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月14日 星期六

馬太第九章 罪人福音-2



        耶穌拉著他的手,呼叫說:女兒,起來吧!他的靈魂便回來,他就立刻起來了。耶穌吩咐給他東西吃。」(54, 55)沒想到這個蒙古大夫還真厲害,叫死人起來,死人真的就起來了。當靈魂離開身體,身體就失去意識,怎麼叫都叫不醒,靈魂重回人體,人體與外界恢復溝通。因此人生前跟死後那一瞬間,身體細胞的結構並沒甚麼明顯的差別,但對外界的反應截然不同,有些人有靈魂出鞘的經驗,所感受的正是這樣,別人看他失去意識,但他清醒後,對當時周圍所發生的事,卻清清楚楚,人的理智、記憶存在靈魂裡,不在肉體中,因此死後你的理智都還存在。

        許多耶穌醫治的人,耶穌都吩咐要給他們東西吃,祂這樣做有屬靈上的涵義,就是不要以為病解決了,就大功告成,不是這樣,接下來要好好的領受靈糧,讓靈性成長,免得重蹈覆轍,舊病復發。一樣疾病的發生,多少有它的原因,有時是病人,有時是親屬,有某些明顯或隱藏的過錯,所導致的結果,要把原因找出來,確實改進,這樣對你才有好處,有點像丐幫幫主

        他的父母驚奇得很;耶穌囑咐他們,不要把所做的事告訴人。」(56)不要說她父母驚奇,就算我們事後觀看,真的信得來的,又有多少人。現實生活中也有類似的例子,不過大家都只是看看好玩而已,不當一回事,只覺得那是偶然意外,病人死得不夠徹底,所以才活過來。有興趣的可在google search 打入「有聖靈卻被擋在天門之外」就可找到。
        聖經記載的只有這樣,不過事實比這精彩,使徒們忙著旅遊、傳道、醫病、受各種逼迫,有時飲食都成問題,古代交通不便,都要步行很久,書寫記錄也很不方便,使徒大多沒讀甚麼書,其他門徒對耶穌所行的,又不太清楚,因此福音書只是很簡略的紀錄而已。耶穌使睚魯的女兒復活,實際上有兩次,相隔約兩三個月,兩次情形差不多,第二次比較麻煩些,連靈魂都死了,血漏女人來打岔,發生在第二次。第一次時,耶穌是有說是睡覺,不是死,第二次卻沒這樣講,而是直接走進去。
        她女兒的病是有原因的,睚魯的太太很漂亮,貪愛世界,追求時髦、虛榮,她的妯娌跟她一模一樣,家裡是流行服飾的展示場,那些都是她生活的必需品,睚魯是怕太太協會會長,樣樣順著太太。睚魯的太太對耶穌沒信心,耶穌把女兒醫好,她有點意外,很快的就認為只是恰巧偶然,她看不起耶穌,覺得耶穌沒甚麼氣派,穿著隨便,不像個大人物。
        女兒病好後,她繼續原來的生活,嘲笑耶穌的作風,女兒也逐漸效法她。幾個星期後病情復發,他們也懷疑是否自己做錯事,但不願承認,只是病情越來越嚴重,睚魯不得已只好硬起頭皮,再來拜托耶穌。耶穌還是把她醫好,這次耶穌很明確的指責他們對神恩典的草率輕佻,要他們懂得感恩,不可貪愛世界,追求享樂,要認罪悔改,努力靈修,多行善事,也要她女兒克制眼目的情慾,不要受世俗的誘惑。他們後來有徹底悔改,睚魯把他的財產分成三分,一份救濟窮人,一分幫助聖工,一份留著家用。
        過河拆橋、忘恩負義,是很常見的事,許多人病重時很虔誠,病好了就忘得乾乾淨淨,以為神拿他沒辦法,他完全錯了,到頭來吃虧的是自己,只要在教會待久一點,你會看到不少這種事。

六、醫治瞎子27- 31):
        耶穌從那裡往前走,有兩個瞎子跟著他,喊叫說:大衛的子孫,可憐我們吧!」(27)眼睛看不見是很可怕的事,樣樣需依賴別人,沒人幫助,注定會撞到、跌倒、發生意外、活活餓死,根本談不上生活品質,更糟的是,醫學上幾乎幫不上甚麼忙,只能悲哀的等候生命的結束。 

