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2月15日 星期四

馬太第廿六章 最後一夜-4



十六、彼得負主(69- 75):
        「彼得在外面院子裡坐著,有一個使女前來,說:你素來也是同那加利利人耶穌一夥的。」(69)彼得目睹耶穌所受的可怕凌辱,感到極大的痛苦,他不能走,他很愛主,無法克制自己的傷心,不過仍儘量隱藏自己的落淚。他不能在法庭裡久待,因為無法隱藏自己的情緒,於是退到前庭,在近火的角落佔一個位置。一群壞人興高采烈的辱罵談論耶穌,彼得默不作聲,顯露出很傷心的表情,引起仇人的注意。看門的女僕走近火旁,盯著彼得說,你也是加利利人的門徒。
        「彼得在眾人面前卻不承認,說:我不知道你說的是什麼!」(70)彼得大吃一驚,害怕受到暴徒的虐待,於是答覆說,我不認識他,不知道妳說的是什麼,然後起身離開前庭。
        「既出去,到了門口,又有一個使女看見他,就對那裡的人說:這個人也是同拿撒勒人耶穌一夥的。」(71)當彼得走出時,另一侍女瞧見他,對旁人說,這人是同拿撒勒人耶穌一起的,他們立刻問彼得,你不也是他的門徒嗎?
        「彼得又不承認,並且起誓說:我不認得那個人。」(72)彼得非常恐慌,發誓說,我不是,我甚而不認識這個人。之後匆忙地由內庭走到外庭,去警告幾個熟人,看到他們從牆上探望,因為不能進到法庭,因此爬上了圍牆。彼得建議他們離開,因為氣氛很不好,不論到哪裡,都有危險。
        「過了不多的時候,旁邊站著的人前來,對彼得說:你真是他們一黨的,你的口音把你露出來了。」(73)彼得到任何地方都不能靜下來,他對耶穌的愛,驅使他回法院後面大廳,在這裡耶穌正被暴民虐待,耶穌向彼得看了一眼警告他,他傷心的隨處走,之後又回到前庭,在火旁坐下待了相當久,有幾個人看到他心神不寧的樣子,就說你是他們中的一個,你的口音把你露出來了,馬勒古的弟弟說,你沒有削下我哥哥的耳朵嗎?
        「彼得就發咒起誓的說:我不認得那個人。立時,雞就叫了。」(74)彼得嚇得發慌,衝動地詛咒發誓,立刻雞就叫了。
        「彼得想起耶穌所說的話:雞叫以先,你要三次不認我。他就出去痛哭。」(75)正在這時,耶穌從圓形大廳被牽出來,經過這庭院,要被關入地下監牢,耶穌轉身向彼得,看了他一眼既憐憫又傷感,他想起耶穌說過的話,又內疚又憂傷,把外套蒙在頭上,匆忙跑到內院,悽慘地哭起來。任何人如果像他處於這種狀況下,充滿痛苦、悲傷、恐懼和煩亂,睡眠不足,心力交瘁,大概都免不了精神瀕臨崩潰。
        雞鳴時耶穌被解出法庭,進入地下牢獄,最後門打開彼得悽慘地哭著,衝向前去,遇到前來的民眾,裡面有主母與約翰,主母問他,我的兒子怎麼樣了?彼得說不出話,也禁不住主母的注視,絞扭著雙手轉過臉去。可是馬利亞還不住口,走近彼得,很關心的說,約拿的兒子-西門,你不回答我嗎?在極深的悲痛中彼得喊說,請不要對我說話,妳的兒子受苦慘重,他們已定他死罪,我曾三次背棄祂,實感羞愧。當約翰走近要對彼得談話時,他好像一個因憂傷而發狂的人,逃往城外,到橄欖山的山洞。

十七、結論:
        四福音書的形成,應該是早期跟隨耶穌的人不多,聖靈降臨後,有許多新加入的信徒,他們希望知道耶穌的教訓及生平,彼得責無旁貸,但學識有限,因此他口述,馬可幫他記下來。後來人們發現它比較簡略,許多地方沒交代清楚,路加是個醫生,比較有研究精神,因此四處去詢問,盡可能把事情說詳細點。
        路加第一、二章之所以能那麼詳細的紀錄,當初以利沙伯怎樣生下施洗約翰,乃因約翰殉道時,主母和一些虔誠的信徒,去安慰他的親屬,那時主母回憶往事,把當初只有她們兩人知道的事,告訴大家。遺憾的是,路加是耶穌釘死不久前才信的,對道理認識有限,在敘述真理及事蹟時,顯得比較凌亂。
