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虛心的人有福了!因為天國是他們的。」(太五3)這句話我們在登山寶訓中曾解釋過,不過寫得不太滿意,因此重新再寫一次。虛心就是知道自己的缺點與渺小,不高估自己,知道如果離開群體,離開神的看顧,就難以生存,有這種認識的人,才能進天堂,在天堂的人,對這點都很清楚。
人是「寄蜉蝣於天地,渺滄海之一粟」,這是事實,可是一般人不喜歡這樣想,人是自我中心,認為自己很重要、很偉大,習慣從自己的角度,看外面的世界;不會從外面的角度,回頭看自己。就像從前的人認為,太陽是繞著地球轉,地球是宇宙的中心,不相信地球是繞著太陽轉,是宇宙中很微小的一份子,你告訴他,他也不信,因為他所看到的,就是這樣。跟這差不多,人認為世界是為他而有,卻不知道,他只是世上很小的一份子,可有可無。
人不喜歡看見事情的真相,那樣太傷人的自尊心,喜歡看假象,那樣讓人覺得自己很偉大。喜歡跟別人在那裡比來比去,當某些地方勝過別人,不管是財富、地位、容貌、才智、體能…就洋洋得意,覺得很有成就感。固然後天的努力也有關係,但先天的賦予更重要,烏龜跟兔子賽跑,那不是在開玩笑?實際上人只是受造物,他所擁有的一切,是神借給他的,不是他自己有的,有一天神都會再收回去,他不可能永遠擁有。一輛車子跑得很快、很漂亮,不是它多偉大,那是製造它的人給它的,它沒甚麼可誇口。
當人順利發達時,總認為自己很行,別人辦不到的,他辦得到,就自認為很了不起。實際上並非如此,人帶著肉體,受到肉體非常嚴格的限制,不管你多聰明、多美麗、多健壯,只要三天不吃、不喝、不睡,立刻就奄奄一息;甚至三分鐘不呼吸,就要腦死。你會說,那是不可能發生的事,事實並非如此,很多事說變就變,當它發生時,你完全措手不及。所謂的天有不測風雲,人有旦夕禍福,忽然來個意外,或得到癌症,人立刻嚇呆了,再偉大,也得乖乖投降。
人不只肉體軟弱,心靈更是軟弱,受到一點打擊、挫折、吃點苦,很快就灰心喪膽;受一點色情、財富、權勢的誘惑,立刻就把做人的原則忘光了。雖然立志改過向善,很快就煙消雲散,故態復萌。
人無法離開群體,需與人團結合作,各盡各職,才能生存,人如果離開群體,就像一個細胞離開人體,枯乾而死是唯一的結局。只有當他所處的團體健全時,才能得到所需的供給與保護,當團體出了問題,各方面都會受到很大的衝擊,團體可大可小,小的話是家庭、公司,大的話是社會、國家。
人在團體中要與其他成員和睦相處,一個重要的原則,就是虛心,能互相尊重,替別人設想;如果傲慢自大、任性霸道、自私自利,這個團體遲早會毀滅,每個成員都會受傷。
雖然人看不見神,但不因這樣就表示沒有神,神是一切生命的源頭,如果人與神脫離聯繫,就無法生存。許多人樣樣都有,偏偏就是悶悶不樂,覺得生命裡似乎缺少甚麼,卻又說不出來。他的感覺沒錯,人是神所造,神在人裡面,為祂自己留下一個空間,除非神住在人裡面,來帶領他,否則他就會覺得似乎缺少甚麼。
神是生命的活水,除非人擁有祂,否則生命是枯乾的,沒甚麼意義,沒甚麼希望。目前許多人是無神論,他會反駁說,他不相信神,也不需要神看顧,他依然活得好好的啊,你未免言過其實。當你獨自一人靜下來時,或當你臨終回顧一生,那時你下的結論會比較正確。
人要認清自己的真相,知道自己的渺小軟弱,需要神的看顧帶領,在各方面都要他人的幫忙,否則在世上難以生存。當他有這種認識,就懂得要敬畏神,謹守誡命,尊重別人,與人和睦相處。這樣的人是有福的,有機會進天堂,能進天堂的,都是這種人。
說來簡單,事實並非如此,因為人的本性就是,一切為自己,自私自利、自以為是、自高自大,人會為別人著想,這是後天受教學來的。當他自我中心時,你要他承認自己的渺小,敬畏神,尊重別人,這對他來說太難了,他根本聽不下去,就把你一腳踢開。往往只有經歷許多失敗、痛苦後,才逐漸認識事情真相,願意改正自己的想法,因此虛心的人有福了,可以少吃許多苦頭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