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、隱形戰場(36-
39):
「耶穌同門徒來到一個地方,名叫客西馬尼,就對他們說:你們坐在這裡,等我到那邊去禱告。」(36)客西馬尼園意思是榨油園,它在橄欖山旁,過一條馬路就是橄欖山,那是個遊樂聚餐的地方。當耶穌向門徒宣佈危險已來到,他們便不安起來,祂將八個門徒留在這裡,知道他們靈性比較軟弱,禁不起這場屬靈爭戰,當時已大約九點左右。我們曾說過金燈台亮不亮,就看有沒有橄欖油,有沒有橄欖油,就看橄欖是否被壓榨,耶穌現在來這裡接受壓榨。
http://cysung123b.blogspot.tw/2016/10/blog-post.html
「於是帶著彼得和西庇太的兩個兒子同去,就憂愁起來,極其難過,」(37)祂帶著彼得、雅各、約翰往橄欖山深處走去,祂這時心裡繁亂、憂愁、恐慌,已進入激烈的屬靈爭戰,邪靈雖然看不見,卻從各方對祂施壓,不只是祂,每個信徒進入激烈爭戰時,也會有類似的體驗,莫名其妙心理憂傷、鬱悶、害怕、很難受,我們往往以為是自己在煩惱,其實是受到惡者的攻擊。
耶穌有神性與人性,然而神性不經歷試煉,隱藏起來,只有人性獨自面對考驗,祂帶著靈性比較好的三個門徒,是希望他們幫祂禱告,共同面對這場爭戰。祂留下另外八個,因他們比較軟弱,當他們看到祂深受打擊,不但幫不了忙,恐怕會先跌倒。
「便對他們說:我心裡甚是憂傷,幾乎要死;你們在這裡等候,和我一同警醒。」(38)祂所受的攻擊非常激烈,讓祂有沮喪、傷心到快死的感覺,好像快撐不下去,因此希望門徒能幫祂一點忙。不是呆呆的在那裡等待奇蹟發生,要認真禱告,才算等候,才能儆醒,許多人面對打擊,已失去信心,無法再禱告,無形中就睡著了,那樣叫等死,不叫等候,大部分的信徒都是這樣。
「他就稍往前走,俯伏在地,禱告說:我父啊,倘若可行,求你叫這杯離開我。然而,不要照我的意思,只要照你的意思。」(39)耶穌往前走幾步,可怕的黑影緊緊的圍住祂,祂往前躲入一個山洞,好像人在暴風雨中,想找地方躲起來。在主周圍充滿可怕的形象,罪過、邪惡、不道德、人的忘恩都壓迫著祂,死的可怕、恐慌,都以最可怕的形象對祂施壓。耶穌絞扭著雙手,由這一邊搖晃到那邊,與死亡搏鬥到汗流滿身。祂戰慄、瑟縮,顫抖的兩膝,讓祂站不穩,面容跟平時完全不一樣,幾乎不能辨認。
固然祂幾個小時後就要受酷刑,然而在那些還沒到之前,祂已進入屬靈的戰場,心靈上受到很厲害的折磨,要逃不能逃,要躲不能躲,除了痛苦忍耐外,別無他法。祂求神能否讓這些痛苦減輕,可是祂知道這是罪的代價,沒討價還價的餘地,如果想救世人,就必須忍受這些,如果不願忍受這些,就無法救人。
隱形的爭戰往往在可見的爭戰之前來到,隱形的爭戰人看不見,但神和魔鬼都看得到,它如果打贏了,那麼可見的爭戰就能贏,如果打輸了,那麼後者就輸定了。它是靠著堅持到底的禱告、信心與忍耐來獲勝,如果不能達到神所設定的標準,那就輸了。就像耶穌開始傳道前禁食四十天,那是在曠野沒人的地方打的,完全超出人的生理極限,如果對神信不來,怕被餓死,或受不住飢餓口渴,時間沒到就偷吃,那麼祂的傳道事工就別提了。
九、艱苦奮戰(40- 46):
「來到門徒那裡,見他們睡著了,就對彼得說:怎麼樣﹖你們不能同我警醒片時嗎﹖」(40)大約在十點半左右,耶穌搖晃地站起來,不時跌跤,往三個門徒等候的地方去。他們側著睡覺,由於疲乏、憂愁、焦慮,以致筋疲力盡。主知道他們也在痛苦及考驗中,由於痛苦和沒力,祂跌倒在門徒身旁。耶穌對彼得說,你在睡覺嗎?他們聽到這句話而驚醒,門徒發覺耶穌如此害怕、難看、蒼白、瑟縮,聲音無力而口吃,都不知所措。