        迫不得已,馬太只好出來,把他所知道的寫出來,因此跟其他三卷比起來,它顯得比較有條理次序,使徒大都沒讀甚麼書,因此這個重任只好交給他,他是稅吏多少有讀點書。遺憾的是,他是最晚跟隨耶穌的使徒,許多比較早期的事,沒記錄到,因此最後約翰把這部分補上,他漏掉的一些重要事蹟與教訓,也同時補上去,約翰當時年紀已相當大,靈性也很成熟,因此一些重要真理敘述得相當清楚。
        由於這些因素,因此我們看福音書有點無奈,每一卷都要看,有些小細節、時間、地點有點出入,最主要是時間先後次序有點亂,還有耶穌受難那夜,寫得比較簡略,幸好我手邊有些資料,就把它們補上去,讓有興趣的人做參考,是否值得採納,自己再做判斷。約翰福音因為已經寫得很詳細了,我就沒再重複,耶穌早期傳道的許多事蹟,我也沒列入,要寫那些太花時間,而且一般人也信不來,就像曠野禁食四十天,走海面,平靜風浪,幾個餅餵飽五千人,死人復活,就算聖經有記載,許多人依然信不來,既然如此,寫再多也沒意義。
        第一段提到,耶穌最後一次提醒門徒,祂將遇害,祂知道門徒禁不起這種打擊,因此反覆提醒他們,讓他們預做準備,可惜他們沒特別注意,結果敗得很慘。同樣的,我們也反覆提醒信徒,進天國不是那麼容易,要小心應付;可惜一般信徒不當一回事,只是看看好玩,到時會很後悔。
        第二段提起,馬利亞把極貴重的香膏,拿來膏抹耶穌,許多人會覺得似乎太浪費了,不過如果跟耶穌為人類所做,極大的付出比起來,這點東西算不得甚麼。我們要把握時機,將我們生命中最好的,拿來奉獻給神,錯過機會,以後想奉獻也沒機會。奉獻甚麼,得到甚麼,一時很吃虧,卻永遠得著,不願奉獻的,到時兩手空空,許多人對這句話也信不來,將來同樣會後悔。
        第三段談到猶大的失敗,一般人提到猶大就說他很壞,其實我們中間也有不少猶大,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!會變成猶大,大都是動機不純正,信耶穌只為了屬世福氣,對真理沒甚麼興趣,哪天沒得到所期望的,或為真理的緣故須有所付出,很快的就跟神說再見,甚至為了個人利益,做出出賣弟兄的事。因此不要說別人壞,要警醒禱告,求神保守,免得一時糊塗,前功盡棄。
        第四段說明逾越節筵席的情形,這一段四福音書都寫得不太詳細,馬太還算比較清楚。神設立逾越節,預表著有一天祂將賜人救主,將人類從水深火熱中拯救出來,讓人重回樂園,完成當初對亞當夏娃的承諾。當以色列民守逾越節,也正是全埃及遭遇長子之災的時候,埃及象徵世界,長子象徵世上的大人物,耶穌正是那隻無罪羔羊,祂的死讓選民得以脫離黑暗統治,重回光明國度;相對的,世上的許多大人物,因為壞事做太多,而面臨死亡。
        要得到神的救恩,有許多地方需注意,否則會得不到,今天許多信徒得不到神的恩典,都是有原因的,詳細的地方我們在(出十二)已講過,不再重複。猶大要賣主,耶穌早已知道,其他門徒都不知道,在吃筵席時,耶穌特別提起,讓其他門徒提高警覺,一方面也是警告猶大,不要以為他在做甚麼,別人不知道,督促他悔改。今天教會裡依然有不少猶大,在那裡演戲演得很快樂,占了許多便宜,有一天需為自己的邪惡付出代價。
        第五段講到耶穌為門徒洗腳,耶穌這樣做,主要是給猶大最後一次悔改的機會,但他不當一回事,神的恩典就向他關閉了。另外耶穌也是為我們留下榜樣,不要爭著做大人物,高高在上,而是要以謙卑的態度來服事眾人;不要記恨別人,要彼此互相饒恕。另外也是告訴我們,如果想進天堂,就須注意自己的行為,不要沾染污穢,要保守聖潔。