        耶穌進了房子,瞎子就來到他跟前。耶穌說:你們信我能做這事嗎﹖他們說:主啊,我們信。」(28)瞎子來找耶穌,這是他們唯一的出路,耶穌問他們對祂信得來嗎,他們說信得來,信不來也得信,不然還能怎樣。

        耶穌就摸他們的眼睛,說:照著你們的信給你們成全了吧。他們的眼睛就開了。」(29)耶穌照人的信心為他們成全,他們的病就好了,從此過截然不同的生活。一般人只注意肉體的視力,卻忽略靈魂的視力,肉體看不見很可怕,到處發生意外,靈魂看不見更可怕,不只發生意外,而且死後才知道,努力一輩子,竟然是往地獄直奔。
今天絕大部分的人,包括信徒在內,屬靈的視力非常差,遠一點的幾乎都看不到,許多是全盲,更糟的是他們沒有病識感,因此也不知道要找醫生,只有死後才知道自己的確是瞎子,只是已經太晚了。雖然寫這些文章,讓許多人看了很不快樂,心裡痛罵,但多少看一些,視力才不至於惡化得太快,說不定還有改進的可能。 

        耶穌切切的囑咐他們說:你們要小心,不可叫人知道。他們出去,竟把他的名聲傳遍了那地方。」(30, 31)耶穌要他們不要宣傳,可是他們太高興了,管不住自己的嘴巴,任何人從全盲變成正常,從一輩子痛苦,變成能體會生命的樂趣,當然會高興得要死。同樣的,如果你屬靈的視力,從全盲變成正常,你會立刻嚇出一身冷汗,從此痛改前非。

七、惡意抵擋32- 35):
        他們出去的時候,有人將鬼所附的一個啞巴帶到耶穌跟前來。鬼被趕出去,啞巴就說出話來。眾人都希奇,說:在以色列中,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事。」(32, 33)在猶太人的經驗中,趕鬼不容易,尤其是啞巴鬼很難趕,幾乎沒成功的例子,因此當耶穌讓啞巴能說話,他們都很驚訝,說未曾有過這樣的事。 

        法利賽人卻說:他是靠著鬼王趕鬼。」(34)法利賽人可不這樣想,他們一口認定耶穌是罪人,因為耶穌安息日在治病,違反安息日不可作工的原則;另外耶穌自稱可以赦罪,冒犯神的權柄;另外耶穌沒抬舉他們,反而指出他們很多的缺點,在眾人面前沒給他們面子。因此不管耶穌做甚麼、說甚麼,他們一概否認到底,說祂的能力是從鬼王那裡來的。 

        耶穌走遍各城各鄉,在會堂裡教訓人,宣講天國的福音,又醫治各樣的病症。」(35)耶穌如果是鬼王派來的,祂會想辦法引誘人下地獄,讓人縱慾狂歡,犯罪作惡,撒謊欺騙,破壞家庭,讓世界亂成一團。可是事實完全不是這樣,祂要人改過向善,誠實做人,公義正直,和睦相處,帶領人脫離罪惡痛苦,回到神面前。
        這樣的人你硬要說他是鬼王差來的,那未免太離譜了吧,表示你在屬靈上是徹底的瞎子,自己走錯路,也把旁邊無知的人帶錯路。我在文章中反覆強調,不要過度注重外在的儀式,要注重內在精神,引起許多人不滿,如果照他們原來的路繼續走下去,結果是一堆貪愛世界、全身髒兮兮,有外在、沒內在的掛名基督徒。

八、迷路亡羊(36- 38):
        他看見許多的人,就憐憫他們;因為他們困苦流離,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。」(36)人間是苦海,因為人間充滿了罪,雖然想盡辦法努力追求幸福,所得的卻很有限,生活中無數的煩惱憂傷,都是罪的代價,怎麼躲也躲不掉。要解決這問題,唯一的方法是靠耶穌的幫助,與罪一刀兩斷,然而一般人對這方面根本不了解,怎麼可能來找耶穌,在他的觀念裡,宗教都是一樣,都是勸人為善,沒甚麼差別。
        實際上救主只有一位,當你認罪悔改受洗時,祂就讓你從黑暗的國度,進入光明的國度,從此不再受魔鬼掌控,而在祂的看顧下。接下來祂教導你真理,讓你明白是非對錯,同時為你安排許多試煉,把你的不良性情一一除掉,讓你成為新造的人,公義、善良、謙卑、誠實,這樣才能進天堂。

