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、不知珍惜(38- 42):
「當時,有幾個文士和法利賽人對耶穌說:夫子,我們願意你顯個神蹟給我們看。」(38)雖然耶穌已行了許多不可思議的神蹟,他們依然不滿足,他們要看驚天動地的神蹟,就像出埃及時的大神蹟,三天三夜的大黑暗,一大堆蝗蟲飛來,降下大冰雹,或像神在西乃山降臨,那麼轟轟烈烈,他們才滿意,才願意相信,其實神在耶穌受洗時,就已經從天上出聲音,告訴世人,「這是我的愛子,我所喜悅的。」(太三17)
「耶穌回答說:一個邪惡淫亂的世代求看神蹟,除了先知約拿的神蹟以外,再沒有神蹟給他們看。」(39)人看了許多神蹟卻信不來,多少有原因,壞事做越多的人,越不希望有神,就像這邊強調的,邪惡淫亂的世代。如果相信有神,死後有審判,從此不能做壞事,縱慾狂歡,那簡直要他的命,因此他會想盡辦法去否認,這樣才能放心睡覺。
約拿有行甚麼神蹟嗎?約拿沒行甚麼神蹟,他只是以一個陌生人的身分,跑到當時很繁華的尼尼微城,宣告過不久,神就要把它毀了。耶穌的意思是,猶太人如果再不悔改,神就要把猶大國毀了。
「約拿三日三夜在大魚肚腹中,人子也要這樣三日三夜在地裡頭。」(40)約拿知道這是苦差事,很可能會喪命,就像叫一個人在台北市,大聲宣傳說這裡罪惡滔天,過不久神就要把這裡毀了。結果不是被當成瘋子嘲笑一番;不然就是因為散布謠言,被抓去關;更不幸的就是被用石頭打死,這在當時是可能的。因此約拿就想辦法逃跑,沒想到越逃跑,越提前進入死亡,遇到海難,被大魚吞下。
最後迫不得已,只好在魚肚子裡悔改,神才再給他一次機會,讓魚將他吐在岸邊,讓他進城去傳警告(拿一1- 二10)。約拿的故事有它的涵義,預表耶穌要經過死亡、埋葬、復活的過程,將人類從罪惡中解救出來。另外它也有更深一層的涵義,象徵神的工人要做救人的工作,需先經歷死、埋、復活,讓老我死去,才能為神使用,許多人傳道沒能力,是因他還沒經歷這過程,也可說還沒走完第二道門洞。(有興趣的可在google search打入「靈性長進的三個重要關卡」就可找到。)
「當審判的時候,尼尼微人要起來定這世代的罪,因為尼尼微人聽了約拿所傳的就悔改了。看哪,在這裡有一人比約拿更大!」(41)耶穌比約拿大多了,又行了那麼多神蹟,講了那麼精彩的道理,猶太人卻依然無動於衷,實在是耳聾眼瞎,無藥可救。
「當審判的時候,南方的女王要起來定這世代的罪,因為他從地極而來,要聽所羅門的智慧話。看哪!在這裡有一人比所羅門更大。」(42)南方女王有渴慕的心,跑老遠的路要聽智慧的話,耶穌比所羅門更有智慧,祂講的話許多人卻不屑一顧,從前是這樣,今天依然如此,許多人到處奔跑,尋找高深稀奇的理論,對擺在眼前的真理,視而不見。
神沒把真理藏得那麼隱密,而是在你身邊,在你眼前,就看你有沒有誠意尋找。「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誡命不是你難行的,也不是離你遠的;不是在天上,使你說:誰替我們上天取下來,使我們聽見可以遵行呢﹖也不是在海外,使你說:誰替我們過海取了來,使我們聽見可以遵行呢﹖這話卻離你甚近,就在你口中,在你心裡,使你可以遵行。」(申30:11- 14)