約翰說,老師,你怎麼了?要我去叫別的門徒嗎?我們要逃走嗎?耶穌回答說,不必叫他們,我讓他們待在那裡,因為他們看到我這樣,必會為我而跌倒。你們曾看過人子顯聖容,也可以看祂黑暗時刻的完全失意。
「總要警醒禱告,免得入了迷惑。你們心靈固然願意,肉體卻軟弱了。」(41)這句話是對祂自己,也是對門徒說的,耶穌藉此勸勉們徒要有恆心,使他們明瞭主的人性正與死亡搏鬥,和主軟弱的原因。耶穌在令人窒息的憂苦中,對他們說了許多其他的事,同他們在一起約有一刻鐘。
「第二次又去禱告說:我父啊,這杯若不能離開我,必要我喝,就願你的意旨成全。」(42)一般人在這種情況下,都是求神把苦杯拿掉,這是錯誤的祈求,耶穌為我們留下榜樣,讓我們來效法。門徒看到主離開他們,彼此問說,祂怎麼了,可憐兮兮的樣子,然後開始禱告,不久便又睡著了,他們也受到攻擊,掉進試探中。那八個待在園內的門徒,反而沒睡,耶穌的憂慮使他們非常不安,他們在橄欖山到處走動,為自己尋找藏身之處。
耶穌返回山洞,痛苦直線上升,祂趴伏在地,禱告天父,現在有一場新的靈戰,持續三刻鐘。天使用一連串的異象指示祂,為了贖罪,需忍受甚麼,他們指出每樣罪,怎樣由原罪引發,並說明私慾的本質與意義,贖罪的痛苦在等待祂,包括情慾應受的懲罰,和與它有關的所有刑具,這些使耶穌充滿厭惡,竟致帶血的汗,由毛孔滴落。
耶穌也知道,就算祂付出極大代價,將人由罪惡中贖出來,事情並未結束,他們需經歷許多屬靈的爭戰,才能將污穢的本性洗乾淨,教會中將有許多異端、假先知、假工人、假信徒,祂必須忍耐他們忘恩、罪惡的作為,主願意為人犧牲,但想到人是如此的污穢、忘恩,忍不住內心有激烈的衝突,這樣做值得嗎?汗水由他身上像大血珠不斷的滴在地上。
耶穌在難以忍受的痛苦中,有幾次大聲、沉痛地喊叫,三位門徒驚恐地跳起來,準備去主那裡,彼得阻止另外兩人,單獨走進山洞,看到耶穌流著血汗,害怕、抖顫、恐慌,沒說甚麼,只在那裡嘆息,這讓門徒更憂慮,他們只能坐著痛哭,蒙著頭流淚禱告。
「又來,見他們睡著了,因為他們的眼睛困倦。」(43)當主來到三個門徒那裡,不像第一次側臥而睡,他們蒙著頭,半坐半跪,由於悲傷、憂慮、疲乏、體力不支,而矇矓入睡。可是當耶穌呻吟抖顫著來到,使徒覺醒了,沒立刻認出是耶穌,因為主容貌的改變,非言語所能形容。耶穌站在他們面前,胸膛凹入、傴僂,臉色蒼白帶有血漬,頭髮凌亂,兩手搓扭著向他們伸出。
他們跳起來,抓緊耶穌雙臂,扶著他,耶穌沉痛地說,明天他就要死了,再過一小時,仇人要來捉祂,拉祂到審判庭,辱罵、嘲笑、鞭打祂,判祂死刑。祂拜託他們要安慰自己的母親,向他們述說,直到次日傍晚所要受的苦,耶穌站著說了幾分鐘,門徒不知怎樣回答,甚至以為耶穌神志不清。當主沒力氣轉身回山洞時,約翰和雅各來扶他,當時是十一點一刻。
八個門徒又來到客西馬尼園樹下,談了一會兒,便倒下睡覺,他們非常膽怯灰心,陷於悲傷的試探中,每個人都想找個安全的地方。他們不安地問道,主一旦死了,我們怎麼辦,我們曾捨棄我們的朋友,拋棄一切,成了世人藐視的對象,把自己奉獻出來,為祂服務,現在祂受人欺壓,孤力無援,毫無能力來安慰我們。其他的信徒,也是到處遊蕩。
「耶穌又離開他們去了。第三次禱告,說的話還是與先前一樣。」(44)這回天使將自古以來,在陰間等候救贖的古聖人,從亞當到施洗約翰都顯給祂看,他們都熱切的等候祂的救贖;同時也把未來無數的聖者,他們帶著自己的苦難與善行,同祂的苦難功勞結合,透過祂與天父結成一體。所有的人都戴著戰勝情欲和痛苦的冠冕,冠冕上的花朵,按著各自的苦難、勞苦及所得的勝利,在形狀、顏色、香味、活力各方面都不一樣。