        第六段提到聖餐禮,這是真理的總結,人如果多多領受主的肉、主的血,靈性就會長進,有基督長成的身量(弗四13)。換句話說,如果常常思想真理、禱告、忍耐背十字架,這就是實際領受耶穌,這樣才會進步,可惜現在的信徒很少做這些,而是無關緊要的做一堆,結果永遠都很幼稚、無知、惹神生氣。
        第七段讓我們知道,走天國路不能靠血氣之勇,要靠聖靈大能,血氣之勇一時慷慨激昂,可以拋頭顱、灑熱血,可是大多撐不了多久,在內憂外患,威脅恐嚇下,無形中就消失得無影無蹤。越是自認為很行的,常常是第一個跌倒,越知道自己的軟弱,不靠自己,而倚靠聖靈,越不容易失敗,畢竟人的能力跟聖靈大能,完全不能相提並論。
        第八段提醒我們要注意隱形的戰場,一般人常忽略它,疏忽禱告,只靠血氣行事,因此常敗得很慘,不管日常生活,普通聖工,處處都充滿誘惑與欺騙,如果不警醒禱告,常會走迷路,目前的信徒正是如此,在花花世界閒逛。如果你認真奔跑天路,努力服事神,一生中必然會經歷許多場爭戰,有大有小,幾場大戰是免不了的,非常辛苦,各種壓力同時來到,孤立無援,心情低落,灰心喪膽,幾乎想放棄。
        第九段耶穌給我們留下榜樣,雖然面對極大壓力,冤枉指控,內外交迫,而自己只能孤軍奮戰,但耶穌不怨天尤人,不對別人做過份的要求,靠著不屈不撓,堅持到底的禱告,幾次走路都搖搖晃晃,整個人變了樣,最後終於蒙神垂聽,加添祂力量,讓祂有辦法承擔這艱鉅的任務。許多人是有禱告,可惜下的功夫太少,沒達到神的標準,結果半途而廢。
        第十段提到猶大財迷心竅,不顧耶穌一再提醒,硬下心來執行他既定的計畫,不管錢財、色情、權力都是很可怕的東西,它會讓人失去人性,做出人人唾棄的事,只是當事人當時已失去理智,只看到眼前美麗的幻影,沒看到以後可怕的真相。猶大拿到那點錢,那些錢在他手中停留不到幾小時,得不到絲毫享受,很快的,生命就結束了,而且將面對永遠的懲罰,實在是很虧本。一切作惡的人也跟他差不多,儘管可以有暫時的享受,卻逃不開永遠的懲罰,頭腦清楚的人不會做這種事。
        第十一段記載耶穌被逮捕,敵人認為這是他們的重大勝利,擒賊先擒王,把首腦抓住,其他的就好辦,其實耶穌如果不想被逮,他們對祂根本沒辦法,在傳道中耶穌曾有幾次被暴徒包圍,要置祂於死地,耶穌往往莫名其妙突然消失(路四30)。猶大實在很悲哀,又要做壞事,又要假裝清白,裝模作樣,虛情假意,可惜演技太差,到頭來敵人看輕他,朋友厭惡他,裡外不是人,人生走到這種地步,是徹底失敗。很不幸的,世上到處都有猶大,教會裡也不例外,要趁早回頭,免得自絕生路。
        第十二段讓我們知道,人是軟弱的,儘管事先已有心理準備,也口口聲聲自認為可堅持下去,當事情真的臨到,本想用武力反抗,其實那是以卵擊石,自尋死路。當他們看到耶穌不做任何抵抗,很出乎他們的預料,於是一哄而散,之前說的話都忘了。同樣的,當我們面對嚴重攻擊,剛開始我們會努力禱告,可是卻發現,越禱告,問題卻越來越嚴重,似乎神都不理我們,接下來我們的信心就消失了,許多信徒包括希西家王,都有過同樣的經驗(王下十八13- 37)。
        事情未必像我們所預期的,往往出乎預料,讓我們信心崩潰、拔腿就跑。彼得所遇到的試探,其實是很可怕,當你面對一群失去理性的暴徒,稍微答錯一句話,就可能被活活打死,每個人都會被嚇破膽。
        第十三段告訴我們,耶穌所受的虐待,聖經這方面所寫的不多,只是一語帶過,光看這些已經讓人覺得很可怕,其實這只是剛開始,後面可怕的還多得很。常聽到許多信徒,埋怨他們受了多少委屈,吃了多少苦,耶穌都不醫治他們,一堆怨言。跟耶穌比起來,我們所受的都算不得甚麼,忍耐的與祂同擔苦難,比做甚麼聖工都累,比各種歌功頌德,默想、紀念都有意義,努力學習忍耐吧。