        於是對門徒說:要收的莊稼多,做工的人少。」(37)許多人有心尋找真理,可惜雖然努力尋找,卻找不到門路,到處碰壁,甚至被騙財騙色。幫人找到正路,讓他們長大成熟,是工人應做的事,要做的工很多,可惜願意奉獻自己,做救人工作的卻很少,人都只顧自己及家人,很少關心廣大的群眾。

        所以,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。」(38)除了自己認真工作,也要禱告求神興起好工人,把羊群領在正路上,孤軍奮鬥做不了事,要跟其他的牧人團結合作,所有公義、善良、謙卑、誠實的人,都是我們的夥伴,別人有不同的看法,只要不違反真理的大原則,就不要鬧成一團,讓魔鬼看笑話。不要隨便說別人不能得救,要先確定自己,是否已達到神所要求的水準,審判是神在決定,不是我們。

九、結論:
        人間充滿了罪,因此人生充滿苦難,許多人不知道自己有罪,活著就是追歡尋樂,結局很不樂觀,福音要救一切有心向善的人,讓他們脫離罪孽,永遠活在幸福中。第一段耶穌告訴人祂有赦罪權柄,除了耶穌,沒有哪個教主,敢說這種話,隨便亂說,是會被天打雷劈的,祂沒被雷劈,神反而用神蹟證明祂說的沒錯。
        第二段告訴我們,有些人雖然罪孽很重,但只要誠心悔改,相信耶穌能救他,耶穌就幫他辦到,雖然過程很麻煩,比那些罪孽輕的人辛苦,但最後都有好的結局。第三段告訴我們,脫離罪孽沒那麼容易,罪深入人性,就像一瓶水裡面有泥沙,放久一點會沉澱,看起來好像還可以,可是把它搖一搖,就又很混濁了,不管放多久,結果都一樣。
        有些人遠離塵世努力修行,看來品德似乎不錯,可是一入紅塵,受到名利色情的誘惑,很快就破功,不管修多久,永遠是老樣子。唯一的方法就是把那瓶水倒掉,瓶子洗乾淨,注入乾淨的水,這樣不管你怎麼搖,它都是澄清的。這就是為甚麼需要去舊換新,只有這樣才能把罪性徹底解決,永享幸福。
        第四段讓我們知道,耶穌救人不光是那些未曾接觸過福音的人,有些人曾經悔改受洗過,可惜對真理認識有限,受不住誘惑,時常犯罪,結果又被罪綑綁住,痛得哀哀叫。這樣的人如果懂得回頭,到耶穌面前仰望救恩,就像血漏婦人伸手摸耶穌的衣服一樣,耶穌依然會給他機會。
        第五段進一步告訴我們,有些人們認為是死罪,已經沒悔改機會了,其實只要他有誠意,耶穌依然可以救他。現代人對男女關係非常隨便,幾乎已徹底性解放了,這對家庭制度及人類的幸福,有很大的衝擊,少數教會嚴格禁止不正常的性關係,信徒受洗後如觸犯這條誡命,就被判為屬靈的死罪,無法再蒙赦免,注定要下地獄。他們的根據是「論到那些已經蒙了光照、嘗過天恩的滋味、又於聖靈有分,並嘗過神善道的滋味、覺悟來世權能的人,若是離棄道理,就不能叫他們從新懊悔了。因為他們把神的兒子重釘十字架,明明的羞辱他。就如一塊田地,吃過屢次下的雨水,生長菜蔬,合乎耕種的人用,就從神得福;若長荊棘和蒺藜,必被廢棄,近於咒詛,結局就是焚燒。」(來六4- 8)「禁戒祭偶像的物和血,並勒死的牲畜和姦淫。這幾件你們若能自己禁戒不犯就好了。願你們平安!」(徒十五29
        實際上這是對真理的誤解,它是簡單提一些人常犯的錯,要信徒避免,至於(來六4- 8)並不只限於姦淫罪,它是要人明白真理後,不可再明知故犯,不把神放在眼裡。許多人一時糊塗犯了姦淫,事後有確實悔改的心,就不該斷了別人的生路,把人推向地獄。我不是說可以隨意犯罪,我是說要謹慎遵守真理,如果因為無知犯了死罪,不要以為從此沒希望了,要趁早回頭。耶穌能讓死人復活,肉體的死是如此,靈魂的死也一樣,就看你有沒有誠意,當然不是白白得赦免,需為你的糊塗,付出一些代價。
        第六段讓我們知道,不管教會外面或裡面,都有許多屬靈上的瞎子,對末日審判,對未來一無所知,活著一昧追歡尋樂,損人利己,欠下一大批罪債,卻自認為沒問題,甚至還以為必能得救。這種人比那些知道自己有罪的人還難以解救,要趁早到耶穌面前,求耶穌打開他們的眼睛,讓他們看清恐怖的周遭環境及未來。
        第七段告訴我們,當你努力救人脫離苦海,幫助人走向光明,你會成為魔鬼的眼中釘,牠會用各種方法打擊你,藉著一些惡人把你造謠抹黑,讓你有口莫辯,受人藐視,心灰意冷。要多禱告,靠著聖靈加添的力量,去勝過考驗,他們傷不了你,只能讓你更堅強,將來得的更豐盛。
        第八段提醒我們,世上有無數的迷路亡羊,生活在黑暗痛苦中,求生不能,求死不得,耶穌非常憐憫他們,我們要趁著年輕力壯,利用有限的時光,去做有意義的事,時間稍縱即逝,要與志同道合的人密切合作,不要自相殘殺,一時的辛苦,可換得神對你的信任與永遠的幸福。

