎都走不下去了。忍不住就問耶穌,我們為真理付出這麼多,將來是否有合裡的回報?

五、百倍收成28- 30):
        「耶穌說:我實在告訴你們,你們這跟從我的人,到復興的時候,人子坐在他榮耀的寶座上,你們也要坐在十二個寶座上,審判以色列十二個支派。」(28)表面上看,耶穌是在回答12使徒,實際上對一切真正的福音工人,這些都適用,神是公義的,不偏待人,有多少付出,就有多少收成,沒付出,就沒收成。考試成績的好壞,決定獎賞有多少,有些人雖然經歷各種打擊,但靠著禱告一關關的考過去,只是這種信徒很少;較常見的,就像前面那位信徒,一直求神把十字架拿掉,埋怨、懷疑神,一直羨慕別人不用背十字架;更多的信徒,已信心全失,不再禱告了。
        在天國能得多少,就像我們在「上行的詩」中所說的,穿過第一道門洞的,是一般選民,能到第二層天;穿過第二道門洞的,是神的工人,能到第三層天,他們分兩類,一類是祭司,另一類是利未人,前者愛真理勝過一切,寧死不屈,經歷完整的考驗,將來與耶穌同掌王權;後者無法經歷完整的考驗,沒君王的榮耀,只能協助前者處理事務。
        「凡為我的名撇下房屋,或是弟兄、姊妹、父親、母親、(有古卷在此有:妻子)兒女、田地的,必要得著百倍,並且承受永生。」(29)許多人獻身做傳道、牧師,自認為已捨棄一切,將來必有許多獎賞,捨棄一切沒那麼簡單,放下世上財物,不等於捨棄一切,你並沒真的捨棄一切財物,你還保留許多東西,就算真的將財物都賣了,依然還有許多東西。你有健康、容貌、才華、家人、愛情、配偶、名譽、權力、自由、時間、生命、屬靈的恩賜…,這許多的東西,任何一樣從你身上抽走,都會讓你非常痛苦。
        所以不要自認為已捨棄一切,還早得很,當經歷試煉,尤其試煉很重時,那時神會看你能承受的範圍,一樣一樣的從你生命中收回,那時你才知道,原來捨棄自我是一件這麼痛苦的事,以為已經捨棄很多了,沒想到還有許多尚未捨棄。捨棄越多,將來得的就越多;捨棄越少,得的就越少,一切都很公平,不是所有的人,都能做很大的付出,許多人緊抓著某些東西,不讓神拿走。
        有些認真追求真理的信徒,有時會對我說,他們覺得身體越來越差,頭腦也越來越不靈光,真擔心是不是出了甚麼問題,雖然看過醫生,卻也找不出特別原因。其實這只是去舊換新過程中的一部分而已,一般人道理聽是聽,不會特別去注意,當真的遇到時,才知道原來真理是來真的,不是說說而已。神不會將它們永遠拿走,只是一段時間而已,看你對祂能順服到甚麼程度,當考試結束,神依然會將它們還你,就像約伯和希西家王所經歷的一樣,除非那是神要你背的十字架,只是這已讓人像經歷九死一生,沒人能笑得出來。
        「然而,有許多在前的,將要在後;在後的,將要在前。」(30)我們跟隨耶穌做聖工,受苦受難付出很多,當然希望將來能有好的收成,這無可厚非,但出發點應該是為了愛神、愛人、愛真理,希望眾人都能活在幸福中,而不是為了個人的成就,能高人一等。
        有些人真理沒學好,很在乎將來的成果,斤斤計較,照道理講,他付出較多,應該排在前面,但因太會計較,反而被排在後面,因為他的出發點錯了。有的人雖然沒受多少苦,但他行善單純為了愛神愛人,不計較天國獎賞,結果排名反而在前面,因為他的愛心比較大。一個人該得多少獎賞,神都算得很清楚,不會弄錯,過度計較,會因此被挪往後面。

六、結論:
        許多人信耶穌自認為必能進天國,到頭來卻被擋在門外(太七21- 23),「因為被召的人多,選上的人少。」(太廿二14)如果想不發抖的站在審判台前的話,就需用永恆的眼光來看事情,不能只看眼前,很不幸的,絕大部分的信徒這方面都沒學好,以至於天國的成績單很難看。