        第十四段亞拿的預審,四福音中只有約翰福音提到,而且跟該亞法的審判混在一起,仔細看它時間、地點、人物有不合理的跳躍(約十八13- 24),同樣的,在(約十三21- 30)那裡,有些敘述也有類似的情形。聖經是神所默示,但不是整本都逐字聽寫,有時參雜一些人意在裡面,尤其是新約的部分,要抓住它的精神,不要拘泥於一字一句,否則會出錯。
        儘管耶穌是聖中之聖,是道路、真理、生命,祂卻也有許多敵人,當你樣樣照真理而行,見義勇為,不看情面,許多人會覺得你不近人情,不給面子,驕傲自大,久了就會為自己累積許多敵人。因此如果你照真理而行,卻遇到許多排擠、厭惡,不要以為一定是你錯了,因為你所處的是黑暗世界,是非顛倒是常有的事,不應因此而心灰意冷。
        當耶穌行神蹟,顯現神大能時,無數的人稱讚祂、跟隨祂;當耶穌做階下囚,一副很落魄的樣子時,許多人就離開祂了,有的反過來攻擊祂,有的懷疑祂,有的看到善有惡報,就灰心的離開,真的能相信祂的,沒幾個。同樣的,當聖工興旺,神蹟明顯時,許多人來信耶穌;當遇到信仰迫害,那時就有許多不同的反應,這道題目,是大部分想進天堂的人,都須面對的考題,自己先想好,到時該如何作答。
        另一方面,當你熱心傳福音,神與你同工,那時有許多人讚揚你;然而最好事先做好準備,有一天當你遇到不白之冤,無數的攻擊,那時該如何應付。人生不是一帆風順,而是千變萬化,世事如棋局局新,人情似紙張張薄,神是你惟一永遠的倚靠。
        有些人做聖工,被誤解抹黑就氣得要死,想說善有惡報,就下決心再也不做聖工,這是常有的事。看看耶穌在亞那面前,受到何等的歧視、侮辱、虐待,我們所受的委屈,跟祂完全不能相比。想一想自己還是忍耐一點,默默的往前走吧,不要嘟著嘴、四肢癱瘓躺在地上,那樣有點難看。
        第十五段告訴我們,理論上法庭應該是公平公義的地方,然而很諷刺的是,自古至今,它常是不公不義的地方,高高在上的審判官,常比被審判的人更污穢,許多證詞是假的,許多條例是不公平的。人的聰明才智被濫用,用各種狡辯來扭曲事實,造福惡人,踐踏好人,有錢能使鬼推磨。
        可笑的是,神的大祭司卻變成魔鬼的大祭司,當神的國度墮落,當選民走迷路時,就會出現這種怪事,難怪有無數的先知為此殉道,歷史一再重覆,因此不要看外表的身分地位,要看內在的真與善,否則會錯得很離譜,被批著羊皮的狼吞吃,要禱告求聖靈保守,賜你眼光,能看清真相。
        第十六段讓我們知道,為何彼得會狠狠的摔一跤,儘管他自認為很堅強,寧死也不願違背真理,可是在惡者的步步進逼下,一躲再躲,總無法逃避敵人的追殺,等徹底失敗後才幡然醒悟。彼得的失敗,也是許多信徒共同的經驗,儘管有過許多屬靈體驗,也預先被提醒過,可是眼看著是非顛倒,惡勢力以排山倒海的氣勢迎面而來,誰能不棄甲脫逃。
        我們要記住他慘痛的教訓,不要高估自己,要知道自己的軟弱,在大自然的海嘯、龍捲風下根本不堪一擊。惟有耶穌是方舟,是堅固的山寨,我們只有躲在祂裡面,才能逃過災難,靈性越長進,越深入裡面,祂保守的能力就越大,越在外圍,所受的保護就越有限。
        因此平時就要努力學習真理,明白神的旨意;多禱告,讓聖靈充滿;確實遵守真理,讓房子建在盤石上,不在沙土上,才禁得起風吹雨淋(太七24- 27)。目前許多信徒對真理認識很膚淺,甚至是錯誤的,無形中做出許多得罪神的事;又不禱告,就算是禱告,也大多是錯誤的祈求,不合神旨意,以至於得不到,結果信心全失;道理聽而不行,整天就想賺大錢,趕時髦,追求享樂,又不聽勸告,自認為一定進天堂,這種信徒不用考驗也會倒。