馬太第九章 罪人福音-1



        自從亞當犯罪後,人類成了罪的奴隸,被趕出樂園,活在苦難中,雖然努力掙扎,終究無法重回樂園,反而越縛越緊,苦不堪言,呼天天不應,呼地地不靈。一切問題由罪而來,罪不解決,人類永遠活在痛苦中,耶穌來世上,要為人徹底解決問題。能不能解決,要看你願不願與祂配合,祂不強迫人,能相信祂,順從祂帶領的,才有辦法脫離苦海。

一、赦罪權柄1- 8):
        沒人有赦罪權柄,因為所有的人都是罪人,雖然神可以赦罪,但有罪白白赦免,就違反公義的原則,這種事祂作不出來,除非有無罪的人,願意替有罪的人付出代價,這樣罪才能得到赦免。

        耶穌上了船,渡過海,來到自己的城裡。有人用褥子抬著一個癱子到耶穌跟前來。耶穌見他們的信心,就對癱子說:小子,放心吧!你的罪赦了。」(1, 2)病人費了那麼大的功夫到耶穌面前,目的要病得醫治,然而耶穌卻不對症下藥,反而跟他說,他的罪赦免了,讓他有點失望。

        有幾個文士心裡說:這個人說僭妄的話了。」(3)猶太人非常敬畏神,在他們的觀念裡,人都是罪人,只有神才有權柄赦免人的罪,這是甚麼人,竟然這麼大膽,敢赦免人的罪。自古以來,沒有哪個先知或義人敢說這種話,連摩西、亞伯拉罕都不敢,他是誰,竟敢講這種話。

        耶穌知道他們的心意,就說:你們為什麼心裡懷著惡念呢﹖或說:你的罪赦了,或說:你起來行走,哪一樣容易呢﹖但要叫你們知道,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權柄;就對癱子說:起來!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。那人就起來,回家去了。」(4- 7)猶太人會釘死耶穌,最主要的原因是,祂在安息日醫病趕鬼,另外就是祂赦免人的罪,他們覺得這樣對神太不尊重。耶穌如果不去碰這兩點,法利賽人完全拿祂沒辦法,沒任何藉口可懲罰祂。

        眾人看見都驚奇,就歸榮耀與神,因為他將這樣的權柄賜給人。」(8)耶穌所以宣稱祂有赦罪權柄,是要讓人知道祂是彌賽亞、是救主,能救人脫離罪惡,重回神的懷抱,重回伊甸園,這是人類幾千年來的盼望。只是法利賽人不相信祂,以為祂只是平凡人,不知道祂是聖靈使處女懷孕,不像一般人帶有原罪。
        施洗約翰出生時,他父親撒迦利亞原本因不相信天使告訴他的信息,受懲罰變成啞巴,當聖靈充滿時說出預言:「主以色列的神是應當稱頌的!因他眷顧他的百姓,為他們施行救贖…叫我們既從仇敵手中被救出來,就可以終身在他面前,坦然無懼地用聖潔、公義事奉他…叫他的百姓因罪得赦,就知道救恩。」(路一68, 74, 75, 77)耶穌有赦罪權柄,不是自己吹牛,而是神所預定的,儘管祂行了無數的神蹟,使死人復活,證明祂是神所差來的,但許多人依然不信。