另外天使也把即將臨到的所有苦難,展示在祂眼前,在這受難的異象結束後,耶穌趴在地上,像一個垂死的人,血汗由祂身上大量流出。一位天使降到耶穌面前,拿著一個小器皿像聖杯,上面漂浮著橢圓形的東西,有蠶豆那麼大,閃爍著紅光,天使向祂伸出手來,當耶穌起身,天使把發光的東西放在祂口中,又讓祂喝聖杯,然後就消失了。
現在耶穌接受祂受難的苦杯,也領受了新力量,祂在山洞待了幾分鐘,專心地禱告、感謝,祂的心靈還在痛苦的壓迫下,增加的超然力量,讓祂以穩健的步伐,走到門徒那裡。雖然祂的臉色蒼白、無力,但身態筆挺,剛毅勇敢,祂用一塊麻布抹了自己的臉,並用布梳平血汗所濕透的頭髮。
「於是來到門徒那裡,對他們說:現在你們仍然睡覺安歇嗎﹖時候到了,人子被賣在罪人手裡了。」(45)當耶穌回到使徒那裡,發現他們像首次一樣,挨著牆壁側睡,主對使徒說,這不是睡覺的時候,你們應該起來禱告。時候到了,人子就要被交付罪人手中,我們去吧,那出賣我的人來了,他若沒有出生過,對他比較好。門徒驚慌地起來,擔心地環顧四周,好不容易恢復冷靜,彼得著急地喊說,我要召喚其他人,來保護你。
「起來!我們走吧。看哪,賣我的人近了。」(46)耶穌指給他們看,在稍遠的山谷中,汲淪溪那邊,有一隊荷槍帶械的人,拿著火把臨近了,並說,讓我們迎上前去,我要不反抗地交付於我的仇人手中。
十、猶大賣主:
猶大並不想害死耶穌,他看到局勢越來越不好,只想積點錢,博取敵人歡心,為自己留條後路,他設法與大祭司達成協議,不過他們不願意,並以輕慢的態度對待他。他們對猶大說,節日前所餘時間太短,假如現在採取行動,會在節日造成騷動與不安。有幾個人問猶大,我們能逮住他嗎?他身邊有沒有武裝部隊?猶大說,沒有,他單獨同十一個使徒在一起,他本人非常膽小,十一個使徒也全是懦夫。
猶大告訴他們,現在正是捉拿耶穌的時機,因為他以後可能無法把耶穌交給他們了,或許他不會再回到他們那裡,因為數日前,尤其是今天,使徒和耶穌在言談間都在指點他,好像看穿了他在做什麼,假如再回到他們那裡,一定要被殺害。他又說假如現在不捉拿耶穌,祂就要溜掉,會帶著追隨祂的人馬,叫人宣佈祂為國王。就這樣連唬帶嚇地,猶大成功了,他們聽從他的建議,照猶大的計畫去捉拿耶穌,他也接受了三十塊銀錢,作他叛逆的代價。
猶大感覺到法利賽人明顯地輕視、不信任,驕傲與炫耀驅使他,把剛接到的錢,當禮物獻給聖殿,他這樣做,想在他們面前表明自己是正直無私的人,但是他們卻把那錢,當作血的代價拒絕了,猶大感受到刺骨的藐視。離開時他們受命,要嚴密監視猶大,不讓他逃出視線和管控,直到逮捕耶穌為止。
十一、逮捕耶穌(47- 50):
「說話之間,那十二個門徒裡的猶大來了,並有許多人帶著刀棒,從祭司長和民間的長老那裡與他同來。」(47)為逮捕耶穌,他們遴選了二十個兵丁,其中幾人是聖殿守衛,另外有些是亞拿和該亞法所僱用的,猶大同他們走在前面,稍遠有四個低級的刑役跟隨,他們帶著繩子和腳鐐,這幾人後邊不遠,有六個爪牙。有一個是祭司亞拿的心腹,另一人則效忠於該亞法,兩名法利賽人,另兩人是撒都該人的爪牙,同時是希律黨人,他們都是密探、奸詐小人,大祭司卑鄙的僕人,同時也是耶穌最惡毒的頑敵。
法利賽人原想派一大隊軍人同猶大一起來,可是猶大反對,認為人多目標大,橄欖山上可鳥瞰整個山谷,怕打草驚蛇,耶穌會逃跑。所以三百人被派看守俄斐勒(ophel),它是聖殿南面的貧民區,那裡有許多耶穌的信徒,和其附近的路口與大街,以防止騷動。