        耶穌在世間的最後一晚,實在非常可怕,在短暫時間內完成很多重要的事:被叛徒出賣,洗門徒的腳,設立聖餐禮,講述重要真理,與整個黑暗國度,進行堅苦的生死決戰,忍受各式各樣的嘲笑凌虐、造謠抹黑,眾叛親離。祂身體力行,留下好榜樣,讓我們來效法,我們看得膽戰心驚,不忍卒讀。

2018年2月1日 星期四

馬太第廿六章 最後一夜-3



十三、殘忍虐待:
        刑役粗魯、野蠻、矮小、健壯是外族奴隸,他們把耶穌的手綑在胸前,把一條配備尖錐的囚帶,捆在耶穌腰間,把雙手固定在腰帶上。在耶穌脖頸周圍,放上有尖刺的硬領,由領上垂下兩條皮帶,緊連在腰帶上,使他脖子不能隨意轉動,在囚帶四個尖錐上,束上四條繩子,可照他們的意思,把主拉到不同方向,所有腳鐐都是新的。
        緝捕隊開始走動了,前面是十個衛兵,後面是用繩牽著耶穌的刑役,接著是嘲笑耶穌的六個爪牙,另外十個衛兵殿後。耶穌的門徒,痛哭地到處亂跑,好像喪失理智一樣。被稱為馬可的約翰,跟隨著衛兵,離最後一名相當近,爪牙看到他,命人把他捉住,幾個衛兵急速地追趕,當他們揪住他的披肩時,他很快的甩開,才能脫逃,(可十四51, 52)所提到赤身逃跑的少年人,正是他自己。
        刑役為了討好爪牙,牽耶穌走最粗糙不平的路,越過車坑、大石和泥窪,他們把繩子放長,自己走好走的路,繩子往那裡拉,耶穌就往那裡去,他們還用打結的繩子抽打耶穌,任意譏諷、侮辱。耶穌打著赤腳,除了普通的內衣外,穿著一件無縫的羊毛襯衫,外邊則是一件外袍。他們逮捕主時,沒拿公文,好像耶穌是亡命之徒,不在律法保護範圍內。
        緝捕隊要通過一條很長的橋,才能越過汲淪溪及山谷,它位於耶路撒冷東側及橄欖山之間,是一條坡度很大的山谷,起自耶路撒冷東北角,經聖殿山和大衛城的東側,直到城之東南角。在過橋前,由於刑役猛拉繩索,耶穌已跌倒過兩次,當他們來到橋的中間,把耶穌由橋上推到汲淪溪中,橋約有一人的高度,溪水很淺又有許多石頭,耶穌的膝、腳、手都留下傷痕。
        他們無法把主拉上來,對岸的牆又太高無法爬過去,只好把耶穌向後拉,拉過溪岸,在一陣咒罵和拳打腳踢後,耶穌第二次越過長橋,祂的羊毛衫浸濕了,緊緊黏在四肢上,一來到橋對岸,又一次跌倒在地。接著刑役牽著耶穌,走過崎嶇的山路,這是一條不平的小路,有許多碎石、荊棘、野草,六個爪牙只要路夠寬,就站在耶穌身旁,拿著刑棍來折磨滿腳流血的耶穌。
        為了防止信徒劫持耶穌,在緝捕隊回城前,他們先用信號通知在俄斐勒的援軍,在離城門還有幾分鐘的路程,有五十名援軍出來與他們會合,祝賀他們圓滿達成任務。俄斐勒居民大部份是窮苦藝工,按日計酬,運水、運木到聖殿,是信耶穌的人,軍人很擔心,當主經過時,這些人會想法釋放耶穌。耶穌在施洗約翰被謀殺後,到他家鄉去安慰他的親人,曾在這裡逗留,治癒許多在西羅亞高塔倒坍時,因搬運磚石而受傷的工人(路十三4),給他們安慰、教導,大多數人在聖靈降臨後,加入信徒團體。
        當部隊進來時,吵鬧聲驚醒俄斐勒的居民,當他們得知耶穌被捕,可能被處死,許多群眾哭著到處跑,或雙膝跪地呼求上天。當耶穌路過這裡,因一再跌倒,已幾乎難以再走下去,居民們號咷痛哭,兵丁費了九牛二虎之力,才把從各方擁上來的人群遏止。他們絞扭著雙手向前衝,有的跪在地上,大聲呼喊,給我們釋放這人,只有祂能幫助、醫治、安慰我們,這是個悽慘的場面,耶穌面色蒼白,傷痕纍纍,沒有人形,頭髮四散,衣服零亂,被繩子牽著任意打罵。群眾想打開一條路以探望耶穌,兵丁忙著制止他們。
        另一方面,在汲淪溪谷已有許多污穢,衣衫襤褸的低級人群,由兵丁所激起,並被亞拿、該亞法和耶穌的敵人所驅使,用輕蔑、譏笑的呼喊加入緝捕行列,他們抵制俄斐勒的百姓。在整條路上,耶穌受盡侮辱與漫罵,這群暴民由城內湧出,煽動那些刑役增加他們的殘暴,從橄欖山到這裡,耶穌共跌倒了七次。