        有幾方面要用永恆的眼光看,才不會患得患失,第一就是婚姻問題,這是人生大事,每個人都非常在意,無奈無數的人都走錯了路。美滿的婚姻對雙方都是很幸運的事,痛苦的婚姻對雙方都是極大的折磨,很不幸的,幸福的婚姻少之又少,錯誤的婚姻卻一大堆。說來也很簡單,因為雙方的人格尚未成熟,思想性情有許多缺點,缺點越多,越難相處,年紀輕輕就能有美好的人格,那是很難的事。
        人生只是短暫路過,婚姻對雙方都是一種磨鍊,讓人學習如何尊重、體諒別人,互相幫助,互相讓步;而不是自我中心,自私自利,任性霸道。當雙方能和睦相處,彼此是如魚得水,當雙方不能相互配合,反而互相拉扯,那是很大的不幸。怎樣對待別人,別人就怎樣待你,最後是自食其果。前者就像四肢健全,行動自如,後者就像半邊癱瘓,無論做事走路都很不方便。
        現代人婚前、婚後都可隨意與他人發生性關係,神造人並沒給人這麼大的自由,人隨意亂來,最後必為自己的荒唐,付出慘痛代價。婚姻是神聖的,彼此沒婚姻關係,就不應有性行為。婚姻不是說結就結,說離就離,有某些親屬關係,不能結婚(利十八6- 18),不能與鄰舍(親朋好友)的配偶發生性關係(利十八20),不能與同性或動物發生性關係(利十八22, 23)。
        舊約因為沒聖靈的幫助,神對人沒嚴格要求,耶穌來沒廢掉律法,而是要成全(太五17),達成當初神造人對人的期望。神造人是有男有女,二人成為一體,既是一體,就不能隨便分開,不能隨便離婚、再婚,除非很少數的特殊狀況。當彼此確實無法相處,譬如一方有暴力傾向,或嚴重惡習,屢勸不改,是可以分居,但不可與他人再婚,除非元配去世了,神不讓人隨便換來換去。
        遇到不好的對象,固然是件很不幸的事,但不應過度悲傷,有些人遇到失戀就活不下去,那是不應該。生命是很廣闊的,人生在世有許多東西要學,有許多任務要完成,這些都沒做完,說走就走,以為可以一走了之。到神面前才發現,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,只是被抓回來重修、補考,而且還要接受額外的懲罰,吃虧吃很大。
        遇到不幸的婚姻,不用灰心,不用絕望,只要懂得倚靠聖靈的幫助,依然可把你該學的東西學好,該盡的責任做完,在天上自然有你的一席之地。不要以為你與婚姻已經絕緣,世上一切美好的東西,天上通通都有,而且更加美好。只要你進得了天堂,在天上神依然會為你安排合適的對象,不用自己煩惱,「當復活的時候,人也不娶也不嫁,乃像天上的使者一樣。」(太廿二20),天上的使者本就是二人成為一體,當然就也不娶也不嫁,配偶沒隨便換來換去。有誰看過中性的天使嗎?如果天堂全都是曠男怨女,那還算天堂嗎?能不天下大亂嗎?那樣比人間還不如了。
        其次,如果想永遠活在幸福中,就需回歸小孩子的樣式,單純、天真、誠實、善良,沒有虛情假意、花言巧語、勢利現實。而是實話實說,與人和睦相處,互相照顧,不高估自己,任意妄為,標新立異,譁眾取寵。
        人在世間久了,常染上許多污穢,一個人如果不說謊,不與人同流合污,不奉承拍馬屁,會很難在社會生存,別人會說你目中無人,不合群、孤僻、高傲。撒謊幾乎已成人的天性,每個人都需隨身攜帶好幾副假面具,以備不時之需,這是個虛偽的世界,如果想進天堂,就須把這些毛病,徹底洗乾淨。這是很辛苦的工作,許多人雖然靈修很久,離標準依然很遠。
        人靈性越好,言行越單純,不喜歡掩飾,是非分明,對不好的事,清楚表達他的意見。
        第三,雖然活在世上,但一舉一動需想到,這樣做將來能否進天堂,許多信徒沒這種認識,做了很多不該做的事,騙財、騙色、竊盜,以為只要口頭認個罪就沒事,其實他完全錯了,欠多少,還多少,沒半點可投機取巧的地方(太五25, 26),欠債不還,到頭來吃虧的是自己。