二、拯救罪人9- 13):
        耶穌從那裡往前走,看見一個人名叫馬太,坐在稅關上,就對他說:你跟從我來。他就起來跟從了耶穌。」(9)馬太是稅吏,稅吏常利用百姓的無知,多收一些稅進入私人口袋,因此百姓常很痛恨,認為他們是罪人,其實他們跟現代的官員差不多,大部分作官的,都是貪污的高手。馬太在這之前有接觸過耶穌,看過耶穌的神蹟,耶穌也指出他的錯誤,他從此改過向善,因此耶穌才選召他,他也立刻跟從耶穌。人要蒙神悅納,最基本的就是要公義聖潔,知過能改。 

        耶穌在屋裡坐席的時候,有好些稅吏和罪人來,與耶穌和他的門徒一同坐席。」(10)他不只自己跟從耶穌,而且在家裡設宴款待耶穌,順便邀請他的同事,讓他們認識耶穌。稅吏雖然比一般人富有,但因錢財來路不明,為一般人所看輕,現在有受人尊重的先知願意接近他們,讓他們受寵若驚,耶穌願意與他們為伍,是要幫助他們走上正路。

        法利賽人看見,就對耶穌的門徒說:你們的先生為什麼和稅吏並罪人一同吃飯呢﹖」(11)法利賽人看了很吃驚,耶穌怎麼與罪人為伍,沒保守聖潔。聖經要我們分別為聖,不是要我們自命清高,而是要我們不能與人同流合污,你需跟別人保持適當友誼,但他們所做的壞事,不要去碰。世人雖然有許多朋友,但大多是酒肉朋友,真的靠得住的沒幾個,你跟他有適當友誼,當他遇到難題時,會來找你幫忙,因為知道你靠得住,這樣才有辦法將神的恩典帶給他。

        耶穌聽見,就說: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,有病的人才用得著。」(12)人可說是先天不足,後天失調,原本就有許多罪性,再加上後天不良的環境和錯誤的教導,結果大都變成無神論,不相信死後有審判,為了爭名奪利,常作出傷天害理的事,因此世上好人不多,壞人倒是很多;誠實的人不多,騙子處處皆是。在末日審判會慘不忍睹,有些人本性沒那麼壞,只因不良環境的薰陶,越變越壞。
        這不是神所期望的,祂造人是要讓人活在幸福中,不是活在痛苦中,因此祂差耶穌來到世間,行許多神蹟,給人明確的證據,知道神的存在。另外祂也教導人甚麼是真理,真理就像交通規則,如果每個人都遵守,到處都很順暢,每個人都活在幸福中;如果每個人都不遵守,到處發生車禍,大家都活在痛苦中。然而不是所有的人都教得來,有些人就是蠻橫霸道,喜歡耍弄陰謀詭計,因此祂必須把那些壞人淘汰掉,這樣好人才能永遠活在幸福中。

        經上說:我喜愛憐恤,不喜愛祭祀。這句話的意思,你們且去揣摩。我來本不是召義人,乃是召罪人。」(13)物以類聚,神就是愛,你對人有愛心,表示你的性情跟神相近,祂自然會喜歡你;你對人沒愛心,雖然奉獻許多東西給祂,那只是在巴結祂而已,表示你很勢利眼,祂不會喜歡你。因此與其奉獻一堆東西給神,不如對一些卑微、無知、一時糊塗的人,多一點愛心,這樣祂才會喜歡。常看到人對神很恭敬,對別人卻沒愛心,甚至隨便傷害欺負人,那是錯得離譜,會惹來神的憤怒。
        耶穌來到世界,不是為善良的人而來,他們不需要祂的幫忙;而是為那些沒受到正確教導,被污染,被迷惑,在人眼中是壞人,但實際上沒那麼壞,還有向善的心,耶穌是為這些走迷路的人而來。

三、新的生命14- 17):
        那時,約翰的門徒來見耶穌,說:我們和法利賽人常常禁食,你的門徒倒不禁食,這是為什麼呢﹖」(14)現代人都很好命,吃得飽、穿得暖,不知人間疾苦,禁食是很難受的,只要一天不吃不喝,立刻知道原來飯跟水是那麼寶貴。虔誠的猶太人或回教徒時常在禁食,禁食有反省悔改,刻苦己心的涵義,知道自己有許多該改進的地方,在世上只是客旅,須戰戰兢兢、臨深履薄的走完今生的路程,不能每天只想吃喝玩樂,那樣對靈命很危險。
        約翰的門徒生活很刻苦,攻克己身,對邪情惡慾不敢大意,時刻防範,他們看耶穌的門徒,日子那麼好過,很少在禁食,覺得很奇怪,似乎耶穌沒把他們教好。