真理很簡單,沒那麼神秘,「世人哪,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。他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?只要你行公義,好憐憫,存謙卑的心,與你的神同行。」(彌六8)也可說就是耶穌所講的八福(太五3- 12),不需要知道一大堆東西,只要常禱告,靠聖靈的幫助,把這八種美德確實做到,那樣神就滿意了,可惜很多人都做不到。
六、充滿良善(43- 45):
「污鬼離了人身,就在無水之地過來過去,尋求安歇之處,卻尋不著。」(43)屬靈的世界我們知道的不多,只是從這段描述,似乎鬼魂需有藏身之處,否則變成孤魂野鬼,就像人無家可歸,沒休息的地方。
「於是說:我要回到我所出來的屋裡去。到了,就看見裡面空閒,打掃乾淨,修飾好了,」(44)鬼原來住在人裡面,讓人產生許多問題,有輕有重,就像我們在第十章第一段所說的,當我們悔改受洗歸入耶穌的國度,牠就被趕出去,不能繼續在裡面控制我們。屬靈世界沒有真空,必有東西住在裡面,不是良善,就是污穢,當你把它清乾淨後,須好好學習真理,讓它充滿良善,如果不是這樣,而是任憑它有許多空間,遲早髒東西又會跑進去。
「便去另帶了七個比自己更惡的鬼來,都進去住在那裡。那人末後的景況比先前更不好了。這邪惡的世代也要如此。」(45)這不是理論,而是事實,許多人遇到問題,來找耶穌,當耶穌解決他的問題後,就跟耶穌說再見,結果後來問題更嚴重。記得二十多年前,在我上班的地方,有一個外包的清潔工,個性很單純,每天上下班有時會遇到,有一次她問我是哪一科的,說她最近幾個月失眠很厲害,每天睡不到一兩小時,都快發瘋了。
那時每星期日晚上在那附近,我們都有佈道聚會,我告訴她,可來聽一聽試試看,反正不花半毛錢,結果她真的來了,兩三天後遇到她,她說可以睡三四個小時,已經很滿意了。她持續來了一兩個月,因為已大致恢復,就不再來了,那時她跟一位在那邊上班的姊妹有認識。
三四個月後,她忽然來找那位姊妹,她病情復發而且更嚴重,受魔鬼騷擾,有幻覺,一下子說魔鬼在割她的手,一下子在割她的舌頭。而且魔鬼很厲害,你在想甚麼牠都知道,藉著那位被牠掌控的人,說出你心中的話,如「你們都很現實,看我這樣都不想理我。」及許多類似的話。
那位姊妹剛信沒多久,和她獨處在一個房間,被她嚇得起雞皮疙瘩,亂了一兩個小時才離開。幸好有其他信徒追蹤她的情形,帶她繼續到教會,後來病情逐漸康復,還帶了鄰居一位患邪的婦女來信,兩個家庭都有進步、都受洗,她之後也生了一個男孩,原本好幾年她一直想有,可是都沒辦法。
目前我們很多信徒都處在這種狀態下,雖然已經受洗,可是沒努力追求進步,自以為受洗得聖靈已經保證進天堂,內心處於半真空狀態,在不良環境污染下,常常看連續劇、小說,接觸不良資訊,很快的就又充滿污穢,比以前還糟。
耶穌講這段話的原意是,猶太人經過舊約的洗滌,外表是乾淨了,但內在還是空的,需追求長進,用心靈和誠實來敬拜神,不要有口無心,就像聖經說的「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,心卻遠離我。」(太十五8)結果是傲慢自大,無法虛心接受真理,反而迫害真理,比一般人更不好。
七、誰是親人(46- 50):
「耶穌還對眾人說話的時候,不料他母親和他弟兄站在外邊,要與他說話。」(46)馬利亞只生耶穌一個,這裡的弟兄,指的是表兄弟、堂兄弟,猶太人有時會這樣稱呼。