        想進天堂需弄清楚,進天堂的標準是甚麼,許多人這方面弄錯了,擅自更改標準,還引經據典,信心滿滿,他們只明白表面字義,不知道內在精神,抓住幾節經節,推翻整本聖經。一般信徒也罷了,因他們所知有限,如果領導者,整天研究真理的人也是這樣,那問題就很嚴重,表示他沒在禱告上下功夫,與神有相當的隔閡,而且會帶錯許多無辜的選民。
        如果你不明白進天堂的標準是什麼,那麼你聖經是白讀了。
        第四,如果想得到永遠的幸福,就須學會倚靠神的大能,天國路很難走,我們本質上就很脆弱,稍微受點誘惑、打擊,很快就投降,靠自己必會失敗,要懂得禱告倚靠神。很多事用理智去推理,根本不可能,然而神的大能,遠超出人所能理解,祂能做許多我們想都想不到的事,只要我們順從祂的帶領,不要叛逆,祂既帶我們過紅海,就會帶我們進迦南,不會讓我們迷失在曠野,半途而廢。
        第五,每當看到別人盡情享樂,順利發達,而自己刻苦度日,歷經各種患難逼迫,潦倒落魄,每個認真奔跑天路的人,無不懷疑是否走錯路了,是否真的有神,為何是非顛倒,善有惡報,惡有善報。說穿了總因人眼光淺短,只看到惡人享福,沒看到惡人遭殃,當人離開伊甸園後,就算外在物質生活優越,有權有勢,但內心是虛空無意義,充滿憂愁煩惱。
        所經歷的一切苦難,都是為了讓你有好品德,將來能與人和睦相處,坦誠相待,彼此相愛,永遠活在幸福中。沒經過這些訓練,你的幸福是短暫的,一時擁有,很快就消逝,世人所擁有的幸福,大都屬於這一類,持續不了幾年、幾十年,永遠在快樂與痛苦中輪迴。神要徹底改變我們的思想與性情,讓我們的幸福能持久。
        沒經過神的訓練,人就像泥土一樣,乾燥時很僵硬,一泡水就垮了,人在貧苦患難時,就刻苦努力、力爭上游,等到有權有勢,就好吃懶做、作威作福,過沒多久又掉入痛苦深淵。神要的不是幾千年、幾萬年的幸福,而是永永遠遠的幸福,人就像瓷土,在雕塑後,還需放入窯內高溫燒烤,讓它定型,燒烤有一定的時間,時間未到就取出,會前功盡棄。
        試煉就像燒烤一樣,讓人很難受,但經過這手續,人就不再變形,而成為有價值的器皿,能造福眾人與自己。與其先甜後苦,不如先苦後甜,許多信徒都在逃避試煉,那是完全錯誤,頭腦清楚的,應知道該做哪種選擇。現代人很短視,都是先到手、先享受再說,其他的慢慢再處理,實在很盲目。
        萬物都是神所造,神造這世界,只是讓人短暫路過,這裡是篩選訓練的地方,是受苦不是享福之處,仔細思考,人間的痛苦遠超過快樂。身上任何器官出了問題,都能讓人痛不欲生,而除了食與色,人生還能有多少的快樂;人間的快樂,三兩下就結束,重複享受同樣的東西,很快就膩了,病痛除非把它解決,否則持續存在,且越來越厲害,就算痛得暈過去,醒來依然在痛,而且更痛。
        認真奔跑天路,在世上註定有許多損失,也無法拋棄十架輕鬆度日,但你的損失,將來都有百倍的收成。一切都是神所造,祂創造許多,人想都想不到的好東西,故意不告訴人,等著將來讓人驚喜,今天許多信徒為所損失的,傷心得要死,其實將來都有極大的收成。
        「我要拿金子代替銅,拿銀子代替鐵,拿銅代替木頭,拿鐵代替石頭;並要以和平為你的官長,以公義為你的監督。你的居民都成為義人,永遠得地為業;是我種的栽子,我手的工作,使我得榮耀。」(賽六十17, 21
        世上的美女跟天上的天使根本不能比,人的青春很快就消逝,再美也擋不住歲月的摧殘,天上是青春永駐,兩者哪能相比。因此世上的損失,不用在意,將來所得的,遠超出所損失的,有付出,才有收穫,沒付出,就沒收穫。天上靈體感官的敏銳度,遠超過人體,因此不論痛覺或享樂,都比世間強烈許多,如果不幸下地獄,那會很慘;如果順利進天堂,那會很幸福。聰明人要把眼光看到永遠,不要像世人一樣,深度近視,還洋洋得意。