        彼得和約翰尾隨著暴民行列,當暴民進了城,他們便急速到約翰所認識的,大祭司僕人那裡,為找能進法庭的機會,因為耶穌不久就要被解往那裡。約翰的熟人都是法庭的報信人,他們現在正奔走全城,去喚醒各階層的長老,和重要人物來開會,他們願意滿足兩位使徒的意願,但想不出好方法,只能提供他們的外套,讓他們混入該亞法的法庭。除受賄賂的暴民、兵丁和假證人外,所有的其他人都被摒除門外。
        猶大這時,像個發瘋的人在耶京南邊,陡峭荒涼的懸崖附近遊蕩,該處是倒垃圾的地方。

十四、亞拿預審:
        當耶穌被捕,亞拿和該亞法聽到消息,便開始安排他們的計劃,召集長老、議員、文士及與審案有關的所有人員,他們從名單上,選出對耶穌最反感的人,要他們搜集一切證據與文件,帶來法庭。另外耶穌傳道時,在某些地方仗義執言,讓一些權威人士顏面無光,他們滿懷怒火用錢賄賂惡棍,來反對、誹謗耶穌,現在他們陸續聚集在該亞法的法庭。
        那兒也聚集了耶穌的一堆仇人,有桀驁不馴的法利賽人、文士,耶穌由聖殿驅逐的生意人,在眾人面前駁倒的博學之士,他拒絕治療怙惡不悛的罪人,因重蹈覆轍而舊病復發的不良份子,被拒收為徒的自負青年,施捨錢財時所激怒的吝嗇人,有淫亂的人因主使他們的洩慾工具改邪歸正,有些是因主治癒富有的病人,以至於無法繼承財產的人。
        當暴民想抹黑救主時,耶穌許多朋友痛心地到處走動,傾聽能得到的消息,如果他們仗義直言,會被反駁;如果緘默不語,會被視為不認同。許多信心軟弱的人,因所見所聞的事而跌倒,能堅持到底的沒多少。以前與現今一樣,許多人願作好信徒,只要信仰不為自己惹來麻煩,可是一旦面對沉重壓力,或為真理受藐視,便以十字架為羞恥。還有許多人,在無根據、不公道的訴訟下,看到救主不抵抗、不爭辯,默默忍耐,於是不聲不響,灰心喪志地溜走。許多人的房子是建在沙土上,不在盤石上(太七24- 27)。
        人煙稠密沉睡的聖城,因耶穌被逮而出現許多活動,人們匆忙的散布各種小道消息,有的幸災樂禍,有的憂愁嘆息。大部份的門徒膽怯地在附近山谷流浪,有的在橄欖山洞內隱藏,連互相交談都怕怕的,每一腳步聲,都使他們的連絡中斷。他們屢次更換隱藏的地方,有的冒險到城邊,有的偷偷進入來此過節人的帳棚,好向他們的熟人探聽消息,有的爬到錫安山頂部,心神不寧地看著火把在聖城來回竄動。
        猶大無處可去,耶穌的敵人不信任他、藐視他,他的老朋友都說他是叛徒,沒有人格,看到他,就想打他。他只好逃到沒人的地方,在城南外側,陡峭荒涼陰暗的欣嫩子谷,一個充滿垃圾的地方,孤伶伶地在那裡遊蕩,想到天地很大,卻沒他可容身的地方,回想這幾年的經歷,沒想到現在只能與垃圾為伍,已成人中垃圾,不禁感慨萬千。
        約莫半夜耶穌被解送到亞拿官邸,看台上坐著亞拿,周圍有二十八個議員,耶穌仍被逮捕他的人包圍,刑役把主拉前幾步,大廳擠滿了軍人、暴民,誹謗的猶太人,亞拿的僕人,和幾個亞拿召來的證人。亞拿對耶穌的到來,已等得很不耐煩,勉強佯作微笑,奸詐與蔑視呈現在眉目間,他當時正作某一委員會的主席,負責審查邪說,他同委員們先行審核,再把被告轉交大祭司該亞法。
        耶穌站在亞拿面前,面色蒼白,筋疲力盡,低頭不語,衣服濕透,沾滿污泥,兩手戴銬,腰間綁繩由刑役拉著。亞拿消瘦、鬍鬚散亂,譏諷冷酷傲慢,滿臉嘲笑,看到耶穌作囚犯解到他面前,一副很吃驚的樣子。
        亞拿說,拿撒勒人耶穌,是你嗎?你的門徒在哪裡?你的王國在哪裡?你詆毀人的言語要結束了,民眾對你的褻瀆神,誹謗祭司,破壞安息日,有足夠證據。你傳新道理,誰給你講道的權柄?你在什麼地方讀書?你胡說八道的道理是什麼?