「有人告訴他說:看哪,你母親和你弟兄站在外邊,要與你說話。他卻回答那人說:誰是我的母親﹖誰是我的弟兄﹖」(47, 48)猶太人跟中國人一樣,很重視親屬關係,只是到了現代,都是小家庭制,而且遠離家鄉到城市打拼,平時很少相聚,這種人際關係逐漸疏遠。
「就伸手指著門徒,說:看哪,我的母親,我的弟兄。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,就是我的弟兄姊妹和母親了。」(49, 50)大概不少人會覺得耶穌講話太隨便,不過在世間待久了,會發現人的性情、思想差很多,就算是一家人,也有很大的差異;反倒是在朋友中,有時可找到性情跟你比較像的人,彼此容易相處,就像一家人。
人如果認真學習真理、時常禱告,他的思想經過真理的薰陶,對是非對錯有一定的標準,他的性情長期與聖靈接觸,去舊換新,變成喜愛良善。因此當兩個靈性成熟的人在一起,不需要甚麼客套寒喧,彼此沒甚麼隔閡,很容易溝通,就像親人一樣,你知道他靠得住,不會害你,他如果敢那樣做,表示他不想去天堂了。
反過來說,當兩個靈性還沒成熟的人在一起,儘管外表很熱絡,實際上有不少隔閡,做人的原則不太一樣,有不少地方需要溝通妥協,才有辦法相處,你不敢完全相信他,因為不知道他是否靠得住,會不會出賣你、害你。寧願死,也不願違背真理的,才是真正靠得住的人,世上這種人沒多少,一萬個裡面,未必找得到一個,神創造人類,要的就是這種人。
天堂分成無數的團體,性情思想相近的,形成一個團體,執行某種特別的任務。就像人體有許多不同的器官,每個器官各有不同功能,不同器官的細胞各有其特色,看細胞的形狀,可知道它屬於哪個器官。各個器官所得的血流供應各不相同,越重要的器官,所得的越充裕,越不重要的,所得的就比較有限。
同樣的,靈性越好,在天堂越幸福、越快樂,彼此相處融洽,不分你我,有無數靠得住的好朋友,永遠不孤獨寂寞。靈性越不好,所得的幸福快樂越有限,彼此有許多的保留,真的靠得住的朋友沒多少。
靈性能進步到甚麼程度,就看你今生下多少功夫,當離開世間時,在全體人類中的排名已決定,在天堂大家的靈性都還會再繼續進步,但名次不再改變。在世上有尊卑貴賤,在天堂也有,不一樣的是,在世上,大人物是耀武揚威、作威作福、目中無人,小人物是卑躬屈膝、做牛做馬、恨在心裡。在天上,是大的服事小的,小的尊重大的,大家和睦相處。
八、結論:
神造人原是要賜人幸福快樂,祂賜人安息日,是要人在忙碌的生活中靜下來,揣摩祂的心意,追求長進,知道祂要我們成為聖潔,才能得到祂要賜的福氣。無奈人不明白祂的意思,守安息日守得戰戰兢兢,原本要讓人休息,反而變成一種壓力。舊約對人要求嚴格,因為人不懂得自重,給他方便,他就隨便,不得已神只好板著臉,這樣雖然沒有內在,但至少還有外在。
耶穌來要讓人明白神的本意,享受神賜的福氣,因此他冒著得罪法利賽人的危險,做出跟他們固有觀念不一樣的做法,讓他們很驚訝、憤怒。「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和先知。我來不是要廢掉,乃是要成全。」(太五17)祂沒廢掉安息日,而是要成全,要人注重它的內在,不注重皮毛,這才是它真正的涵義。