馬太第十九章 在乎永恆-1



        神活在永恆中,在乎的是永遠的成敗,人類活在日光下,只看見眼前的勝負,為了一時輸贏拼得要死,一下子高高在上,得意洋洋,三兩下跌落谷底,慘不忍睹,實在不值得,然而人就是看不開,永遠在打迷糊仗。一場球賽不管過程如何驚險,最後贏的,就是贏,一時輸贏是常有的事,沒甚麼好高興,也沒甚麼好難過。人生變化很大,起起伏伏,不要以為今天落魄沒關係,只要繼續賭下去,總有翻身的一天,事情未必如此。
        外在的輸贏很難預料,內在的性情卻很難改變,好吃懶做的就是好吃懶做,奸詐狡猾的就是奸詐狡猾,一時可偽裝,過不多久,依然回到原貌,人前可偽裝,人後依然是那副德性。內在性情,決定永遠的輸贏,雖然一時有起伏,最後還是會到該去的地方,公義善良的終歸美地,邪惡殘忍的會暗無天日。

一、能否休妻1- 12):
        「耶穌說完了這些話,就離開加利利,來到猶太的境界約但河外。」(1)加利利在比較北部偏僻的地方,耶穌在那裡待了很久,換個地方,來到猶太地,較靠近首都,讓這裡的人也有機會接觸福音。
        「有許多人跟著他,他就在那裡把他們的病人治好了。」(2)祂是藉著神蹟讓人來相信真理,知道祂不是胡說八道,祂是從神那裡差來的,帶有神所賜的權柄,能讓人出死入生。當神差遣摩西去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時,也賜給他一根拐杖,告訴他那根杖不可離開他,要拿著杖才能行神蹟(出四17)。杖代表神的權柄,每個真正神的工人,都帶有神所賜的權柄,早期我們教會也有,但今天已經弄丟了,需自我反省,早日把它撿回來。
        神把許多重要真理,濃縮在逾越節的禮儀裡面,吃逾越節晚餐時「當腰間束帶,腳上穿鞋,手中拿杖,趕緊地吃」(出十二11)腰間束帶,就是做人要受真理的約束,不可隨便亂來,「用真理當作帶子束腰」(弗六14),要束腰才有力氣,要遵守真理,才不會給敵人留下把柄,成為防守的破綻。腳上穿鞋,就是要與世界保持距離,分別為聖,不可同流合污。手中拿杖,就是要倚靠神的能力,來克服一切困難,不是靠自己的血氣之勇,或聰明才智。
        趕緊地吃,就是要努力追求長進,不可慢吞吞,走曠野路走得很不情願。猶太人不明白它真正的涵義,一定會很奇怪,要我趕快吃,一隻手拿著柺杖,怎麼快得起來;肚子勒緊了,怎麼有辦法吃得多;在家裡還穿鞋子,不走粗躁的路,穿鞋子幹嘛?神怎麼給這些奇怪的規矩。
        「有法利賽人來試探耶穌,說:人無論什麼緣故都可以休妻嗎﹖」(3)婚姻是讓人很頭痛的事,人無法不結婚,那樣違反正常的生理需要,只是結婚後相處愉快的並不多,吵來吵去的倒是不少。因為每個人都有某些缺點,有的缺點少,有的缺點多,那些缺點就像刺,會刺傷別人,自己卻不知道。當彼此離得遠,對對方的刺,感覺不太強烈,靠近時,那種感覺就很強烈,有時被扎得遍體鱗傷,無法不分開。
        法利賽人是聰明人士,善於鑽律法漏洞,律法是說「人若娶妻以後,見她有甚麼不合理的事,不喜悅她,就可以寫休書交在她手中,打發她離開夫家。」(申廿四1)這邊神沒把話說得很清楚,有點模糊,那是給人一點空間,因為神知道人的軟弱,無法確實遵守,要求太高,許多人都要犯法了。不合理有大有小,不合理到甚麼程度,沒說清楚。當然婚姻是很慎重的事,不是小孩子玩遊戲,不合理需有相當的程度,不能隨便說離就離。
        過去男尊女卑,女人不容易找到工作,離了婚,生活會很艱難。法利賽人期望,不一定要有多明顯的過失,只要我看不順眼,想休就休,這樣自由多了,可以不受婚姻的束縛。但是對女方來說就很不公平,呼之即來,揮之即去,完全不把人當人,比寵物還不如。