「那賣耶穌的給了他們一個暗號,說:我與誰親嘴,誰就是他。你們可以拿住他。」(48)當耶穌同三位使徒出來,到達客西馬尼和橄欖園中間的路上,在距離他們約三十步遠的路口,出現猶大和軍隊,他們正在爭吵。猶大希望離開士兵,單獨到耶穌那裡,免得讓人知道,是他帶人來抓耶穌,可是他們不願這樣,萬一猶大逃跑,等一下他們會被大祭司罵死。
耶穌朝軍隊走了幾步,用響亮的聲音說,你們找誰,領隊的人回答說,拿撒勒人耶穌,耶穌說,我就是。不過,主剛說出這句話,兵丁們像患了抽搐一樣,後退跌倒在地,一個壓著一個,猶大仍在兵丁身旁,越來越侷促不安,他希望接近耶穌。因此耶穌伸出手說,朋友,你來做甚麼?猶大感到狼狽困惑,吞吞吐吐說了些要執行的任務,兵丁站了起來,靠近耶穌和門徒,等候猶大接吻的記號。
彼得和其他使徒聚集在耶穌周圍,稱猶大為賊,為叛徒,而猶大想用各種藉口洗清自己,正當這時,兵丁上來保護猶大。耶穌又問他們說,你們找誰?他們面向主說,拿撒勒人耶穌。耶穌又回答,我就是,我已給你們說了。你們既然找我,就讓這些人走吧。(約18:4) 耶穌一說,我就是,兵丁們又第二次跌倒在地,扭轉身體,像患癲癇一般。使徒憤怒地包圍猶大,想攻擊他,耶穌呼喚兵丁說,你們起來,兵丁遂站了起來,很害怕的樣子。
「猶大隨即到耶穌跟前,說:請拉比安,就與他親嘴。」(49)猶大還在與使徒搏鬥,衛兵轉向使徒們,給叛徒解了圍,力促他重新再給他們一個議好的記號。他們原來領到命令,不捉任何人,只捉猶大要吻的那一人,猶大走向耶穌,擁抱主,又親吻主,說,拉彼(老師),你好。人是很奸詐的動物,喜歡用親密的行為,來執行殘忍的任務,其他的動物不像人這麼詭詐。
「耶穌對他說:朋友,你來要做的事,就做吧。於是那些人上前,下手拿住耶穌。」(50)耶穌則說,猶大,你用親嘴來出賣人子嗎。(路22:48)兵丁立刻包圍耶穌,弓箭手前來把他逮住,猶大立即逃走,但是使徒不讓他離開,他們撲向兵丁,喊著,主,我們可以用刀砍嗎?
十二、門徒逃跑(51- 56):
「有跟隨耶穌的一個人伸手拔出刀來,將大祭司的僕人砍了一刀,削掉了他一個耳朵。」(51)彼得比其他人更衝動,大祭司的僕人馬勒古企圖驅逐他們,彼得拔出自己的刀,砍了一刀,削去他一個耳朵,馬勒古撲倒在地。
「耶穌對他說:收刀入鞘吧!凡動刀的,必死在刀下。」(52)當談判、詐騙、恐嚇都不能解決問題時,最後都是用武力來解決,自古以來人就是這樣,只是沒有永遠的勝利者,就算你在世上所向無敵,成為獨裁者,死後到神面前,也因為做了太多冤孽事,讓你永遠不得翻身。因此不要逞一時之快,吃點虧,受點氣,只要問心無愧,比死路一條好多了。
「你想,我不能求我父現在為我差遣十二營多天使來嗎﹖若是這樣,經上所說,事情必須如此的話怎麼應驗呢﹖」(53, 54)如果這樣的話,祂人間就白來一趟了,一切事工歸於虛空。接著祂到馬勒古那裡,拿著他的耳朵禱告,治好了他。衛兵、刑役和六個爪牙圍著耶穌,他們嘲笑,對眾人說,他同魔鬼打交道,由於妖術,耳朵像被砍下來,如今又用妖術治好了。
「當時,耶穌對眾人說:你們帶著刀棒出來拿我,如同拿強盜嗎﹖我天天坐在殿裡教訓人,你們並沒有拿我。但這一切的事成就了,為要應驗先知書上的話。當下,門徒都離開他逃走了。」(55, 56)壞人做壞事喜歡暗中動手,不習慣光明正大做事,他們命令人把耶穌綑綁穩妥,並譏諷說,你不能再用邪術把我們打倒了,弓箭手也說,我們已把你的魔法廢掉了。馬勒古被醫好後,回心轉意,表面上保持著對大祭司應有的尊敬,但在耶穌受難時,他跑來跑去,給主母和她的朋友,報告一切正在發生的事。