        耶穌抬起無力的頭,看著亞拿回答說,我向來公開地對世人說話、講道,暗地裡並沒講過什麼,為什麼問我,你問那聽過我的人,我給他們講了些什麼。他們知道我所說的。(約十八20)
        耶穌的答覆,讓亞拿很憤怒,一個站在耶穌旁的佣人用力打了主一巴掌,說,你這樣回答大祭司嗎?耶穌痛得顫抖起來,同時被刑役猛拉,以至於倒在階梯上,血由他的臉淌下來,大廳裡響起一陣譏諷、咒罵與嘲笑聲。他們把耶穌拉起來,耶穌安靜的說,我若說得不對,可指證那裡不對,若對,為什麼打我。(約十八22)
        亞拿被耶穌的冷靜激怒,於是召喚證人,暴民掀起呼喊和辱罵的風暴,他們喊著說,他說他是君王,神是他的父,法利賽人是奸淫者,他煽動人民,在安息日利用魔鬼的能力治病,詛咒耶路撒冷的毀滅,同外邦人、稅吏和罪人吃飯,同惡婦和淫婦交遊,用一語雙關的話騙取百姓,浪費別人的錢財,諸如此類的事。這些控告者毫無秩序,在主面前比手劃腳,刑役用繩子把主亂扯,逼祂回答,亞拿和他的議員當證人住嘴時,便譏笑主說,能不能把你精彩的道理,在這裡再講一次?
        刑役和旁觀者又推又拉,打耶穌的耳光,亞拿拿一條羊皮紙,用蘆葦筆寫了一些字,把紙捲起來,裝進一個葫蘆製的小空瓶,用塞子封起來,把它繫在一枝蘆葦上,將蘆葦送給耶穌說,接受你的王權,這裡邊密封著你所有的頭銜、權力和榮譽,把它們由這裡帶到大祭司那裡,使他認識你的使命和王國。耶穌就這樣在嘻笑、吶喊、侮辱中,從亞拿官邸被解送到該亞法衙門。

十五、法庭受審(57- 68):
        「拿耶穌的人把他帶到大祭司該亞法那裡去;文士和長老已經在那裡聚會。」(57)該亞法在高台中央,周圍有七十個公會議員,官員、文士、長老坐或站在兩側,他們周圍安排了許多證人與暴民。該亞法是個嚴肅兇惡的人,穿著一襲暗紅色的外套,頭戴大祭司禮冠,早已等得很不耐煩。
        「彼得遠遠的跟著耶穌,直到大祭司的院子,進到裡面,就和差役同坐,要看這事到底怎樣。」(58)在耶穌一行人來到之前,彼得和約翰穿著報信人的外套,走進衙門外院,經由一個認識他的僕人為他關說,約翰幸運地通過內庭門,由於人多,在他進入後立刻關起來,彼得由於晚來一步,看門女僕不讓他進入。約翰提出請求,同時尼哥底母與約瑟亞利馬太,也為他說項,女僕才讓他進去,他們把外套脫在前庭右邊,佔了位置。
        在叫囂、亂推亂扯中耶穌被帶進前庭,隊伍進去向左轉,就是審判席,當耶穌經過彼得和約翰時,看了他們一眼,不過沒轉頭,怕揭穿他們的身份。耶穌一出現,該亞法就喊著說,你這褻瀆神,混亂神聖之夜的,來了嗎?當他看完文件後就滿口辱罵,站在旁邊的兵丁把耶穌拉扯一番,他們拿著小鐵棒,有的是尖銳鐵棒,有的是梨狀的球,用這些把耶穌趕來趕去,主平靜地忍受。耶穌眼睛下視,看都不看,壞人竭盡所能,逼主講話,打主的臉和兩肋,有的用拳打,有的用短棍打。
        「祭司長和全公會尋找假見證控告耶穌,要治死他。」(59)輪到詢問證人,那只不過是受賄民眾的亂喊狂叫,或是耶穌幾個仇人的證詞,這些人是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手下,他們提出所有耶穌曾多次答覆的問題,好比說,藉著魔鬼治好病人和驅逐魔鬼,犯安息日,門徒不洗手便吃飯,稱法利賽人是毒蛇的種類和淫亂的世代,預言耶京會毀滅,同外教人、稅吏、罪人和聲名狼藉的婦女們吃飯,反對隨意離婚。
        所有耶穌的話、教誨和比喻,被以訛傳訛歸罪於祂,不過,證人互相矛盾。有人說,他自稱為王,另一人則喊,不,當他們宣佈他為王時,他竟逃走了。有人大聲說,他說他是神的兒子,另一人反駁說,不,他自稱為子,只是奉行父的旨意。耶穌曾一度同塞弗里(sephoris)的法利賽人辯論離婚一事,他們如今控告他教人假道理,也指控耶穌在聖殿,寬恕那在行淫時被捉到的婦人,斥責法利賽人的罪惡,及許多其他的事。