        以前的人對婚姻很尊重,彼此沒結婚,就不能發生性關係,如果男方用暴力手段,那事後就得認帳,且終身不能休對方。(申廿二13- 21, 28, 29)現代人對婚姻很隨便,沒結婚就能上床,不用買票就能上車,上了車也不用補票,隨時想下車就下車。沒結婚先同居、試婚,覺得可以再結婚,免得誤上賊船。
        就算結了婚也可以隨便劈腿,性伴侶一大堆,各自比賽誰的性經驗比較豐富,比較有魅力,不講人情道義,一昧追求享樂。這的確是個淫亂的世代,當人追求自由,不受真理約束,一時很快樂,等到老了,才發現沒半個親人,不過為時已晚,最後被當成垃圾,下場淒涼。
        「耶穌回答說:那起初造人的,是造男造女,並且說:因此,人要離開父母,與妻子連合,二人成為一體。這經你們沒有念過嗎﹖」(4, 5)神造人有分男女,人無法獨立存在,那樣會絕種,人需與異性結合,才能傳延後代,且婚姻需保持純潔,不能隨意更換,否則會天下大亂。
        「既然如此,夫妻不再是兩個人,乃是一體的了。所以,神配合的,人不可分開。」(6)婚姻對雙方是一種保障,從此不再是兩個人,而是一個個體,從此共同面對外來各種挑戰,在奮鬥中逐漸成長。各自保護伴侶的弱點,也將自己的弱點讓伴侶來防護,沒有人是全能的,人只看得見前面,看不見後面,後面需靠伴侶幫你保護。男人偏向理智,女人偏向感情,需兩者綜合起來,才能妥善處理問題,男人就像左大腦,女人像右大腦,如果只有一側的大腦,會半身麻痺,無法行動。
        「法利賽人說:這樣,摩西為什麼吩咐給妻子休書,就可以休他呢﹖」(7)法利賽人很不服氣,明明律法規定可以休妻,怎麼你把它改了,取消人休妻的權利。
        「耶穌說:摩西因為你們的心硬,所以許你們休妻,但起初並不是這樣。」(8)神設立婚姻是很神聖的事,要兩人彼此彌補對方的缺點,共同面對一切問題,在困難中成長。如果雙方沒嚴重缺點,懂得互相尊重、珍惜,同甘共苦,這是一件好事。可惜隨著人類的墮落,人的毛病越來越嚴重,當彼此靠近時,就敏銳的感受到對方的缺點,人的自私、任性、傲慢、霸道、虛偽、欺騙、懶惰、淫亂…很多地方讓伴侶忍無可忍,最後只好分手,留下幾個無辜的小孩。神不喜歡這種事,舊約時代考慮到人性的軟弱,在某些情況下姑且允許。
        「我告訴你們,凡休妻另娶的,若不是為淫亂的緣故,就是犯姦淫了;有人娶那被休的婦人,也是犯姦淫了。」(9)現代人彼此個性不合,說離就離,另外嫁娶,自認為光明正大,沒半點對不起良心,也絕不犯法。但新約時代聖靈降臨,在聖靈的幫助下,人可達成當初神對人的期望,因此神沒再給人這種自由,沒婚姻關係就不應發生性行為,沒嚴重過失,就不應離婚,可以分居,但不能隨意再婚,直到對方去逝才可以。
        「凡休妻另娶的,就是犯姦淫,辜負他的妻子;妻子若離棄丈夫另嫁,也是犯姦淫了。」(可十11, 12)「耶和華在你和你幼年所娶的妻中間作見證。他雖是你的配偶,又是你盟約的妻,你卻以詭詐待他。雖然神有靈的餘力能造多人,他不是單造一人嗎?為何只造一人呢?乃是他願人得虔誠的後裔。所以當謹守你們的心,誰也不可以詭詐待幼年所娶的妻。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說:休妻的事和以強暴待妻的人都是我所恨惡的!所以當謹守你們的心,不可行詭詐。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。」(瑪二14- 16)一個男人有好幾個妻子,那個家庭會很複雜,這不是神所期望的。
        「門徒對耶穌說:人和妻子既是這樣,倒不如不娶。」(10)門徒說那太可怕了,要跟一個很不喜歡的人長期待在一起,就像跟一個味道很不好的東西混在一起,那樣我會暈倒,倒不如不結婚還比較好。