安息日的涵義不只這樣,就像我們在文章最前面所講的,人既有尊卑大小,就有競爭比較,結果永遠無法靜下來,享受生命的美好。在天上不是沒工作,整天在那裡吃喝玩樂,那樣會懶散墮落,在天上依然有工作,只是那適合你的興趣,工作就像遊戲,沒甚麼壓力,沒甚麼競爭,快樂的幫助人,而別人也懂得感謝你,因此才說,是大的服事小的(路廿二26)。
這就是希伯來書所說的,「必另有一安息日式的安息,為神的子民存留。因為那進入安息的,乃是歇了自己的工,正如神歇了他的工一樣。」(來四9, 10參考呂振中譯本)不過希伯來書只是簡單提一下而已。
第一段告訴人,神是慈悲憐憫的神,能體諒人的軟弱,在特殊情況下,可給人某些通融,不像人所想的那麼刻版嚴肅。第二段讓我們知道,安息日不需那麼拘束,甚麼都不能做,可以做服事神及人的事,可做些簡單的事,如叫得醫治的人,拿他的褥子回家(約五1- 11),或隨手做些瑣事(太十二1- 7),重要的是你的心在哪裡。
第三段提到,祂幫人得享安息,自己卻被造謠抹黑,經歷激烈的屬靈爭戰,人要行善,惡者就會抵擋你,藉著人來攻擊你。這裡是黑暗世界,人心充滿罪惡淫亂污穢,想行善的人要有心理準備,許多人沒這種認識,隨便被批評一下,或受到誤會,就覺得很委屈,懷疑神沒看顧,與別人大吵大鬧,或打包回家,無條件投降。
這些打擊對你來說是一種磨練,讓你更明白人性的軟弱,如果沒神的拯救,你很可能也跟他們一樣,甚至更壞;讓你更能體諒別人。另外人是很軟弱的,當一切都很順利時,無意中會越來越驕傲,它們讓你保持謙卑,「生於憂患,死於安樂。」
第四段告訴我們,人心裡所充滿的,嘴巴就說出來,一般人沒甚麼教養,說不出甚麼好話,不是撒謊欺騙,就是批評論斷,把別人批評得很難聽,實際上自己比別人還差,自己卻完全不知道(太七1- 5)。人如果有這些壞毛病,就永遠在那裡吵來吵去,不得安息。
第五段提到,有些人有眼無珠,不懂得珍惜難得的機會,一昧要求更新鮮有趣的事,「趕快悔改,否則災禍就要臨到」,這是唯一的答案。現代人比以前的人好命太多,不用像他們要跑好遠的路;有時是餓著肚子在聽道;一大堆人擠在一起,未必聽得清楚;所聽到的,未必能消化。現代人只要打開電腦,可以一邊吃喝,一邊仔細思考,所看到的是否合理,不像他們要曬太陽、吹冷風、餓肚子,這麼輕鬆,只是許多人依然不把握機會。
要珍惜耶穌賜給我們的安息,不要濫用神的恩典,就像加拉太書說的「不可將你們的自由,當作放縱情慾的機會,總要用愛心互相服事。」(加五13)很不幸的,今天許多信徒濫用自由,安息日不好好親近神,做愛神愛人的事;反而遠離神,做許多神不喜悅的事,結果靈性越來越墮落,不但抓不住安息日的精神,連外在的行為也沒了,比舊約選民還差,辜負神的美意。
第六段提醒我們,神要帶我們進入永遠的安息,但今天你還在世上,還在學習階段,四周充滿試探誘惑,如果不認真追求真理,讓內心充滿良善,而是留下許多空間,那麼邪惡會乘虛而入,最後無法進入安息。事實上,今天許多信徒已被惡者入侵,躺在路上睡覺,卻在作天堂的美夢,只有醒來時,才發現自己身在地獄,那是很悲哀的事。
第七段勉勵我們,要把握今天,努力前進,一時的苦難挫折算不得甚麼,你所期望一切美好的東西,友情、愛情,天上通通都有。能得多少,就看今天下多少功夫,神做一切的事,都是公平的,許多人半點也不努力,只想不勞而獲,將來必然會後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