        耶穌對他們說:新郎和陪伴之人同在的時候,陪伴之人豈能哀慟呢﹖但日子將到,新郎要離開他們,那時候他們就要禁食。」(15)耶穌在世傳道的時間不長,只有三年多一點,祂有許多事要做,先讓信徒明白真理,打好基礎,再循序漸進,因此沒立刻要求他們過刻苦的日子。

        沒有人把新布補在舊衣服上;因為所補上的反帶壞了那衣服,破的就更大了。」(16)舊約是針對人舊的生命所訂下的規矩,免得人任意妄為,奔向毀滅,儘管神頒布律法,人知道,卻做不到,常常捨本逐末,只做表面功夫,內在卻沒改變。就像法利賽人雖然時常禁食,反而驕傲自大、自義自負,外表看來很不錯,裡面卻充滿詭詐、污穢。

        也沒有人把新酒裝在舊皮袋裡;若是這樣,皮袋就裂開,酒漏出來,連皮袋也壞了。惟獨把新酒裝在新皮袋裡,兩樣就都保全了。」(17)人老的自我受罪的污染,就像舊衣服、舊皮袋一樣,真理就像新布、新酒一樣,注重內在的精神,不注重外在的儀式。你要人老的自我來遵守真理,他做不到,反而畫虎反類犬,變成怪模怪樣;必須換上從耶穌來的新生命,才能達成你的期望。過去的律法注重外在的行為,無法改變內在的生命,耶穌先教導人真理,接下來幫人去舊換新,讓人成為新造的人,才能把真理行出來,這正是水洗、靈洗的真正涵義。

        沒有人喝了陳酒又想喝新的;他總說陳的好。」(路五30)老酒比較溫和,符合人的胃口,新酒比較辛辣,讓人受不了。猶太人一向遵守律法,住重外在的行為,認為那樣很敬虔;現在耶穌強調內在的精神,不注重外表,讓他們覺得是退步,不是進步。
同樣的,一般人聽道理,以為受洗、得聖靈就可進天國,這個很簡單,很合他的胃口。你說要經過許多磨練與考驗,考得過的才能進天堂,這個讓他覺得很刺耳,說,哪個王八蛋,胡說八道,擅自更改聖經,把他抓過來好好的修理一頓,把他消音。

四、醫治血漏18- 22):這一段馬可福音有比較詳細的記載。
        有一個女人,患了十二年的血漏」(可五25「女人若在經期以外患多日的血漏,或是經期過長,有了漏症,她就因這漏症不潔淨…她所躺的床,所坐的物都算為不潔淨,凡摸這些東西的,必不潔淨到晚上,並要洗衣服,用水洗澡。」(利十五25-27)血漏屬靈上有它象徵性的涵義,血就是生命(利十七11, 14, 申十二23),一個人不斷的在犯罪,靈命持續喪失,這是很嚴重的事,因此舊約對血漏很重視,它提醒新約信徒不可隨意犯罪,免得被污染,因此對這類信徒,要與他們保持距離,不要效法他們的行為。
 
        在好些醫生手裡受了許多的苦,又花盡了她所有的,一點也不見好,病勢反倒更重了。」(可五26)醫學再怎麼進步,永遠有許多醫不來的病,常常是錢花光了,身體也報銷了,因此許多醫生,當他得了難以治癒的病,寧可不再折磨自己,早點結束比較乾脆。
        她聽見耶穌的事,就從後頭來,雜在眾人中間,摸耶穌的衣裳,」(可五27)要等耶穌來找她,太難等,不如自己來找耶穌,且血漏病患一般需與眾人隔開,很不方便,她偷偷的來找耶穌。 

        意思說:「我只摸他的衣裳,就必痊癒。」」(可五28)一般人需要耶穌替他們按手禱告,但是她對耶穌有信心,相信只要接觸到耶穌,病就會好,不試白不試,就算不成功,至少也不吃虧。 

        於是她血漏的源頭立刻乾了;她便覺得身上的災病好了。」(可五29)一試之下果然成功,白白賺到,不至於白跑一趟,正當她很得意,想溜的時候,沒想到耶穌在抓小偷,到底誰偷了神的能力。 