        耶穌說:這話不是人都能領受的,惟獨賜給誰,誰才能領受。」(11)耶穌說事情沒那麼簡單,人有生理上的需要,就像叫人不吃不喝,那是會要人命的,性需求雖然不像飲水或食物那麼迫切,但也會對人造成很大的困擾。
        「因為有生來是閹人,也有被人閹的,並有為天國的緣故自閹的。這話誰能領受就可以領受。」(12)有些人是原來生殖系統就有缺陷,沒這方面的需求;有些人是後天因某些因素,造成這方面的缺損,沒這種需求;另外有些人為了專心服事神,不受家庭的束縛,靠聖靈的幫助,克服生理的需要,但這不是那麼容易,也不需勉強,在特殊情況下,聖靈有這樣帶領,再做。

二、返璞歸真13- 15):
        「那時,有人帶著小孩子來見耶穌,要耶穌給他們按手禱告,門徒就責備那些人。」(13)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,蒙神恩典,有美好的未來,難得耶穌來這裡講道,就把握機會,請耶穌為他們祝福。門徒認為耶穌很忙,有許多重要的事要做,怎能被這些小孩子耽擱,就責怪他們,不該拿這些小事,來打擾耶穌。
        「耶穌說: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,不要禁止他們;因為在天國的,正是這樣的人。」(14)沒想到耶穌沒拒絕他們,反而告訴門徒,「你們若不回轉,變成小孩子的樣式,斷不得進天國。」(太十八3)小孩子天真、純潔、善良、不撒謊、不虛偽、不驕傲,與人和睦相處,能進天堂的都是這種人,這種人才能進天堂。一般人長大後受不良環境污染,越來越現實,唯利是圖,虛情假意,失去原有的純潔,需努力將污穢洗淨,才夠資格回天家,今天絕大部分的人都不夠資格。
        「耶穌給他們按手,就離開那地方去了。」(15)耶穌為他們祝福,希望他們在這大染缸中不被污染,學好該學的東西,守住該守的道理,做完該做的工,走完該走的路,打完該打的仗。

三、誰能得救16- 22):
        「有一個人來見耶穌,說:夫子(有古卷:良善的夫子),我該做什麼善事才能得永生﹖」(16)每個人都想知道,答案到底是甚麼,在一般人的觀念裡,天堂高不可攀,不知該立下甚麼豐功偉業,才能讓神滿意,讓人享受永生。他替我們向耶穌提出這問題,每個人都好奇,耶穌會怎麼回答。
        「耶穌對他說:你為什麼以善事問我呢﹖只有一位是善的(有古卷:你為什麼稱我是良善的﹖除了神以外,沒有一個良善的)。你若要進入永生,就當遵守誡命。」(17)耶穌說你怎麼稱我是良善的夫子,神是一切良善的源頭,自從亞當犯罪後,罪進入人性,神跟人已脫離關係,因此天下已沒良善的人。耶穌跟一般人不一樣,祂是直接由聖靈懷胎,因此沒帶原罪,只是祂沒向人說清楚。
        耶穌的回答很出人預料,祂沒說要立下甚麼汗馬功勞,也不像我們所想的要受洗、得聖靈,「信而受洗的,必然得救;不信的,必被定罪。」(可十六16)「聖靈是我們得基業的憑據」(弗一14),祂只說要遵守誡命。神就是愛,對人沒甚麼苛求,只要你對神、對人、對自己沒甚麼虧欠,就讓你過關了;但是如果有虧欠,就無法讓你進去,因為會破壞那裡的完美,讓無數的人失去快樂。
        不敬畏神,否認神的存在,破壞神的教會,把聖經隨便亂丟,對聖工馬虎隨便、不當一回事,算命…,都是對神的虧欠。自殺、吸毒、酗酒、亂搞性關係、自暴自棄、生活不節制,熬夜、暴飲暴食,專門做些超越生理極限的事…,都是對自己的虧欠。

        「他說:什麼誡命﹖耶穌說:就是不可殺人;不可姦淫;不可偷盜;不可作假見證;當孝敬父母,又當愛人如己。」(18, 19)這裡所說的,就是十誡的後面六條,再加上愛人如己,這是人與人相處應守的規矩,前面四條是人對神應盡的本分。(出廿1- 17)能把對人應守的規矩做到,靈修大致已能過關。