        「雖有好些人來作假見證,總得不著實據。末後有兩個人前來,說:這個人曾說:我能拆毀神的殿,三日內又建造起來。」(60, 61)「猶太人問他說:你既做這些事,還顯什麼神蹟給我們看呢?耶穌回答說:你們拆毀這殿,我三日內要再建立起來。猶太人便說:這殿是四十六年才造成的,你三日內就再建立起來嗎?但耶穌這話是以他的身體為殿。所以到他從死裡復活以後,門徒就想起他說過這話」(約二18-22)耶穌講話常用比喻,又沒做解釋,容易引起誤會。
        該亞法氣憤至極,因為所施與耶穌的虐待,證人的矛盾說詞,及不能了解的被告無言的忍耐,對在場的人產生深刻的印像。有的證人加於耶穌的侮辱,竟被人恥笑,耶穌的緘默,喚醒許多人的良心,有十個軍人深受感動,在不舒服的藉口下,離開法庭。
        「大祭司就站起來,對耶穌說:你什麼都不回答嗎﹖這些人作見證告你的是什麼呢﹖」(62)該亞法離席向著耶穌走兩步說,這些人作證反對你的事,你什麼也不回答嗎?耶穌不願看他,該亞法很生氣,刑役抓著主的頭髮往後拉,用拳頭打他下巴,不過祂眼睛仍向下看。
        「耶穌卻不言語。大祭司對他說:我指著永生神叫你起誓告訴我們,你是神的兒子基督不是﹖」(63)該亞法舉起雙手,非常憤怒的說,我奉生命的神起誓,命你告訴我們,你是基督、彌賽亞,那應受稱頌神的兒子嗎?叫囂的民眾,忽然鴉雀無聲。
        耶穌對他說:你說的是。然而,我告訴你們,後來你們要看見人子坐在那權能者的右邊,駕著天上的雲降臨。」(64)他們用盡辦法想找到證據,置耶穌於死地,無奈總找不到,耶穌如果只回答祂是彌賽亞,他們也不能拿祂怎樣。主要是耶穌告訴他們,祂會坐在神的右邊,乘著雲彩降臨。猶太人非常敬畏神,認為高不可攀,人看一眼都得死(出三十三20),連大祭司進至聖所,都得先燒香讓煙霧瀰漫,遮住施恩座才能進去(利十六13),耶穌居然這麼大膽,與神平起平坐,那還得了。
        「大祭司就撕開衣服,說:他說了僭妄的話,我們何必再用見證人呢﹖這僭妄的話,現在你們都聽見了。」(65)耶穌說那句話是有意的,為完成神要祂做的事,否則敵人根本無法達成他們的目的。該亞法聽了又高興又憤怒,高興的是終於抓到把柄了,憤怒的是耶穌怎麼這麼大膽,於是抓起外套的邊緣,用刀割下一塊,大聲喊說,他說了褻瀆的話,何必需要證人呢,你們都聽到了。
        「你們的意見如何﹖他們回答說:他是該死的。」(66)全體議會一聽這話,立刻以可怕的聲音說,他該死,他該死。大祭司向刑役說,我把這王交給你們,你們對這褻瀆神的人,要表現應有的禮貌,於是便同議員們退到衙門後邊的大廳,約翰匆匆離開法庭,去向主母報告事情進展。耶穌一副落魄的樣子,衣服破破爛爛,被修理得慘兮兮,還自稱是救世主,每個人聽到,都覺得祂太不自量力了,非好好修理一頓不可,不然永遠無法醒悟。
        「他們就吐唾沫在他臉上,用拳頭打他;也有用手掌打他的,說:」(67)現在他們瘋狂、無理地行惡,用稻草和樹皮編成可笑的皇冠,戴在耶穌頭上,並惡言冷語地戲謔。他們給耶物披上一件老舊的破袍,在脖子上放一條長鐵鏈,鐵鏈像領帶一般垂到兩膝間,鐵鏈兩端各有一個大而重的球,球上有尖刺,當耶穌行走時,兩球擊打雙膝,造成處處血痕。他們把耶穌的手綁在胸前,給他拿著一枝蘆葦,又向耶穌面目全非的臉吐唾沫,耶穌的頭髮、鬍鬚、胸前及戲袍的每一部份,都充滿令人作嘔的穢物。
        「基督啊!你是先知,告訴我們打你的是誰﹖」(68)他們把一塊破布箍在耶穌的眼上,用他們的拳頭和手杖打他,並喊叫說,大先知猜一猜,是誰打了你。耶穌卻不回答,心裡祈禱,忍受他們的打擊。耶穌就這樣蒙著眼,渾身污穢不堪的被牽到後邊的會議廳,他們用腳踢耶穌,再用棍子趕他前進,當他們進到會議廳,那兒有許多議員還同該亞法坐在高台上,新的侮辱又開始了,他們把神聖的習俗和禮節,用一種低劣、褻瀆的惡行加以摹仿。當他們用爛泥巴丟耶穌,或吐唾沫時就說,現在為你抹油;當他們用髒抹布在整盆污水中浸泡,再抹在耶穌臉上及上半身時就說,現在為你施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