        耶穌頓時心裡覺得有能力從自己身上出去,就在眾人中間轉過來,說:誰摸我的衣裳﹖」(可五30)病情痊癒,不是它自己好的,而是聖靈的運作,耶穌感覺到有能力從祂身上出去了,想知道,到底是誰作的。 

        門徒對他說:你看眾人擁擠你,還說誰摸我嗎﹖」(可五31)門徒很奇怪耶穌怎麼問這種話,大家都擠在一起,根本分不清楚,誰還注意這些。 

        耶穌周圍觀看,要見做這事的女人。」(可五32)雖然大家都擠在一起,但都是無心的,只有一個是有意的,是憑著信心故意作的。 

        那女人知道在自己身上所成的事,就恐懼戰兢,來俯伏在耶穌跟前,將實情全告訴他。」(可五33)神能力的運作要看當事人的信心,如果有信心,就像線路暢通,立刻通電,病得醫治;如果沒信心,就像短路,彼此不來電,禱告半天,沒絲毫動靜。

        耶穌對他說:女兒,你的信救了你,平平安安地回去吧!你的災病痊癒了。」(可五34耶穌沒責備她,反而稱讚她有信心,許多人向神祈求,可是信心太小,以至於無法蒙恩。當然禱告不蒙應允,原因很多,不能一概而論,但信心不足,是一個重要的原因,有興趣的可在google search 打入「為甚麼禱告神不垂聽」就可找到。很多人自認為有信心,實際上卻沒信心,有沒有信心,可從他的行為看出來。有信心的人心在天上,願意為真理受苦受難,不願做出違背真理的事;沒信心的人心在世界,不願為真理遭受任何損失,整天忙著賺錢、吃喝玩樂,不在乎死後審判。有信心的人,寧可為了永生,放棄今生;沒信心的,寧可為了今生,放棄永生。

五、死人復活23- 26):這段路加福音有較詳細的記載,但有些地方沒寫清楚。
        有一個管會堂的,名叫睚魯,來俯伏在耶穌腳前,求耶穌到他家裡去,因他有一個獨生女兒,約有十二歲,快要死了。」(路八41, 42)他本身不太有信心,也不敢得罪法利賽人,無奈只有一個女兒快死了,只好死馬當活馬醫,萬一好了,那樣最好,萬一沒成功,也可提供資料給法利賽人,作攻擊耶穌的把柄,人是很複雜的,不像外表那麼單純。接下來,就發生前面血漏婦人那件事。

        還說話的時候,有人從管會堂的家裡來,說:你的女兒死了,不要勞動夫子。」(路八49)本來還抱著一點希望,沒想到病情惡化得很快,人已經死了,已經救不了了。

        耶穌聽見就對他說:不要怕,只要信!你的女兒就必得救。」(路八50)在人是不可能,但對神來說,沒有不可能這三個字,因此耶穌安慰他,只要他有信心,她女兒仍有希望。 

        耶穌到了他的家,除了彼得、約翰、雅各,和女兒的父母,不許別人同他進去。」(路八51)耶穌不想讓太多的人知道,因此只帶少數幾個人進去,在聖經中許多地方同時提到彼得、雅各、約翰,一方面因為他們是耶穌最親近的門徒,一方面它們暗示著信徒最重要的三種品德──信望愛,彼得代表信心,雅各代表盼望,約翰代表愛心,要解決大問題,需具備這三種美德。

        眾人都為這女兒哀哭捶胸。耶穌說:不要哭。他不是死了,是睡著了。他們曉得女兒已經死了,就嗤笑耶穌。」(路八52, 53)死跟睡著完全不一樣,耶穌卻把死說成是在睡覺,讓家屬很失望,怎麼大老遠請了個蒙古大夫來。肉體的死並不可怕,因為靈魂一離開身體,就進入屬靈世界,理智、感覺依然存在,才知道自己在世上,的確像做了一場夢,只是一般人因為不相信有靈魂,以為死就一切都結束,自然會很害怕。

        可怕的是靈魂的死,你的理智、感覺依然存在,但因做了許多壞事,每件壞事都有它應受的懲罰,要被關到地獄,一樣樣的還清。自古以來各種宗教,不斷的提醒人地獄的存在,神也賦予人這種本能的知識,只是人為了眼前的利益、享樂,硬是否認良心的提醒,往地獄衝進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