        「那少年人說:這一切我都遵守了,還缺少什麼呢﹖」(20)年輕人聽了很高興,這太簡單了,我都已做到,問耶穌還有沒有其他比較高的要求?絕大部分的信徒,都跟這年輕人一樣,自認為神的要求都已做到,進天堂不成問題。問題是神的標準,跟人的標準不一樣,神的眼光像顯微鏡,人的眼光像肉眼,一件東西在肉眼下非常平滑,在顯微鏡下卻凹凸不平。
        舉例來說,第六誡是不可殺人,我們認為,沒殺死人,就不算殺人,耶穌卻不這樣認為,「凡向弟兄動怒的,難免受審斷;凡罵弟兄是拉加的,難免公會的審斷;凡罵弟兄是魔利的,難免地獄的火。」(太五21)這邊的動怒,並不是說不能生氣,它真正的含意是不可惡意傷人。傷害人可分幾方面:肉體、財物、精神,它的程度有輕有重,殺人是肉體方面最嚴重的傷害,凌虐、毆打比較其次;財物方面如搶奪、偷竊、勒索、詐騙;精神方面如玩弄感情、造謠中傷、藐視侮辱等等。不管那方面,不管輕重,只要是惡意傷人,都是有罪。
        拉加是傻瓜,魔利是笨蛋,如果是開玩笑,那是無罪;如果是惡意侮辱,那就有罪。在所有對人的傷害中,它們算是最輕的,尚需受懲罰,其他的就更不用說了。別人如果沒做傷天害理的事,不管怎樣貧窮落魄,都不該藐視他如果是自己做人邪惡淫亂,好吃懶做,被人瞧不起,與其怪別人,不如怪自己。
        舊約只強調最嚴重的殺人,新約的要求嚴格多了,連藐視、辱罵、造謠、中傷都不允許。舊約注重的是外表的行為,做了才算;新約強調內在的意圖,有那種意念想做,而且著手去做,只是機會不好,無法執行,雖然沒做,在神面前依然有罪。一般人很少看聖經,不明白神的標準,是非分不清;很少自省,以至於只會指責別人,卻不知道自己毛病一堆。
        依此類推,其他幾條誡命,許多信徒也都嚴重觸犯,卻還自認為沒問題,追根究柢只因疏懶禱告,離神太遠,迷失在花花世界,已被同流合污,是非莫辨了。相信很多信徒看了會很不服氣,覺得我誇大其辭,胡說八道。是與不是讓神來判斷最準,花一個月時間,每天抽出半小時到一小時,到神面前求問,審判時能否及格,如果越禱告越發現不對勁,那還是趁早醒悟吧!
        有次坐公車時,遇到一位不常遇到的信徒,他談到最近許多不順利的事,出了差錯,老闆要懲罰他,他禱告心裡卻很平靜,後來果然沒事。我告訴他要養成禱告的習慣,要保守聖潔才能住在神的眷顧中,事情的發生常不是偶然,要懂得自我反省,要行公義,好憐憫,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。(彌六8)我說話沒甚麼特別用意,只是講些信徒該知道的基本原則,他當時沒說甚麼,事後卻跟別人說些不滿的話。
        「耶穌說:你若願意作完全人,可去變賣你所有的,分給窮人,就必有財寶在天上;你還要來跟從我。」(21)他希望知道有沒有更高的標準,耶穌就回答他的疑問,更高的標準是成為完全人,完全人要捨掉自己所有的,將這些財物分給窮人,這樣在天上會累積許多財寶,他還需跟從耶穌做救人的工作。
        「那少年人聽見這話,就憂憂愁愁的走了,因為他的產業很多。」(22)錢財可說是人的第二生命,沒有錢在世上很難生存,人對錢財有止不住的渴望,要他放棄,簡直是要人的命,這點他做不到,因此就很憂愁的離開。不要笑他,就算是我們,也沒多少人能做得到。
        需弄清楚的是,這裡提到兩種人,前面一種是義人,就是在十誡上沒虧欠,已成聖潔的人,也可說是已穿過第一道門洞,夠資格進第二層天的人;後面一種是完全人,就是為真理緣故受許多的苦,已將自我除掉,聖靈充滿在裡面,將來與耶穌同掌王權,他們位於第三層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